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和電腦哪個更香?下代筆記本大小核架構和動態(tài)分辨率優(yōu)化續(xù)航
蘋果說“下一臺電腦何必是電腦”,不過引入了M1處理器的iPad Pro依然只適合輕度辦公應用,并沒有引發(fā)劃時代的變革。我們的下一臺電腦,大概率依然是電腦,不過它可能會在電池續(xù)航時間上變得同過去很不一樣。

蘋果的M1處理器讓我們見到了高性能和高效率的統(tǒng)一,證明了big.LITTLE大小核架構在移動設備上的優(yōu)勢。而英特爾的下一代酷睿Alder Lake處理器也將是大小核架構設計,只不過它依然是在x86架構之內,而不像M1那樣切換到ARM。

近日一份HP的筆記本原型機Geekbench測試成績曝光,結果中顯示其搭載了14核心20線程的英特爾ES不顯處理器。這應該是一顆6大核加8小核的英特爾Alder Lake處理器。

雖然測試結果中記錄到的最高頻率只有4253MHz,但詳細信息顯示它的最大倍頻為45,對應4.5GHz的最高睿頻。根據之前泄露的信息,這顆CPU有可能屬于Alder Lake U28或H45系列。雖然TDP變化不大,但由于大小核架構的引入,電腦待機時使用高效率的小核心,功耗大幅下降,電池續(xù)航時間應該會得到顯著延長。

Windows 11會對Alder Lake的大小核架構線程調度做出更多優(yōu)化。此外,微軟還提到Windows 11將在桌面上啟用動態(tài)刷新率。這對逐漸普及中的高刷屏帶來利好:顯示靜態(tài)文章時Windows將屏幕刷新率降低到60Hz,而當鼠標移動或頁面滾動時則自動提高到120Hz刷新率。
現在采用高刷屏的筆記本電腦通常會在使用電池時自動切換到60Hz刷新率,相比之下,微軟提供的動態(tài)切換方案更加靈活,也更多地保留了高刷屏的優(yōu)勢。在Windows 11中啟用動態(tài)刷新率的前提是支持FreeSync或G-Sync的120Hz或更高刷新率顯示器、顯卡支持Windows 11中獨有的WDDM3.0標準。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消除續(xù)航時間焦慮或許就是下一代筆記本電腦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