平平無奇的它,竟是小炒界王者!10分鐘就搞定!
好友爸媽上廣州小住一月后,準(zhǔn)備回潮汕了。
臨走前阿姨掌勺,邀請我們幾個朋友過去,狠狠地飽餐了一頓。
什么牛肉丸紫菜湯、豉汁牛肉、蒜蓉菜心、蒸魚煮蝦......蹭來的家常菜,真好吃得停不下來筷!
其中最讓我吃完還想、以至于今天就迫不及待自己做的,還屬一道家鄉(xiāng)味——潮州小炒皇。
這抹碧色一上桌,就叫囂著:快抓緊吃韭菜花啦!
說起韭菜花,南北方的同學(xué)估計又要在我評論區(qū)“吵一架”,因為咱們認(rèn)的是不同東西。
廣東人叫的“韭菜花”,其實就是韭苔(也叫韭白),即韭菜長出的嫩莖,8月開始大量上市。
它斂去了韭菜的沖勁兒,另有一番獨特清香和脆感。
營養(yǎng)素豐富,不僅可以增強食欲,促進(jìn)消化,還能對老人家心血管有益。
而北方人眼里的韭菜花,是指韭苔頂部花苞開出的白色花簇,也叫韭花。
韭菜花一開,苔就老了,以前這個生長過程約莫只有一周,連汪老先生都說這是“時菜”。
現(xiàn)在大概是培育技術(shù)比較發(fā)達(dá),市場上的韭苔也能吃上一個多月。
北方的韭菜花愛碾碎腌醬,我們南方的韭菜花還是炒來好吃,尤其是做小炒皇。
粵菜名里帶了“皇”,相當(dāng)于武林比賽稱了王。
所以這小炒皇,在粵港地區(qū)都可算是小炒類第一!
潮州小炒皇
其中又以潮州和順德的做法比較出名,菜菜這次演示的就是潮州家庭版:
應(yīng)季的韭菜花切段,和魷魚、蝦干、菜脯一同在鐵鍋里急火快炒。
成菜后顏色亮麗、鑊氣十足、香氣撲鼻。
看似隨意的混搭,卻暗藏著不少美味密碼:
魷魚蝦米提供海味的鮮,潮州菜脯輔以微微的咸,咸鮮的輔料更襯韭菜花的清甜,最后再撒上一把堅果仁,嘖,滿口留香!
我今天用的熟腰果,家里沒有的,用花生米也可以。
小炒要好吃有鍋氣,就得急火猛炒。
普通蔬菜要么水分過多淪為陪襯,要么水分太少干巴巴的,韭菜花的水分就剛好合適。
出鍋后依然“硬挺”又脆嫩,正好和軟韌的魷魚,形成美妙的口感沖突。
現(xiàn)在有些菜譜直接用韭菜、韭黃來炒小炒皇,私以為并不能到“皇”的地步。
傳統(tǒng)版的潮州小炒皇,還會用豬油來炒,更香口,有長輩在時可以試試。
按我們現(xiàn)在的口味,也許會覺得膩,所以用普通食用油來烹制也完全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