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硯秋精心創(chuàng)排【女兒心】
? ?【女兒心】這個戲,是程派劇目中歌舞并重、情節(jié)動人、布景華美的一出大戲,首演于1941年11月的上海,共演出了八場,當時轟動菊壇??墒?,因為李世芳在梅先生的精心指導下排演了同一題材的劇目,程先生出于對老師的尊重和對后輩的獎掖之情,只在上海等地演出該劇,而絕不露演于京津等地。這使北方的程迷失去了一觀此劇的機會,成為無法彌補的遺憾。
? ?【女兒心】這個劇目的醞釀、創(chuàng)排始于1940年,彼時正是劉迎秋老師剛剛拜師程硯秋先生不久,因此劉老師以入室弟子的身份,聽程先生講過設計、導演【女兒心】【鎖麟囊】的一些過程,體會到了程先生高超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力和嚴謹?shù)难芯烤?。我特別記得,老人聊這些往事時,言語中滿滿的都是對他老師程先生的欽佩之情。王龍章老師則在上海看了幾場程先生的【女兒心】,對程先生扎大靠的表演和德清庵的演唱非常推崇,多次談起此劇之精彩之處。
? ? 兩位老師說【女兒心】的整體框架的設計是在北平時就已經(jīng)開始了,為此程先生還觀摩了晉劇的【百花公主】,并多次與劇作者翁偶虹先生推敲修改。在此期間程先生集該劇的導演、作曲、調(diào)度以及舞美于一身,事無巨細,親自指揮安排。因此,1941年到上海演出時,只經(jīng)過十幾天的合成和彩排,就把【女兒心】完美的呈現(xiàn)在舞臺上。
? ? 眾所周知,在“點將”一折中,程先生設計了二十四面彩旗,上繡各色花枝,舞臺上一時間花團錦簇。此外兩位老師還講過,為了烘托點將時的莊嚴隆重氣氛,程先生還考慮設計了大號的中國鼓,朱漆白皮飾以金紋,敲起來高亢中帶著恢宏。——點將一場,彩旗招展,戰(zhàn)鼓咚咚,上場演員多達四五十人,這要是普通班社還真無法實現(xiàn)——擱現(xiàn)在說,算不算高成本大制作呢?
?

? ?除了對自己主演的角色的唱念做舞精雕細刻之外,程先生還對主要配角的表演做了詳細設計和指導,這樣在表演時才能體現(xiàn)“一棵菜”精神。比如,他和飾演江六云的顧玨蓀一起研究,對江六云在百花亭里兩次出場表現(xiàn)的神情和身段,都做了不同的安排。第一次百花和江花佑“背兵書”時,花佑因為哥哥六云藏在桌下,怕被百花發(fā)覺,而心不在焉答非所問。等六云被發(fā)現(xiàn)而從桌下逸出時,程先生讓顧先生飾演的江六云要表現(xiàn)出“怕”的神情和身段,以水袖遮面,躲躲閃閃不敢直面百花,三人各有身段——六云躲,花佑遮,百花追,滿場都動起來了。而第二次出場,則是百花誑騙花佑說已將六云斬首,花佑信以為真拔劍要自刎時,六云從幕后沖出。程先生又和顧先生設計了一個跌撲身段,與程飾演的百花一起拉扯奪取花佑寶劍,三人一起做的身段非常緊湊美觀。這些地方,都體現(xiàn)了程先生強調(diào)主配演間的協(xié)調(diào)配合精神。
? ?此外,程先生還盡量將自身長處發(fā)揮出來。劇中百花、花佑和六云從德清庵去鐵木跌爾行營這一節(jié)原本是一個過場,但程先生卻在這里設計安排了三人穿插跑圓場的身段。都知道程先生的圓場和屁股坐子那是冠絕梨園的。劇中高大的程先生跑起圓場來,上身紋絲不動,下邊裙不漏腳,腳上像踩著一架電動平衡車一樣,越跑越快,比飾演江花佑的老牌名旦芙蓉草和飾演江六云的顧玨蓀似乎更勝一籌呢。
? ?王老師也聽吳先生說過, 程先生對【女兒心】這部尋求風格突破的劇目真的傾注了極大心血。1941年到上海演出這次,光【女兒心】前后就走排了14次,出征這一折有起霸趟馬,身段繁瑣,他自己走排了十次,而且每次他也要求飾演馬童的演員照翻跟頭,把馬童都翻暈乎了,上海劇場的班底演員,都對程先生這一絲不茍的精神所折服。

? ? 李薔華老師學了整個戲的唱腔,并觀摩過程先生的現(xiàn)場演出,不知道她的學生有沒有向李老師請教過這個戲,如果能復排,那該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