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 第一次折騰 電子管 5.1 聲道功放
回憶 第一次折騰 電子管 5.1 聲道功放
路神(BG8OBH)
提起 5.1 聲道,很多朋友都會聯(lián)想起家庭影劇院,其實,這是個誤解。不論是兩個聲道的立體聲,還是多聲道的 5.1、7.1 聲道, 都是從單聲道發(fā)展而來的,家庭影劇院 的多聲道,同樣也是如此,
5.1 的出現(xiàn),最早還是因為人們 想用兩個音箱,達到“炸彈在背后爆炸”“飛機在頭頂盤旋”的感覺,也因此 發(fā)展了環(huán)繞聲(SRS)、重低音的音頻信號處理技術。筆者曾經(jīng)在雙聲道膽功放電路中,采取過“分信號交叉處理”(就是將左或右聲道的音頻信號取出一部分,通過電容耦合到右或左聲道進行放大),通過調整耦合電容的大小, 獲得過“SRS”的感覺。上了五六十 歲年紀的膽機愛好者一定還記得,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之前,聽慣了一個音箱放音的人們,為了獲取好的聽感,采取過功放分級、分頻電路、大小揚聲器搭配、音箱分頻、高低音調提升等等措施,還費勁心思的在箱子上大做文章,什么迷宮式、多級反射式,甚至于箱子的材質也很講究,有木材、塑料、水泥混凝土、石頭、玻璃鋼等等,還有障板、全頻等等。當然,這些努力沒有白費,對于改善人的聽感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至今仍然不少燒友還在堅持玩。但,真正能夠滿足人們愿望的,還是 繼模擬 5.1 聲道之后的數(shù)字解碼技術。對數(shù)字解碼技術,筆者是外行,不敢妄加評論。只是知道,數(shù)字解碼技術采用電子管電路(以下簡稱‘膽機’)實現(xiàn)實在是極其麻煩!而采用晶體管,集成電路(以下簡稱‘石機’)卻是小菜一碟!數(shù)字音頻解碼設備的價位,從初期的千元級別,現(xiàn)在已經(jīng)降到幾百元甚至于數(shù)十元即可購得。膽機和石機,從聽音角度看各有其長短,喜愛玩膽機的朋友,何不來個膽石混合?不要再糾結膽解碼的問題。以上純屬個人觀點,還是書歸正傳。
第一次組合5.1 的音箱配置:兩主聲道,兩后置,因為沒有音箱(后來添加了),只有兩臺耳放,中置和重低音暫缺,不算5.1,算是2+2 準5.1吧!攤位小,比較擁擠,一對小音箱作為主聲道,300歐的耳機充當 后置,擺位沒講究,也沒法講究,只能將就。呵呵!總體,聲場還不錯!低音部不足。請大家分享:
播放器:QA350 一代;
信號源:DTS?? 5.1? WAV?
解碼:散件DIY 的 DTS解碼器
功放:DIY 電子管耳放(6X1瓦)
放音: DIY塑殼小音箱? 阻抗8歐? 功率2瓦?? 耳機阻抗300歐
環(huán)境:陽臺
錄制:華為 手機
視頻參考見本站鏈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s4y1B7p4/?pop_share=1&vd_source=8651c36bc50bc2be47007ae9bacf8140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s4y1M7jZ/?vd_source=8651c36bc50bc2be47007ae9bacf8140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o4y1372W/?vd_source=8651c36bc50bc2be47007ae9bacf8140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4m4y1b7T5/?vd_source=8651c36bc50bc2be47007ae9bacf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