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的食性

封面、頭圖是咸水鱷盯袋鼠~
研究食性的主要幾種方法、直接觀察、檢查胃內(nèi)容物、檢查排泄物(糞便)、“同位素”分析。
各有利弊,直接觀察容易忽視潛藏的獵物,因為不容易觀察,而檢查胃內(nèi)容物/排泄物也容易制造假象,因為有些動物(毛發(fā)、堅硬的軀體)是難以消化或容易(無脊椎動物、無殼動物)消化的,也很難確定肚里/排泄物出現(xiàn)的大獵物是不是食腐,“同位素”可以分析鱷魚大小體型潛藏的獵物。環(huán)境、季節(jié)和獵物的可得性也會影響鱷魚的食性,有些鱷魚可以得知鳥建巢的季節(jié)而前去樹下等待,有些鱷魚可以得知魚的遷徙而聚集趕去流水口捕食,還有干旱水干了而必須遷移到另一個有水地方的鱷魚,鱷魚還會合作捕獵。
鱷魚體型大小食性不同,而嘴巴的大小寬窄也可能影響食性,認為越寬大的嘴巴食性越廣泛,越窄的食性越狹小,澳大利亞淡水鱷就因為它的細長嘴巴而被認為食性狹窄,但實際研究澳大利亞淡水鱷食性廣泛,包括多種獵物,甚至有中大型哺乳動物(袋鼠),食性最狹窄的還是大型鱷魚的食魚鱷,基本就食魚,細長的嘴巴整齊的尖牙就是特化捕魚的,大型食魚鱷雖然偶爾還是會捕下鳥、小龜、狗、山羊、甚至人?!
非食物的,寄生蟲、胃石(石頭)、植物(當然水果是食物)、人類的垃圾等。
植物可能是在吃獵物時一齊吃來的,或是獵物帶來的,或是在水生植物的環(huán)境中覓食等,寄生蟲也可能是獵物帶來的,人類的垃圾是身處垃圾環(huán)境的鱷魚誤食的等,胃石被認為是對鱷魚潛浮有作用?所以鱷魚才會吞食的,但在一些鱷魚肚里胃石占比重量很輕,起不了助潛浮的作用,而陸棲性較強的古鱷屬肚里卻是能發(fā)現(xiàn)很多胃石。







新幾內(nèi)亞鱷我沒有找到專門的食性研究,就找個一般介紹了。。與咸水鱷相比捕食較小的魚類和脊椎動物,幼鱷則可能相同食性。



























Crocodilian scatology, microvertebrate concentrations, and enamel-less teeth (1981)
—
Status Survey and Conservation Action Plan Second Edition Crocodiles (1998)
—
The emetic reflex in a reptile (Crocodylus porosus) (2000)
—
Dichotomies in perceived predation risk of drinking wallabies in response to predatory crocodiles? (2009)
—
Morphometric analysis of Crocodylus novaeguineae from the Fly River drainage, Papua New Guinea? (1984)
—
沼澤鱷圍獵魚群(咸水鱷吧)
—
尼羅鱷圍獵魚群(咸水鱷吧)
—
《鱷類的養(yǎng)殖與利用》節(jié)選鱷的分類與概況及鱷類生物學特性(咸水鱷吧)
—
The Lessons of History and the Future of American Crocodile Conservation in Belize? (2018)
—
Nocturnal behaviour of American Alligator (Alligator mississippiensis) in the wild during the mating season?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