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大學 哲學、政治學與經(jīng)濟學之序言
一、霍布斯
霍布斯作品有《修昔底德的譯本》和《利維坦》等。《利維坦》再次說明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統(tǒng)一,該作品從身體機能開始談到政治和心理學——第一卷是人體,是生物學,第二卷是個人,實際上是心理學,第三卷是社會和政治。
霍布斯是專制主義者,屬于保守派,其基本觀點是人性本惡,所以必須強迫人們服從命令,否則就會爆發(fā)所有人對所有人的戰(zhàn)爭
二、洛克
洛克早期推崇霍布斯,屬于保守派,代表著作《國王是神?百姓是畜牲》(kings?are?gods?and?the?people?are?beasts)。后期轉向創(chuàng)造了自由主義推崇的《政府論》,該著作是現(xiàn)代民主理論的基石,也是美國憲法的主要理論基礎
洛克的基本觀點是人生而自由且平等,人性本善,沒有必要有一個統(tǒng)治者,但是如果大家都同意可以有,并且洛克是第一個倡導權利分化的政治理論家。
三、孟德斯鳩
孟德斯鳩在其著作《波斯人信札》描繪了法國生活的荒謬,在《論法的精神》注意分權的重要性,提出了立法、行政和司法權的分立,而洛克只分離出政府部門的三個分支(行政部門、立法部門、外交部門),另外孟德斯鳩將目光轉向生態(tài)系統(tǒng),強調了自然和社會間的關系。
四、盧梭
盧梭盡管逝世雨法國大革命前,但卻對法國大革命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其作品有《鄉(xiāng)村占卜者》《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愛彌爾》《社會契約論》等。在《愛彌爾》中,他提出最好的教育就是反教育和人性本善的觀念。在《社會契約論》中,他認為合法的政權必須由隸屬于此政體的人授權,他是第一個提倡主權國家的人,認為主權國家由多數(shù)人組成,提倡給全體男性投票權,并認為個體會沉迷于自己的利益,因此必須由國家來表達公眾意見
五、亞當斯密
亞當斯密可以分為兩部分,在《道德情操論》中強調倫理道德對人們的影響而不是理性思考,談到了同情和援助之手和上帝,在《國富論》提及人性的自私。他的經(jīng)濟學的思想融合了倫理、理性和計算思維,認為人應憑自身的私利以實現(xiàn)共同利益,提出了勞動價值論(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為后來的卡爾·馬克思的思想奠定了基礎,以及“看不見的手”理論——有三層含義:看不見的手可以自動調節(jié)市場;上帝之手;厄運之手
六、密爾
密爾被邊沁收養(yǎng),邊沁認為所有人都在尋找快樂,避免痛苦,正確做法是最大化快樂和最小化痛苦,密爾認為邊太極端,提出功利社會模型,認為人們不僅是尋找快樂,還應尋找更高的價值,在其作品《論自由》《功利主義》《婦女的從屬地位》都有所論述,在其作品《婦女的從屬地位》中提出女人的地位事實上比奴隸還低,男人不僅要女人順從還要得到他們的愛。
七、卡爾·馬克思
卡爾·馬克思的作品有《巴黎手稿》、《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闡述了青年馬克思關于異化思想,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創(chuàng)立了歷史唯物主義
?
八、尼采
尼采是后現(xiàn)代主義者,質疑完全理性,包括道德價值在內的所有知識都是基于某種角度的而不根植于某種普遍原則中,其代表作品是《論道德的譜系》
?
九、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在其作品《歇斯底里研究》中創(chuàng)建了精神分析法,其代表作品有《夢的解析》《性學三論》《自我與本我》《文明及其不滿》
十、馬克思·韋伯
馬克思·韋伯是德國歷史學家、法學理論家和社會學家,其代表作品有《經(jīng)濟與社會》《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十一、涂爾干
涂爾干最開始是無神論者后又皈依宗教,其代表作品有《社會分工》《社會學方法論》《自殺論》《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