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敢于亮劍?
早上睡醒,本來想今天上午把文章寫完,可是看了一圈之后,發(fā)現(xiàn)越看越不想寫。這是為什么呢? 想著下午還有事,所以上午我能寫完,下午時間不趕,晚上可以好好睡覺。如果休息時間都把文章拖到晚上睡覺前寫,會不會稍微一拖就放棄了? 從本心講,不想放棄寫作這件事。如果早上沒完成,我還可以拖到下午。但如果晚上沒完成,那就只能到明天,而明天還要寫明天的。
我想上午寫完,打開知乎開始找話題,有沒有什么可以寫的?回答了一個簡單的問題,那兩句話。然后回頭看了一下別人的回答。 發(fā)現(xiàn)別人的回答長篇大論,三四千字都有,還有各種圖表。瞬間感覺別人厲害,而別人的厲害,反襯我好像寫兩行,就很弱很虛,不懂外行。 我發(fā)現(xiàn),身上有一個人性的弱點,是見不得別人比我強,見不得別人比我好。他們寫的好的作品,直接打擊了我的創(chuàng)作欲望。 以至于越看越不想寫,本來還想著上午寫完,看了半個小時之后:算了,別寫了,晚上再說吧。反思:這個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 看到別人厲害,自己就直接放棄。他們的厲害,好像變成了對我的攻擊。這種攻擊是最高級的攻擊。就像孫子兵法說的: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其下攻城。 打擊的是最上層,我內(nèi)心的創(chuàng)作欲望,寫作動機直接消失不見了,你說這不比什么攻擊都好用。
孫武還說過,先為己之不可勝,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意思是像我這種人,別人還沒攻擊,自己先給自己漏氣。上了戰(zhàn)場絕對屬于可勝的那一列,勝不勝不知道,但肯定會敗。 那下次怎么辦呢?看問題介紹,看完之后就開始寫。不要看別人的答案,不一定有助于我的寫作,也可能打擊我的寫作欲望。 前人的高山,變成了自己身上的陰影,我怎么還有勇氣和力量去跨越山海呢?逃避不可恥且很有效。等到我寫完之后,再對比別人的觀點。 如果有意思,還可以衡量一下差距。看看哪些是別人寫到而我沒寫到的,哪些是我寫的,而別人沒想到的?從作品去反推創(chuàng)作動機,表達重點,價值觀等。 不需要博采眾長,不需要盡善盡美。在最初開始在知乎寫回答時,我想的是,在這個話題里,我是寫的最好的。 凡事看到這個話題的人都會給我點贊,哪怕只有微弱的優(yōu)勢,比別人稍微好一點也可以。在后續(xù)的時間里不斷放大優(yōu)勢,更容易被他人看到。更多的關(guān)注和支持,會對我的執(zhí)業(yè)有幫助。
但現(xiàn)實往往很打臉,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有那么多人比我厲害。我的這設想基本落空了,可以統(tǒng)計一下以往我寫過話題的點贊和排序,看看我是在哪個位置。 看了兩個之后,發(fā)現(xiàn)我距離目標超級遠?;旧蠈儆谘蜎]的人海里找不到那種,原本我以為自己還可以,但實際上好像差挺遠。 我原本以為像電燈泡一樣可以發(fā)光,實際上我可能是一個小米粒那么大的光。好像基本上沒什么效果。 或者說這個世界上,牛人太多,我在其中,泯然眾人。到這段時間,我總會遇到一件事叫平凡。 再想一下,好像這樣也沒啥不好的。在這個市場里,沉下去不冒頭也不錯。沒有一點出眾的地方。 前天發(fā)生一件小事,我被一個同事投訴了。因為對方提出需求,他讓我做的事,我說我現(xiàn)在有事忙,忙完手頭的事,再給你做這,他馬上就投訴。 我很不爽,咬牙切齒的把他這個活做完了。想起之前的相處,我違背自己的意志,管對方叫哥,那么客氣,全他媽喂狗了。
一點遲疑,立馬投訴,沒有絲毫的客氣和講情面的空間。既然都撕破臉了,委屈自己干嘛呢?以后就沒必要客氣了。 關(guān)鍵對方一投訴,就顯得我不顧大局,任性,對方合理且理直氣壯。任何的遲疑拖延,都是需要教訓和投訴的。 這讓我覺得生氣和憤怒。他在傷害我,好像我心里也有一個信念,被投訴就是我不好。我好像不能接受自己不好。 我不是為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著。我沒必要去滿足別人的期待。我需要滿足自己的期待。 如果一味尋求別人認可,在意別人評價,那最終就會活在別人的人生中。我能接受自己活在他的人生中嗎?好像不能。 這是他的事情,他在把憤怒和焦慮傳給我。下次我可以思考一下,這個怎樣更好應對? 謝謝你的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