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后才明白,其實走一步看一步才是真正的人生智慧!
大家好,這里是婉殤成長筆記,用有趣的話語講述個人成長和深度思考的內容。如果覺得文章對您有所啟發(fā),可以關注我哦!
祝各位開篇有益:
一
小時候的我們,總是喜歡對自己的人生進行各種規(guī)劃。
什么長大要當美食家啊,要當明星啊之類的。
當然啦,那時候的我們更多的是口嗨,并沒有一個詳細甚至簡單的規(guī)劃。
而等我們長大以后,經歷了太多的世事無常。
今日還在一起談笑風生的人,過了沒多久竟然聽到了他離去的噩耗。
今日還親密無間的人,第二日就反目成仇。
這真可謂人生無常,大腸包小腸!
因此,在多次社會的毒打后,我們也開始有了走一步算一步的想法。
因為人生充滿了不確定性!
以前我總是不理解,為什么家里長輩那么喜歡說走一步算一步之類的話。
覺得人怎么能沒有個規(guī)劃呢?
沒有規(guī)劃的人生不就是咸魚嘛?
直到我也逐漸長大,經歷了太多事情后才發(fā)現,有太多事情是你意想不到的,規(guī)劃其實并沒有那么容易。
其實讀書時候,我們的時間都是被規(guī)劃好的。
幾點上學,幾點放學,幾點要睡覺,幾點要上課……
所以我們就被養(yǎng)成了一種工作的時候也要規(guī)劃一下的想法。
但有時候你會發(fā)現,你讀書的時候往往你就真的只用考慮讀書,可你工作的時候你不可能只考慮工作。
你得考慮孩子的教育,考慮另一半的心情,考慮父母的身體,考慮各種人情往來……
規(guī)劃更多的是針對你個人而言。
但有時候你會發(fā)現,當你畢業(yè),當你父母逐漸老邁,當你成家,你的生命就不僅僅只屬于你一個人。
你可以規(guī)劃自己,但你不可能連你周圍的人都規(guī)劃了。
哪怕你真的有這個本事,關鍵是別人也不愿意被你規(guī)劃啊。
你和你孩子說要不你選擇理科?
然后你孩子賭氣鳥都不鳥你了,你還要不要規(guī)劃?

二
那么,走一步算一步的想法會不會有點太悲觀了呢?
其實也不是。
數學中有幾個概念:例如貝葉斯定理,貪心算法等。
這些東西其實翻譯成我們都懂的人話就是走一步算一步。
而貝葉斯定理和貪心算法的關鍵就是讓我們在無數的選擇中找一個最優(yōu)解,然后利用無數個最優(yōu),也就是局部上的最優(yōu)來得出一個全局的最優(yōu)。
這么說有點太抽象。
我舉個例子吧:
就好比我們下棋。
前幾年阿爾法狗戰(zhàn)勝李世石震驚世界。
阿爾法狗其實就是利用了貝葉斯更新。
它下的每一手棋都在計算概率,勝率大他就下,勝率低哪怕表面上看它很占優(yōu),它也不會下。
它的每手棋都是下在更大概率上,最終,整局棋就勝了。
它追尋的就是局部最優(yōu)最終達到全局最優(yōu)也就是贏過對手。
當然,這需要特別龐大的計算量,人腦的計算量的話,是遠遠達不到的。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走一步算一步。
但我們在走每一步之前依然要學會計算概率,也就是貝葉斯更新或者貪心算法。

三
當然,我不得不提醒一點。
人生畢竟不是下棋。
阿爾法狗可以憑借局部上的最優(yōu)的相互累積最終完成全局上的最優(yōu)。
但人生就未必了。
人生中,每一步的最優(yōu)未必能獲得最終結果上的最優(yōu)。
下棋可能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憑借的都是實力。
但人生可能只有百分之10。
也就是說,你只能改變百分之十!哪怕你選擇了局部最優(yōu),你也只能改變百分之十的結果。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那句話:改變你能改變的,接受你無法改變的。
而且你能選擇的局部最優(yōu),也只能是針對你自己而言的。
就好比王多魚,他啥也沒做,就因為親戚要走了,恰巧人家還膝下無子,就了他五百億。
雖然這是電影有夸張的成分,但人生,有時候真的比電影還離譜!
又或者,可能你全局都做到最優(yōu)了,但你無法保證你家里人會不會來一場重病讓你的所有努力化為烏有……
這就是現實的人生,離譜且魔幻,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是什么……
最后,走一步算一步的想法未嘗不好,但要學會利用貝葉斯更新或貪心算法,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要調整自己的預期,因為哪怕你真的局部最優(yōu)了,也不一定能保證全局最優(yōu),畢竟人生不是下棋!
全文完,如果覺得對你有啟發(fā),那就點個贊或者“在看”吧,感謝你這么忙還愿意花時間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