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宮 | 新一代的年輕人集散地
要數(shù)這兩年禮佛青年們的頭號玄學陣地,北京的雍和宮是當仁不讓的第一。
一出地鐵二號線雍和宮站的門口,空氣中就傳來濃烈的燃香氣息。

撰稿 | 工藤新一的迷妹
排版 |?工藤新一的迷妹
天下第一皇家寺廟
雍和宮地位之高,在北京城內那是絕對數(shù)得上的。就連銀杏道也是赫赫有名。

1694年,康熙在此建造府邸、賜予四子雍親王,稱雍親王府。1725年,改王府為行宮,稱雍和宮。雍和宮出了雍正和乾隆兩位皇帝,成了龍潛福地,所以殿宇為黃瓦紅墻,與紫禁城皇宮一樣規(guī)格。1744年,雍和宮成為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
雍和宮是北京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喇嘛教黃教寺院。建筑布局完整,規(guī)制合乎梵宇伽藍。寺院前端矗立牌坊,昭泰門前鋪設輦道,顯盡皇家敕建氣勢。雍和宮附近有國子監(jiān)、孔廟、五道營等景點。建筑的設置遵照傳統(tǒng)的“左廟右學”。
承載太多的神佛
雍和宮早上九點鐘開門,八點鐘門外就擠滿了前來搶頭香的信眾,其中不乏穿著精致的年輕人,上萬的名牌包包被用來裝寺廟門前免費發(fā)放的佛香,閃爍著皮質光澤的新褲子與佛像前被跪拜到漏棉的墊子相映成趣。

一張張年輕時尚的面孔,哪哪看起來都與佛寺古樸的氣息不搭,但偏偏這群人格外嚴謹、講究頗多,花錢十分大方,虔誠的心天地可鑒。
從法物代購的客戶群體里可以看到,2018年之前,前來代請寺廟法物的都是上了年紀的阿姨們,她們大都來祈求家人健康平安,偶爾有年輕的女生來,也只是想要情感順遂,而這兩年來,小時候不愿祭祖拜神的年輕人成了寺廟的主力軍,愛情也成了人們祈求最少的愿望,求事業(yè)和學業(yè)變成了主流。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去雍和宮
一方面,未知的神明力量在不確定的社會下,滿足了年輕人對確定性的渴望。
動輒封校上網(wǎng)課的大學生活、萬里挑一的考研考公路、大廠接連的畢業(yè)潮......持續(xù)性的就業(yè)寒冬和隨時變動的明天,穩(wěn)定成為稀缺資源,這使年輕人陷入普遍性的迷茫狀態(tài),他們在躺平和內卷的反復橫跳中企圖抓住一點什么,而神佛就是這根精神的“浮木”。

同時,佛寺這一特殊的空間給予了人們治好“精神內耗”的可能。
繚繞的香火氣息、氣勢恢弘的宮殿、蒼老的樹木等,這些佛寺特有的景象共同營造出一個現(xiàn)代文明之外的場景,在這里眾生平等,一顆虔誠的心能發(fā)揮作用。盡管佛祖并不能張口說話,也不會有高僧來指點迷津,但擁有最多欲望與困惑的年輕人可以尋求到無差別的接納和祝福,讓焦慮中的他們獲得了療愈。
另一方面,年輕人拜佛不僅僅是獲得心靈的慰藉,他們與佛祖對話、許愿的過程,也是在叩問自己,向內尋找問題的答案,繼而為自己指明方向。
當下不少年輕人囿于生活節(jié)奏,不斷地在迷茫中奔跑著,沒有機會思考自身的困境,而寺廟構建了這一個場所,通過拋出佛祖這枚決定命運的“硬幣”,他們擺脫了自我懷疑、否定的情緒,擁有了作出抉擇、放下執(zhí)念的勇氣,然后接受不可改變的事實,將精力放在可控的事情上,完成與自我的和解。

在一定程度上,年輕人拜佛其實是在用這一儀式性行為肯定自己。
面對這個變動加速的時代,或許偶然求神拜佛一下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不是消極的擺爛,而是尋找答案的另一種方式。抽取出一只上上簽、請回一串求事業(yè)的手串,都是試圖為未來錨定一個穩(wěn)定的點,盡管這種創(chuàng)造出來的鏈接是年輕人的一廂情愿,也許它并不能起到實質性作用,但至少在踏入寺廟的這一刻,佛普度眾生的宏愿慰藉到了焦慮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