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讀杜牧贈別二首)
?
?
唐朝那么多風(fēng)流才子。今有幸讀杜牧贈別二首。
題目,贈別,即贈送給離別的人的詩作。其一
娉娉裊裊十三馀,豆蔻梢頭二月初。娉娉裊裊,姿態(tài)輕盈,婀娜,容貌姣好,內(nèi)外兼具美好的女子十三年華,象早春二月豆蔻花蕊含苞欲放一般。多么青春美貌的女子。早春二月,花在枝頭,迎風(fēng)顫裊,這不正是娉娉裊裊,那種婀娜輕盈,青春年少,如花似玉的女子在你眼前嗎?
春風(fēng)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古時揚州蘇杭是美女歌伎聚集地。春風(fēng)十里,一派富麗豪華,車水馬龍,花枝招展,歌臺舞榭,美女如云的畫面撲面而來。卷上珠簾,誰卷上珠簾?卷上珠簾干什么?是春風(fēng)十里揚州路上的佳麗們嗎?是的,即便她們卷上珠簾,花枝招展,一個“總不如”和“豆蔻梢頭”似乎又相呼應(yīng),沒有一個比得上那個“娉娉裊裊十三馀,豆蔻梢頭二月初”的女子。強此弱彼,那種一人之美,躍然紙上。
多么美麗又嬌好,內(nèi)外兼具吸引作者的含苞待放的女子。這種從意中人寫到花,從花寫到春城鬧市,從鬧市寫到美人,最后又烘托出意中人。全程不著痕跡的揮灑自如,游刃有余不得不讓人感嘆這語言的空靈輕妙,不得不贊嘆詩人的才情。
其二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明明對那位妙齡女子情有獨鐘,(希望天天見到)卻偏偏要離別(有情怎么會離別?那種不得不的無奈,離別看似無情),在離別的宴會上(本來宴會上多情應(yīng)該如膠似漆,你來我往,說說笑笑)我拿起酒杯強顏歡笑卻怎么也笑不出來。這種多情卻無情的事與愿違,這種不忍離別的愁苦呀。這種愛之深的真切,這種多情的矛盾心理婉轉(zhuǎn)盡致,讀來情更濃,別更苦。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借物抒情,詩人拋開自己。連案頭上的蠟燭都為這多情的離別還依依不舍,替這對惜別的有情人落淚到天明(正因為不忍分離,所以告別的宴飲從黑夜到天明)。心情感傷,看眼前的蠟燭也帶上了徹夜流溢的燭淚)多少惜別的叮嚀千言萬語?多少惜別的留戀?多少惜別的美好回憶?纏綿悱惻,真摯而又深沉,讀來久久沉浸在這惜別的黯然銷魂,意蘊不盡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