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世界捏車#5]DF13KG高原型大功率干線客運機車


先來個圖:DF13KG高原型,K客運型,G高原
老規(guī)矩,本專欄為平行世界捏車,純屬個人YY,請勿帶腦子閱讀[doge]
本專欄的時間軸為2015年,技術水平,需求均為同期等級。背景為青藏鐵路通車之后,原圖作者@陽老濕,二改:UP本人
文章內提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現已更名,但為了文章效果仍采用原名稱,請勿抬杠
研發(fā)背景:
2001年6月,青藏鐵路二期工程(格爾木至拉薩段)正式全面開工建設,青藏鐵路高原柴油機車的研制任務也同時啟動。高原柴油機車的研制由戚墅堰機車車輛廠進行,隨后試制了2臺青藏線高原柴油機車樣車。2002年10月底,兩臺被命名為“雪域神舟”的東風8B型9001、9002號高原柴油機車研制成功。2003年初,“雪域神舟”號機車在青藏鐵路已鋪軌路段進行高原性能試驗,試驗結果表明機車各項數據基本達到設計要求。

? ? ? ? 但在雪域神舟號試驗結束后,技術人員發(fā)現高原運行時柴油機壓力無法達到平原水平,導致柴油燃燒十分不充分,且機車功率也大大降低,有數據表明,海拔5000m時機車的功率僅37%,無法滿足青藏鐵路120(后期160Km/h)的快速運輸需求,因此戚墅堰機車廠再度開始研發(fā)新一代針對青藏鐵路的機車。技術指標:能在運行至5160m(即唐古拉站)時仍然有9000kw的輸出并保持供氧和機供性能的穩(wěn)定。
? ? ? ? 2010年,為了加快青藏地區(qū)的發(fā)展,中華人民鐵道部對青藏鐵路沿線做出考察后,提出:在最大限度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情況下,將青藏鐵路全線提速至160Km/h,最大軸重25t。同年開工,并于2013年完工。全線仍采用單線非電氣化,改為無砟軌道,設立會讓站待避列車。改造后的青藏鐵路最大速度達到了160Km/h,允許了Z,T等級的列車達速運行,大大提升了格爾木----拉薩區(qū)間的速度,通車儀式由雙機DF11G牽引。但DF11G在運行至若羌站時柴油機熄火,由于高原壓力不足,無法再度啟機,最后由格爾木站后備機車雪域神舟牽引返回格爾木站。
? ? ? ? 在反復斟酌考慮后,研發(fā)人員計劃將兩輛DF11G型機車拼接在一起,進行重連化改造后即成為DF13KG型機車(18軸大北京:?!)?技術人員同時對增壓器進行了重點攻關。
下線實驗:
? ? ? ? 2015年,青藏號順利下線,并赴格爾木站準備測試。同年4月,DF13KG到達格爾木站,牽引55089次列車,實驗編組為20編組青藏BSP+SY雙層試驗車+動力保障DF8B-9002,總質量1650t,機車從格爾木站出發(fā),加速22分鐘后達到160Km/h,并保持速度。在經過那曲站后,機車嘗試在大坡道上進行加速以保持機車運行速度,在經過唐古拉站時機車的速度為152Km/h,達到實驗預期。隨后機車平穩(wěn)到達了拉薩站,全程機供,供氧系統(tǒng)穩(wěn)定運行,在羊八井站時達速后機車仍有0.0023m/s2的加速度,體現出機車的優(yōu)秀牽引能力。隨后機車在加油完畢開行返回列車返回格爾木,車廂解掛后返回戚墅堰收集實驗數據。
技術改進:
? ? ? ? DF13KG型機車在原有DF11G型的基礎上將直流電機升級為異步交流電機,在有限的柴油機輸出功率時增大了機車的輸出功率,使機車的傳動效率提升了19%,增加了機車在高原的牽引能力。同時機車相比DF8B9000系增加了機供能力,節(jié)省了空調發(fā)電車的維護成本,縮短了列車長度,減輕了牽引質量。機車相比較DF8B使用的TPL61-A30增壓器更換為ZY300型增壓器,并增加了駕駛室、機械間的高原補氧、加壓,提升了司機駕乘體驗。機車C車設立了25㎡的休息間,配備了應急吸氧設備和充氧室,并設有8張軟臥臥鋪。整車的油箱容量也提升至9000L,增加了行駛距離。機車同樣設立了北斗衛(wèi)星通信設備,便于在高原應急通信。
? ? ? ? 同時改造升級的BSP高原25T也增加可移動WIFI,洗手臺熱水供應,臥鋪車全部全包化改造。餐車提供了藏族人民等少數民族清真餐飲,滿足了少數人民的出行飲食需求。硬座車廂按需提供毛毯等保暖設備,并在8、13座中部設立電視。全車采用電子水牌,LCD高清顯示屏,席位指示電子化,并顯示速度,溫度等信息。車廂全部達到動車水平。
運用狀態(tài):
? ? ? ? DF13KG-0001現配屬拉薩站熱備,后續(xù)0002,0003及0005配屬青藏格段,0004號機車A車在2017年山體滑坡事故中顛覆報廢,B車改為DF11-5623運用于上局寧段,C、D車改為DF11G-0245配屬于京局京段,0006號機車配屬蘭局迎段。

下一期想看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