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執(zhí)念清除師》:換個角度聊死亡,我好像開始釋然了

大家好,我是云宇。
最近沉迷一部臺劇,名叫《不良執(zhí)念清除師》。雖然沒在內地播出,但在豆瓣上有12萬人為它打出了8.8的高分。
該劇講述了出生書法世家的高中生蒲一永在經歷一場嚴重車禍后,擁有了和書法家爺爺一樣的能力——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
它們來自人心,徘徊于世,渴望得到解脫,它們是人的執(zhí)念。
和其他談論死亡的電視劇不同,它看似聊的是死亡,其實探討的是人心。
看著主角團一次次為執(zhí)念打開心結、超度執(zhí)念,我似乎也對之前執(zhí)著的一些事感到釋懷了。
我用夸克網(wǎng)盤分享了「不良執(zhí)念清除師12集全」,點擊鏈接即可保存。打開「夸克APP」,無需下載在線播放視頻,暢享原畫5倍速,支持電視投屏。
鏈接:https://pan.quark.cn/s/a925403f9335
1
《不良執(zhí)念清除師》圍繞主角團三人展開,單從他們的名字,就能感受到編劇的誠意。
“九漏魚”蒲一永,高中時憑一己之力把全班平均分拉低到年級倒一,唯一的特長是書法。因為一場車禍昏迷2年多,醒來后承接各項“執(zhí)念清除”項目。
“蒲”作為古姓,已經暗示了其家族的特殊。在我看來,編劇亦有致敬聊齋先生蒲松齡之意。
名字“一永”,“一”為初始,“永”為終點,也決定了他為亡靈清除執(zhí)念的使命;

菜鳥警察陳楮英,人菜癮大,整天幻想辦大案,一腔熱血卻只能用在雞毛蒜皮的小案子上。
“楮”是紙的代稱,它承接了毛筆落筆后的力道,并將其勁轉化為文字。在劇中,陳楮英也利用職務的便利,為蒲一永提供了大量有效信息;

醫(yī)學生曹光硯,高中時是被蒲一永日常欺負的模范學生,后來搬家成了鄰居,也成了蒲一永的得力搭檔。
“硯”顧名思義有硯臺之意,是墨汁的初始之地,而“光”則意味著希望和方向,他是團隊里的智慧擔當,也是將蒲一永拉出迷茫的光。
筆、墨、紙,三人各司其職又目標一致,在清除執(zhí)念的過程中也找到了各自的人生方向。
2
不要被劇名嚇到,《不良執(zhí)念清除師》看似聊的是精怪,其實每個單元的主角都充滿溫情。
某一天,一個自帶櫻花樹背景的古裝女子找到蒲一永求助。但求什么,她自己也不知道。

經過調查發(fā)現(xiàn),原來這位女子其實是一個紋身。它的主人性格內向,曾經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老師。
后來,因為父母雙亡又不擅交際,被孤獨籠罩的他給自己紋了一個紋身。夜晚,他和紋身聊天,就好像父母還在身邊。
后來,他突發(fā)疾病死在了路邊。沒人知道他是誰,叫什么,他被送到醫(yī)科大學成了學生們的研究解剖的對象,直到女子的求助讓他重新被人記起。
《尋夢環(huán)游記》說:“死亡不是終點,被遺忘才是?!?/p>
當唯一記得我們的人離開世界,留在這個世界上的人又該何去何從?是被社會遺忘,還是主動擁抱社會?
把家里塞爆,就沒那么空了;刺一個人在背后,就不是一個人了。

那么至少,留一個名字給世界,證明自己曾經來過吧。
如果你覺得紋身成精已經夠扯了,那么路標成精會不會更離譜?
蒲一永接到的另一個求助,來自一個自帶氣場、一言不合就讓房屋裂開的男人,他是某條道路上的路標,他的委托,是讓蒲一永幫他找到自己的兒子。

是的,就是在路標上的另一個小人。
至于小孩去了哪兒,我就不劇透了,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看。
小紅書上還有不少網(wǎng)友po出照片,原來灣灣的路標真的長這樣。
除了以上兩個,還有想離開河道的河神、被失去孩子的母親做出來的等身娃娃等。
3
其實看劇之前,我一直以為這部劇的劇名是“不良執(zhí)念·清除師”,后來才發(fā)現(xiàn),是“不良·執(zhí)念清除師”。
不良的是混混長相的男主,不是執(zhí)念。
是啊,就像劇里說的:“快樂的、幸福的、好笑的,都是執(zhí)念。我們珍惜都來不及了,怎么會可怕呢?”

因此,《不良執(zhí)念清除師》并沒有把劇拍得特別壓抑,相反的,它總是試圖用輕松的反轉讓我們會心一笑。
面對死亡,我們總是充滿悲傷。當回憶起死亡,我們總是想到那些令人絕望的瞬間,卻忘了,我們也曾有太多快樂的回憶。
就像劇里的案子,每個案子都有令人憎惡的惡,嫉妒、偏執(zhí)、怨恨……但另一邊,也有令人動容的善,思念、祈愿、保護……
就像人活于世的立場,你看到的是這一面,別人看到的是另一面。
面對死亡與離別,與其陷在無盡的懊悔里沉淪,不如盡量留點空間,給其他好的回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