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芻和人腦袋

假若人有三個腦袋該多好,可惜是沒有的
我讀初中之時,互聯(lián)網(wǎng)還沒有現(xiàn)在那么發(fā)達,甚至還記得當時撥號上網(wǎng)的事情,所以接觸到啥知識,無論對錯都是印象深刻。當時記得看到一本彩繪科普書,說牛有三個胃,還有一種特技叫反芻:能把吃到肚子里的草料再次放到嘴里嚼,來二次吸收營養(yǎng)。我對這類東西絲毫沒有惡心的感覺,倒是感到很神奇,長大后搜索了其原理,倒是一頭霧水,只知道這特技適用于很多哺乳動物。我生活在大都市里,沒見過牛,沒見過草原,更沒見過活牛反芻,但人倒是見了很多,本來覺得兩個之間沒有什么聯(lián)系,現(xiàn)在卻愈發(fā)與牛產(chǎn)生一些通感。
眾所周知人是不會反芻的,任何一個正常人聽到反芻,難免會覺得惡心。人有另外一種特技:是嘔吐,吃了有毒或者什么有害身體東西就會把他吐出來。這特技有時可以救命,但到了現(xiàn)在則是完全不頂用:人克制不了自己吃東西的欲望,每一次都攝入過量脂肪不自知,嘔吐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上幾乎毫無作用,人有時候還喜歡喝酒吃辣,弄得身體覺得自己不行,于是嘔吐,又是讓人不適。試想著人若是能反芻,雖然免不了嘴中散發(fā)那股異味,但窮苦的人不至于那么快餓死,富人也會為了儀表不至于浪費高級食材。況且嘔吐功能與反芻并不沖突,要怪只能怪造物主對人類的戒備之心,或者是我們?nèi)祟愖约哼M化的不給力。
今天自然不是談如何改造人類或者人類的進化之道的,人類有一個隱藏的“擬態(tài)反芻”,這反芻的地方不在胃在自己頭腦里,反芻的東西不是草料而是知識。牛羊反芻是因為進食太慢而且消化效率低,世界的信息對于人可以說太多,人的腦子接受信息太多而記憶效率太低,牛羊把草料存放在特殊的胃里,我們也把信息記錄在特定的地方,牛羊把有粗糙的但殘余營養(yǎng)價值的草料放回嘴里重新咀嚼,人也從模糊的信息海里把自己所需要的知識提取出來。牛羊反芻完草料作為糞便排出體外,我們也把對自己無用的知識慢慢遺忘排出自己的腦袋。到了最熟練的時候,就會觸發(fā)大腦的嘔吐機制:能自動將接受信息中荒謬的,無用的,粗俗的直接排除出腦子,不毒害自己。
以上都是理想的反芻過程,若是人類真的進化到如此高級的大腦利用技術(shù),恐怕沖出地球都只是一個小目標,然而事實是富人,成功者,統(tǒng)治者在社會中總是占少數(shù),很多人都會說是什么機遇,出生或者命運。在我看來,這其實是反芻技術(shù)高低的區(qū)別:沉迷于碎片化知識和短期刺激的大腦就像是牛羊往肚子里塞了一堆石頭,雖然有飽腹感卻沒有營養(yǎng)價值,真的需要反芻時發(fā)現(xiàn)肚子里”沒貨”;學了課本知識不去做練習,看了書卻不去做讀書筆記,就像是吃了草料而不想去反芻,于是一天到晚都在不停進食,到了最后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空腹”,還總是做怪:我明明天天都在吃(學習),怎么就沒效果呢;總是迷信于儲備“干貨”知識卻不去實踐,就像是吃下去的草料不吸收直接化為糞便,信息本身不去篩別和實用化,也與糞便無異,只是一個好歹拍到外面了,一個卻堵在腦子里。至于什么嘔吐機制,更加是不要奢望了:輕信謠言采購”救命糧”的群眾,陰謀論中毒還沾沾自喜的半吊子講師,都是沒有辦法把腦子里有害的信息”吐出來的”,病入膏肓之時,遇到有益的實用的知識,反而置之不理甚至厭惡,如是害處遠勝于煙草!
資源分配不均勻,信息渠道不通暢。都是阻礙成功的巨大壁壘。但我們還是能常常見到,散戶在股市里耗盡本金,但大股東也會因為一時的失誤前功盡棄甚至負債累累。貧苦的人為了資源總是聰明用盡甚至小偷小摸,但那些坐擁家產(chǎn)的富二代照樣可能坐吃山空甚至鋃鐺入獄。只因為貧富和階層不能消除人的本性,人的肉體不會反芻,也沒有人的大腦天生知道如何”反芻”,成功者并不總是在所有環(huán)節(jié)都成功,他們可能只是比起大多數(shù)做得差的’病?!焙蒙夏敲匆稽c。好在大腦的反芻目前還不是進化范疇,可以通過訓(xùn)練和積累慢慢養(yǎng)成這種習慣,而成功者就算只是偶爾忘記這個習慣,就可能轉(zhuǎn)頭掉入深淵。這大概算是上天對人類最后一點慈悲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