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形象理論第七課 探討一下個體形象的分類問題
大家好,我是老迷路。
這一課我們主要是探討一下個體形象的分類問題。
第一種分類,就是大家最常見的,即按照時間尺度,把個體形象分為古老的原始的過去的形象,即原始形象(人格原型),及當下的我們這個時代的個體形象,即當下形象,當然還有在未來誕生形成的個體形象,即未來形象。
原始形象(人格原型如巫師士人等)
當下形象(碼農(nóng)外賣員UP主等)
未來形象(機器人保姆等)
讀過一些有關人格原型的書或者相關的神話或者人類學著作,比如榮格《原型與無意識》、弗雷澤的《金枝》、又或者淺顯點的《經(jīng)典故事人物原型45種》等的同學們,應該對這樣觀點是熟悉的,那就是:
越是古老的典型的形象,代入性越強。
這是有利于我們創(chuàng)作出代入感強的故事人物的。
那么這背后的原因是是什么呢?
第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們的當下形象或者未來形象是在原始形象的基礎上發(fā)展出來的,也就是說原始形象是我們這個人格運行程序的底層代碼一類的東西。比如古老的巫師形象變化成祭司僧侶牧師形象,再接著變化為科學家藝術家等形象。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情境的緣故。并不是真的一個形象越古老越典型就真的越容易讓觀眾代入,而是因為那久遠的原始形象所誕生的情境還一直存在著,又或者與之相似的情境一直存在著而已。比如與家庭情境相關的古老形象,父親形象母親形象等還一直存在著,雖然已經(jīng)有了很大變化。
第三個原因,是因為我們?nèi)祟愂侨壕觿游?。而原始的典型的形象既然能夠在我們共同的集體潛意識中存在那么久,那肯定是我們?nèi)后w互動的結(jié)晶,是我們所有人的人格或形象的最大公約數(shù)。比如與性別相關的原始形象,我們每個男人身上都有女性的一面,我們每個女人身上也都有男性的一面。
綜上,越是古老的典型的形象(原型),就越容易被觀眾代入。當然這里我并不是說應該把人物按照原始形象去構造,而是要讓人物深層次上與原始形象具有某種聯(lián)系性。這個問題比較復雜,一時說不清楚,先放放。
接著說回形象分類問題。
第二種分類,就是從個體對情境的適應情況的角度來對個體形象分類。我們可以簡單把個體形象分為某一情境下的負面陰影形象,普通平庸形象與正面魅力形象。負面陰影形象就是個體沒有在某一情境中沒有試練成功,而是失敗了。普通平庸形象就是個體在某一情境中試練沒有完全的失敗也沒用完全的成功,茍活著而已。正面魅力形象就是個體成功地完全地通過了某一情境的試練,且這一情境的問題永遠不會再干擾到這個個體了。
負面陰影形象(適應情境失敗)
普通平庸形象(勉強適應情境)
正面魅力形象(適應情境成功)
比如工廠工作的情境,有的適應的差,形成的是負面陰影形象,就跳樓了,這就是被內(nèi)在負面陰影擊中的緣故;而大多數(shù)則是好死賴活著,形成的就是普通平庸形象;而有極少數(shù)適應的比較好,從日復一日的生產(chǎn)流水線上參禪悟道了,形成了正面魅力形象。
第三種分類,就是按照不同種類的情境來對個體形象進行分類。這個就比較多了,這里我稍微總結(jié)了一些,如下:
性別情境形象:男人形象,女人形象,像女人的男人形象,像男人的女人形象等。
年齡情境形象:嬰兒形象、兒童形象、青年形象、中年形象,老年形象等。
家庭情境形象:祖父形象、祖母形象、父親形象、母親形象、兒子形象、女兒形象等。
集體情境形象:國王形象、王后形象、王子形象、公主形象、大臣形象、衛(wèi)兵形象、民眾形象等。
生產(chǎn)情境形象:采集者形象、狩獵者形象、游牧者形象、種植者形象、手工業(yè)者形象等。
未入人世或者初入人世的情境所產(chǎn)生的形象:饑餓的獸形象,驚恐的獸形象,殘忍的獸形象,呆住的獸形象等。
游離人世之外的情境的形象:流浪者形象、旅行者形象、拾荒者形象、乞丐形象、游俠形象、亡命徒形象、逃犯形象、強盜形象,世外仙人形象等。
……
除以上這些之外,還有很多其他情境,比如地域情境、醫(yī)院情境、法庭情境、學校情境等,而且不斷有新的情境在產(chǎn)生,當然也有舊的情境在消亡。
好,今天就講到這里,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