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魔法理論模擬題】大題01
高考魔法理論模擬題(20分)
主要考點來源知識塊:魔紋線路學、主要魔法組織、魔法實踐想象、元素魔法常識、近代魔法史
考題:閱讀以下資料,回答下述問題
在過去漫長的歲月里,“投擲型烈焰風暴”由于其固定預備爆炸時間、殺傷半徑巨大、無法定向殺傷、傷害(相對)較低、魔紋指令復雜等缺點一直被戲謔地稱為“小同歸于盡術”。它被懸掛在中階魔法表的高位,可任何法師都寧愿用5個火球術來替代它。這種尷尬的情況持續(xù)了近百年,直到上世紀50年代末教廷神塑之井的工程師昆廷?孔蒂受命為教廷新一代魔導火炮“巴多羅買”(105mm)設計一種壓制型符刻彈藥。冥思苦想之后,他將目光投向了投擲型烈焰風暴。他將聯(lián)合會標準投擲型烈焰風暴A的魔紋加以改良后符刻在了炮彈彈身上,用機械結構控制了產(chǎn)生“風場”,并加入了“魂沙倉”放置C7或C9魂沙。1964年,被后世簡稱為“火A”的新一代魔導彈頭正式問世,它壓制風場后的爆炸擁有驚人的威力,更重要的是“烈焰風暴”與特定魂沙的組合能夠在目標區(qū)域產(chǎn)生一次“對沖儀式”,顯著加強區(qū)域內(nèi)的位面規(guī)則強度,大大加速了敵人精神力的消耗。除此之外,飛揚的魂沙、以太與火元素也大大干擾了敵人的“元素視野”與“靈魂視界”。這一設計理念很快在世界范圍內(nèi)風行起來,而“投擲型烈焰風暴”也擁有了一個新的綽號——“戰(zhàn)爭之龍的咆哮”。
下圖是一類以刻線術銘刻在彈頭上的“投擲型烈焰風暴”的魔紋示意圖,其包括三個子魔紋組——儲能組、擴散組、烈焰組,構成三魔紋組的銘刻材料有區(qū)別。其中元素囚籠存儲的精神力為Z=900He。烈焰組魔紋內(nèi)空間體積為60cm3,通量均為1*10?He/m3,其中核心魔紋為成式輸出真閾值魔紋,體積為48cm3,成式時間可估算為填充完成后1s,元素位為(0.95,9/16π),輸出魔紋體積可忽略不計。擴散組魔紋內(nèi)空間體積為45cm3,其中核心魔紋為持續(xù)輸出漸進魔紋,通量為1.25*10*A/m3,體積為30cm3,理想工作時間為3s,輸出魔紋體積可忽略不計。取Hn=0.25A/He
?

Q1:神塑之井是教廷最重要的機構之一,和(? ? ? ? ??)一樣他的領導者既是樞機教團的一員,同時也接受(? ? ? )的直接領導。(2分)
Q2:巴多羅買在基督教中的身份為(? ? ? )。(2分)
Q3:在如今的新版聯(lián)合會標準元素魔法表中,“投擲型烈焰風暴A”屬于(???)級魔法。(1分)
Q4:一般設計上,儲能、擴散、烈焰三組的印記留存魔紋保留的意識指令應該分別為(?? ? ? ? ? ? ?)、(?????)、(? ? ? )(A、開開關B、關開關C、精神力按標志轉(zhuǎn)化為元素合D、精神力轉(zhuǎn)化為火元素合E、精神力轉(zhuǎn)化為風元素合F、填充G、分級填充H、彌散)(3分)
Q5:“戰(zhàn)爭之龍的咆哮”在日后的戰(zhàn)爭中大放異彩,請舉一詳細例子說明它在戰(zhàn)爭中的作用。(3分)
?
?
Q6:在20世紀50年代后期教廷研發(fā)出了一系列革命性的武器,請說明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5分)
?
Q7:如果想要擴散組完成理想工作,則精神作用速率應當為?(4分)
?
參考答案:Q1:羅曼西爾東帕羅廷圖書館;教宗 ??Q2:使徒
Q3:6 ???Q4:G;C;C
Q5:可舉例瓦拉幾亞墓園之戰(zhàn)/三次東征的后期攻堅戰(zhàn)如圣城隘口戰(zhàn)役/羅扎特恩托恩里亞之戰(zhàn)等。舉例以大規(guī)模陣地戰(zhàn)為優(yōu),其余基于分析與事實情況酌情給分。分析中必須說明除了殺傷能力以外的壓制效果。
Q6:從教廷對武器的需求角度:三次東征運動高潮;印度地區(qū)與南亞聯(lián)盟的斗爭;北墨西哥代理戰(zhàn)爭;對地獄教會的絞殺運動。(其中三次東征1分,其余3點任意2點得2分)
從教廷科研能力進步的角度:神塑之井領導權改組;科研合一的思潮;教廷改革提高對科研獎勵;刻線術的現(xiàn)代化完成。(答出1點得1分,2點得滿2分)
Q7:解:設精神作用速率即填充速率為v,設其填充擴散核心魔紋的時間為t1,擴散核心魔紋的通量為Ω1,體積為V1,理想工作時間為T1。
其中Ω1=1.25*10*A/m3×1/Hn=1.25*10*A/m3×4He/A=5*10*He/m3
則有t1*v=Ω1*V1
同理,設烈焰組魔紋內(nèi)空間體積為V2,通量均為Ω2,填充共用時t2,填充后總用時t3=1s。
則有t2*v=Ω2*V2
又有t1+t2+t3=T1
聯(lián)立以上方程組,可解得
v=375H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