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洲人類的遺傳史前史揭示瑪雅人的起源和玉米作物的擴散
新墨西哥大學的考古學家 Keith Prufer 于本周發(fā)表的新研究表明,伯利茲一處遺址對于研究古代瑪雅人的起源和玉米作為主食的傳播至關重要。根據本周發(fā)表在《自然通訊》上并由 Prufer 共同領導的題為《瑪雅地區(qū)出現(xiàn)集約化農業(yè)之前的南北遷移》的論文,伯利茲的挖掘以及DNA 分析表明,以前未被記錄的人群攜帶玉米從南美洲的一個地區(qū)向北到遷徙到瑪雅地區(qū)。
Prufer和他的同事從位于中美洲伯利茲偏遠的瑪雅山脈的兩個洞穴或巖石庇護所遺址中挖掘出 25 座墓葬,其歷史可追溯至 10000 至 3700 年前。這些遺址位于高聳的石灰?guī)r懸崖下方,為居住在下方的人們提供了庇護,也因此保存住了 7000 多年里的日常殘骸和死者墓地。
出土的骨骼揭示了有關美洲早期人口遷移的一系列古代 DNA 信息:9600 至 7300 年前從北方向南遷移的早期人類與今天的中美洲人(包括說瑪雅語的人口)僅存在遙遠的關系;然后,大約 5600 年前從南方開始的一次未知的人口流動對該地區(qū)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占所有后來人祖先的 50% 以上。根據 Prufer 的說法,這個新的祖先來自生活在哥斯達黎加到哥倫比亞的現(xiàn)代 Chibchan 人的祖先,他的實驗室領導了考古和同位素研究。
中美洲人類的遺傳史前史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經探索的,這就是為什么這項研究非常令人興奮和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原因。
“挖掘和DNA 分析“支持這樣一種情景,即與 Chibchan 相關的園藝家向北移動到尤卡坦東南部,攜帶改良的玉米品種,可能還有木薯和辣椒,并與當?shù)厝丝诨旌蟿?chuàng)造新的園藝傳統(tǒng),最終導致更多玉米農業(yè)的集約化形式要晚得多……”
“我們認為這些人的遷移對于農業(yè)的發(fā)展以及最終的大型瑪雅語社區(qū)的發(fā)展至關重要?!彼赋?,玉米提供了必需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并且可以儲存在干燥的地方。一旦人們借助玉米獲得了可靠的食物來源,他們就會傾向于耕種并留在一個地方,從而形成更大、更成熟的社區(qū)。
現(xiàn)代玉米并不總是這些人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最早的遷徙者可能會吃(類蜀黍草)小玉米棒,以及最早馴化的玉米,盡管后者非常小,還有其他植物、貝類和野味。通過選擇最大和最好的種子,他們開始馴化植物,種植更大的玉米棒,并越來越多地改變景觀和生物多樣性,這一過程可能主要發(fā)生在南美洲。
Prufer 說,最終玉米的消費量不斷增長,直到它成為主食,就像歐洲人使用小麥一樣。玉米的分布不斷擴大,從南方向北移動到瑪雅人,最終跨越兩大洲,因此當西班牙人在公元 1500 年左右到達時,玉米或玉米成為每個美洲原住民群體的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