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里的吃喝184:陳橋驛,一場酒肉之殤

《水滸傳》講述的是梁山上英雄好漢的故事,鋪排的是位居天罡、地煞108名高級將領(lǐng)的曲折人生。這人數(shù)實在已經(jīng)夠多,所以,對于梁山上的眾多中下級軍官以及小嘍啰們,自然再無余力多加描摹,都是一筆帶過。
在小說中,他們是無言的背景,是沉默的道具。他們的存在不過是用以壯大梁山聲勢、承載傷亡數(shù)字而已。他們沒有名字,沒有故事;他們微不足道,任憑驅(qū)使。
然而,誰能想到,當梁山泊招安之后,一個無名小卒在東京掀起了驚濤駭浪,揭開了梁山悲劇的序幕。
宋江整頓人馬來到東京,皇帝親自接見了他們,并給予了賜袍、賜宴、簪花等熱情款待。然后,經(jīng)過一番爭論后,朝廷決定派梁山軍馬去征伐遼國,只給了宋江和盧俊義一個“正副先鋒使”的名義,說是等勝利歸來,大小將領(lǐng)再正式封官……
這個安排不算多好,但也能接受。宋江隨即統(tǒng)帥本部軍馬離開東京,來到陳橋驛駐扎。
這一日,兩位中書省官員攜帶御賜的酒肉來犒勞三軍,“每名軍士酒一瓶,肉一斤”,人人有份,以示皇恩浩蕩。

在北宋官場上,貪污克扣已經(jīng)成為一種習(xí)慣和潛規(guī)則。這兩位奉命前來的廂官理所當然地、將每瓶酒減到半瓶,一斤肉克減了六兩,發(fā)給梁山將士。
“前隊軍馬盡行給散過了”,他們不可能沒發(fā)現(xiàn)酒肉少了,但都沒吱聲,默默忍下了。然而等發(fā)到后軍時,一個軍校憤怒了。
他指著廂官大罵:“都是你這等好利之徒,壞了朝廷恩賞賜!”
那廂官也生氣了,天下烏鴉一般黑,誰當差不占點小便宜?你還敢跟我叫嚷?他當即反問:我怎么是好利之徒了?
那軍校道,皇帝賜俺們一瓶酒、一斤肉,你們怎么給克扣了一半?不是我們爭嘴,饞酒饞肉,只恨你們太欺負人!
廂官心道,你們不過是一伙反賊,還敢爭酒爭肉?心中所想,口中便罵了出來:你們真是斬殺不盡的賊,梁山泊反性不改!
被招安的“反賊”最聽不得這話,軍校更加憤怒。他不再說話,直接將手中的酒和肉都打了出去。
吵架升級,開始動手。

廂官連忙叫喊:來人,把這潑賊拿下!——他不過就是習(xí)慣一說,他們就來了兩個人,人家梁山軍馬一大堆,誰拿誰啊!
但這話無疑火上澆油,那軍校立刻就抽出刀來。
廂官一看,哎呀,你還敢殺人嗎?
軍校說,俺在梁山泊時,比你厲害的好漢都殺過,你又何足道哉!
廂官說,你敢殺我嗎?
那軍校也不回答,直接上前一步,手起刀落,就把廂官剁倒在地。
原本旁邊看熱鬧的士卒很多,眼看真動刀殺人了,都嚇得喊了起來,然后作鳥獸散跑開了。
那軍校也不多言,又趕上去剁了幾刀,絕不留活口!
朝廷命官被殺,這事兒鬧大了。有人趕緊跑去報告領(lǐng)導(dǎo)——他們的領(lǐng)導(dǎo)是項充和李袞,這二位也處理不了,立刻飛報宋江。

宋江大驚,趕忙來問吳用:這這,如何是好啊?
吳用比較冷靜,他說,朝廷本來就有很多人不喜歡我們,如今出了這等事,正好授人以柄。如今之計,只能一邊將那軍校斬首號令,一邊主動上報省院請罪。然后派人悄悄進城,將事情緣由告訴宿太尉,他是親自招撫我們的人,與我等榮辱與共,必然會為我們說話。
宋江一聽,這果然是最好的辦法了。
他飛馬來到陳橋驛,只見眾軍士呆呆無語,茫然無措。而那軍校依舊站在尸體旁邊,全無一點慌張與恐懼。
宋江嘆了口氣,命人搬出酒肉給其他軍士,然后將那軍校單獨叫進來,問他過程曲折。
軍校道:“他千梁山泊反賊,萬梁山泊反賊,罵俺們殺剮不盡,因此一時興起殺了他,專待將軍聽罪?!?/span>
宋江說,他是朝廷命官,我都怕他,你怎么竟然將他殺了?這是要連累我等眾人的!我們本來奉詔去破大遼的,如今寸功未立,竟然出了這等事,這可怎么辦???
軍校聽了,當即“叩首伏死。”
宋江本來對這軍校滿懷了怨恨,可眼看人家這么干脆,反而心生愧疚。
他流淚解釋說,“我自從上梁山泊以來,大小兄弟,不曾壞了一個,今日一身入官,事不由我,當守法律。雖是你強氣未滅,使不的舊時性格?!?/span>
?“小人只是伏死。”——我一人做事一人當,絕不連累你們。

宋江擦干眼淚,讓人拿來美酒,讓軍校痛飲一醉,然后將之樹下縊死,然后在陳橋驛梟首示眾。
在宿太尉的斡旋下,也因為梁山已經(jīng)表達了足夠的誠意,皇帝并未深責,這場風(fēng)波就算過去。
宋江命人安葬了軍校的尸體,大哭一場,帶領(lǐng)梁山軍馬離開陳橋驛,向北而去。
這一回叫“宋公明奉詔破大遼,陳橋驛滴淚斬小卒”。
《三國演義》中有“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馬謖不僅是蜀國高級將領(lǐng),也是諸葛亮的親信幕僚,彼此有著深厚的情誼。所以,諸葛亮的“揮淚”讓人感同身受,理所當然。
而梁山泊的這個無名小卒,實在一點也不重要。宋江從來不認識,沒有絲毫感情基礎(chǔ),他為何也要“滴淚”?因為,這小卒的情緒和憤怒也是梁山眾將士的情緒和憤怒,宋江豈能不感同身受?
小卒的血染紅了陳橋驛的樹,宋江的淚淋濕了陳橋驛的土。
全體梁山將士目睹了這一切,見證了這一切,但全都保持了沉默,內(nèi)心各有萬千心思輾轉(zhuǎn)。
恣意任性的日子,大碗喝酒吃肉的日子結(jié)束了。此后歲月,血與淚、委屈與壓抑將成為生活的常態(tài)。而前路晦暗不明,未來生死莫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