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3哥倫比亞攻略流程
? ? ? ?選擇哥倫比亞這個國家作為自己的攻略流程,一是因為個人在玩文明6,自己寫丁丁《破損的耳朵》專欄中了解到西蒙·玻利瓦爾,對他十分尊敬;二是自己個人出于考慮現(xiàn)實國家政治平衡因素,南美洲能整合出一個強國而不純粹是碎成一地的美國后花園,能給世界政治格局能帶來不一樣的平衡;三是自己自維多利亞3發(fā)售后就十分喜歡這個p社游戲,自己在這期間的學習研究,通過玩一個小國來檢驗一下自己的游戲水平,故有此專欄。
? ? ? ?首先看一下哥倫比亞(新格拉納達)的基本國情: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都有以下幾個小國普遍的缺點:識字率低(影響進廠打工人員資質);人口太過少(大規(guī)模工業(yè)化的基本條件);地塊少且地區(qū)地形非常差(安第斯山脈減百分比基建,減地區(qū)建造力效率。亞馬遜雨林也是)


并且前期不能隨意在任意地塊拍建筑,得一個個地塊上點開概覽查看剩余基建,避免過早陷入低市場接入度)

本土0大學(初始已研究的科技少,且科研速度低,基本依靠科技擴散);基本工業(yè)體系根本沒有(全國上下只有一個伐木場,沒有工藝作坊和鐵礦)


未來可利用資源稀少(全國有且只有安蒂奧基亞有一片36容量的鐵礦,并且未來發(fā)展所需的硫磺,鉛目前國內沒有);


? ? ? ?法律機構方面也是一塌糊涂(開局是總統(tǒng)共和制,這個在目前1.12版本里是最垃圾的政體沒有之一,并且由于P社一貫zz的設計,權力分配制在地產投票后產生黨派,黨派錯亂,政府合法性獲取難度極大,從而產生動亂)

為什么在哥倫比亞的事情總是如此糟糕。正如國家選取界面介紹中說,你能帶領哥倫比亞再次偉大嗎?


基本流程思路:
? ? ? ?我們這次走的是常規(guī)的自由放任+等比例稅制+吞并日本,并且前中期不選擇加入列強市場,獨立自主發(fā)展的思路。眾所周知V3里的日本一塊肥肉,除了橡膠幾乎什么資源都有。所以吞并日本的思路就像鋼鐵雄心4中小國破局傘擊法國巴黎那樣沒差。而自由放任+等比例稅制是當前版本發(fā)展速度最快的方式。

法律方面,按順序我們要逐步修改出寡頭→君主→殖民剝削→自由放任(谷物法)→教會學校。這四個是最重要的。中間可以穿插找機會通過禁止蓄奴




科技方面,按順序點出:車床→大氣式蒸汽機(非常重要,因為這個科技研究后,不僅礦業(yè)效率有著極大提升,并且能讓社會開始出現(xiàn)資本家這個職業(yè),從而在政府中產生實業(yè)家勢力,為自由放任的投資池產生分紅資金)→機械工具→鐵路(不言而喻)→冷凝蒸汽機→貝塞麥轉爐煉鋼法。這六個科技是一切工業(yè)化前提的科技,基本上玩所有國家都要這么點,如同鋼4科技的老三樣。



一些細節(jié)方面:
開局我們將地主拉入政府之中,并且調整稅率至合法性大于等于25,這樣我們就可以修改法律至寡頭制,確保我們的政府有個高合法性。(在這里有時候一些檔會出現(xiàn)拉地主進去后把稅率調整至最低仍然達不到25,是因為選票力量有時候會波動,開一局即可)。高合法性的政府能讓我們修改法律效率高且提高人民效忠派減少激進派,從而降低動亂。隨后修改的君主制也是確保高合法性,正如我開頭所說總統(tǒng)制目前最垃圾。
建造隊列里造1-2個建筑部門,并且造1個工藝裝備坊和1個鐵礦,1個煤礦(為大氣式蒸汽機鋪路),之后平衡好工業(yè)品的價格。注意建筑部門在用大氣式蒸汽機前保持木結構。因為投入部門所需品緊缺溢價,會導致這個方式的建造效率還不如上一級的方式,并且消耗你為數不多的黃金儲備。
稅率中,可以選擇把稅率拉最高,政府工資方面注意不要切到最低,因為切到最低會降低你國家的威望。國家威望不足就不能夠宣布區(qū)域利益。無法宣布利益的話就不能夠殖民日本北海道。從這個方面來說這也是我開局沒有選擇裁軍的原因。消費稅方面選擇服務稅和一個煙草稅。不用光權威力是因為滿權威力能加快法律修改時間,這個可根據不同情況自行調整。


4.外交上和英國法國改善關系,為以后外交博弈方面留一手。改善完英法后就和巴西拉關系,運氣好甚至可以與他結盟,免得它經常來找麻煩。
5.市場方面,這里不知道是不是bug,在通過寡頭制前不要選擇谷物法優(yōu)先出口谷物,讓地主有市場自由派的特質。因為一旦在寡頭制通過前刷出,寡頭制通過后此前的市場自由派特質會消失。所以谷物法得在寡頭制通過后再操作。并且為了確保前期寶貴的行政力,在市場上把一些不需要進口的物品如咖啡,糖等等取消,只留最基本的武器裝備和帆船。

6.殖民剝削法律通過后別忘記第一時間殖民北海道。因為北海道和薩哈林,俄國和英國有概率在1840-1850年極早完成這些地區(qū)的殖民,這樣子你就錯失一個本土直接進攻本子的機會。在開始殖民北海道的同時根據自己的國庫收入情況選擇擴軍至60個營,并且準備一支20-30只艦隊左右的海軍。因為從北海道進攻本子的話,進攻會卡在北海道至本州中間的海峽非常困難,需要一支海軍的幫助下直接登陸關西首都地區(qū)打開突破口。(海軍艦隊數要確保大于等于陸軍登陸部隊數,避免吃到較大的登陸懲罰)。我們通過科技擴散拿破侖戰(zhàn)術能拿到中小國家性價比較高的軍隊形式線列步兵+機動火炮,這個軍科能保證以少勝多,吊打還在拿著冷兵器的本子兵。同時還要保證大約1000只商船的數量,避免吃到缺乏商船補給的戰(zhàn)斗力士氣減免debuff。

還有,關于對本子發(fā)起博弈的過程前,可以先存?zhèn)€檔觀察列強情況。通常一般有大清,英國或者俄國存在干涉機會。英國和俄國可以通過之前開局拉關系,發(fā)起本子博弈前給給義務簽訂共同防御條約,從而確保他們不會站住本子一邊。



只要成功拿下日本的一半(北海道,日本東北地方,關東地區(qū))就完成了破局。隨后可以削減自己本土的兵營海軍,逐步將軍力轉移到本子上。因為殖民剝削的吞吐量加成能影響軍隊的攻防,選擇殖民本子的另一個目的就是在上面擴建陸軍海軍能加攻防。
? ? ? ?之后繼續(xù)發(fā)展工業(yè)經濟,并且盡快通過文化多元,政教分離(完全分離),婦女選舉權,無移民控制這四項法律。缺少人口發(fā)展這最致命的因素就再也不會存在。(通過文化多元,政教分離來確保日本大和人能大量移民到本土移民吸引力高的地區(qū),從而發(fā)展工業(yè)。而高度工業(yè)化的地區(qū)又是移民吸引力高的地區(qū),從而形成良性循環(huán))

再往后就是繼續(xù)發(fā)展,擴展軍隊。到了1910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夕,我們已經是世界前三列強,財政收支向好,軍力強盛。

1926年重拾國父西蒙·玻利瓦爾的一貫意愿,政體改回共和制。

同年吞并阿根廷最后一小塊區(qū)域,至此成為整個南美洲的霸主。(關于steam大大哥倫比亞成就,需要拿下英屬圭亞那,荷屬圭亞那和法屬圭亞那,南美洲下半部分還有最有可能遺漏的馬島地區(qū),游戲里名稱是南大西洋群島,屬英國控制。具體區(qū)域可以點開外交戰(zhàn)略利益濾鏡視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