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寡婦,差點改變了大明

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有兩位選侍,一位居住在紫禁城東宮,叫做東李,另外一位居住在紫禁城西宮,叫做西李。
東李和西李當然只是昵稱,綽號,她們真正叫什么,因為未見于史書,所以作者也不能胡說。
封建帝制時代,等級秩序森嚴,后宮里有皇后,有貴妃,有嬪妃,而選侍的地位,還要在這些之后,可以說是很低的。
光宗有個兒子,叫做朱由校,也就是后來的明熹宗。
熹宗的母親也是個選侍,叫做王氏。
母親王氏生下朱由校之后就薨逝了,而父親明光宗朱常洛更是個短命鬼,登基滿打滿算還不到一個月就駕崩了。
由于生母王氏已經(jīng)病逝,朱由校在那一時節(jié)被送到了西李的宮中,由西李代為撫養(yǎng)。
這么著,西李成了朱由校名義上的母親。
但是很顯然,朱由校似乎和西李的感情并不是很好。
后來朱由校登基之后回憶自己和西李生活的這些歲月,時常嘆息道:
選侍凌毆圣母,因致崩逝...選侍侮慢凌虐,朕晝夜涕泣。
西李曾經(jīng)虐待過我的生母王氏,這是導致她病逝的直接原因,后來我被西李撫養(yǎng),她也經(jīng)常折磨虐待我,我那時還小,沒有能力反抗,所以只能默默哭泣。

堂堂大明皇帝,應該不會扒瞎,所以如果這些內(nèi)容是真的,那我們可以得見,朱由校同志的少年時代,實在是很凄苦。
這個西李,性格中頗有點盛氣凌人的味道,之前做選侍的時候,她就很不滿意,時常跑到老皇帝朱常洛那里,要求提高自己的位份。
朱常洛說,既然你這么想要升級,那我就封你當皇貴妃吧,然而西李并不滿足,態(tài)度非常強硬的要求朱常洛封她為皇后。
雖然不過是一介女流,但西李十分清楚的意識到,如果自己不去爭取,那么自己這一生將永遠沒戲。
作為封建帝制時代下的皇家女子,她只追求權(quán)勢和富貴,追求順境的人生。
那些曾經(jīng)老死宮中的女眷(有些是宮女,有些是被冷落的妃嬪)告訴過她,千萬不要相信吃苦受難是值得的。
吃苦就是受罪,受難更是受罪,吃苦受難唯一的原因,絕不是它會讓你成功,而是因為,無法躲開。
西李不愿意承受苦難,這很能理解,但問題是,她似乎也太過功利了。
當然,她的這個皇后大夢,最終還是沒有做成,因為沒等她成為皇后,朱常洛就先死了。
新皇后你是做不成了,老寡婦的名額,倒是有你一個。
朱常洛晏駕之后,西李和朱由校一直以名義上母子關(guān)系住在乾清宮。

現(xiàn)在朱常洛死了,原本朱由校應該立刻即位,然而大臣們在前殿等來等去,等不到朱由校前來,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是西李聯(lián)合身邊一位叫做李進忠(后改名魏忠賢)的宦官密謀挾持了朱由校,不肯把朱由校交出來。
那么問題來了,西李挾持朱由校目的何在呢?
答案很簡單,她扣著朱由校不放的意思是,如果想要朱由校順利登基,那么就必須先把我封為皇太后,并且讓我臨朝攝政,如果不滿足我這些條件,那我就扣留朱由校,我讓你們干著急。
有人說,西李一介女流,手無縛雞之力,她又不能調(diào)兵遣將,她還能說把朱由??巯戮涂巯铝耍?/p>
隨便派兩個錦衣衛(wèi)到乾清宮里要人,西李還不是乖乖就范?
理論上這是可以實現(xiàn)的,但實際上卻難以辦到。
因為,外臣素來不入內(nèi)宮,乾清宮的宮門雖然不是銅墻鐵壁,但在禮法道德的限制下,卻成了一個無懈可擊的堡壘。
我西李是先帝的妃子,先帝的女人,這乾清宮就是我的家,是我當年的閨房,甭管你是錦衣衛(wèi)還是五城兵馬司,你要是敢闖宮,你就是夜襲寡婦門,你就是大不敬,你就是死罪!
朱由校名義上是我兒子,我跟我兒子在一起,合理合情合法。
說起來有點夸張,但事實還真就是如此。
朋友們,我們要知道,先帝剛死,新帝未立,一個帝國最為脆弱的時刻,就是這個時候。
大明幅員遼闊,沃土千里,所轄州郡數(shù)以千計,內(nèi)閣里留中的折子已經(jīng)堆成了山,朱由校一天不能登基,大明王朝就一天玩不轉(zhuǎn)。
當然,雖然此時的朱由校只有十六歲,他就算是登基了也未必能玩得轉(zhuǎn),但至少,大明得有皇帝,大明得有主人,大明的天子不能被西李控制著。

此時的大明文官首領(lǐng),有兩位,一位是楊漣,一位是劉一燝。
楊漣,字文孺,湖北廣水人,萬歷三十五年進士,時任御史。
劉一燝,字季晦,江西南昌人,時任內(nèi)閣首輔。
這兩位仁兄,對朱氏皇族那都是忠心耿耿,所以他們立刻召開大臣們連夜開會,商量對策。
大家商量來商量去,最終得出一個結(jié)論,那就是:逼宮。
乾清宮咱們雖然進不去,但是咱們?nèi)硕?,咱們可以把乾清宮給它圍起來。
于是,這幫大臣們?yōu)跹霝跹氲膹那暗畛霭l(fā),奔著乾清宮就去了。
乾清宮,這是紫禁城內(nèi)廷后三宮之一,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現(xiàn)在的地址,是在北京市東城區(qū)景山前街四號。
作者大概兩年前曾經(jīng)到訪故宮博物院,也算是目睹了乾清宮的輝煌和氣派。
黃色琉璃瓦,重檐廡殿頂,白玉石臺基,赤紅楠木柱。
不久之前,明光宗朱常洛曾在這里服下了那一顆要命的紅丸,而在多年之后,清朝的康熙皇帝還會在乾清宮的南書房里降服權(quán)臣鰲拜。
你站在不同的地方,就能看到不同的歷史,而當你站在乾清宮門時,你會發(fā)現(xiàn),不同的歷史,有時候會在相同的地方上演。
長夜將至,乾清宮外卻是人聲鼎沸,燈火通明。
白天和黑夜,有很大的不同。
白天雖然明亮,但我們最遠不過能看到一點五億外的太陽,而黑夜雖然凄迷,可我們卻時??梢钥吹桨偃f光年外的星系。

但是很顯然,此時躲在乾清宮里的西李是沒有心情看星星的,因為她早就聽說了劉一燝和楊漣一人開著一臺挖掘機來強拆的消息,正緊閉宮門,躲在宮里瑟瑟發(fā)抖呢。
西李拒絕見面,局面一時陷入僵局,然而御史楊漣卻似乎胸有成竹,他從人群里走出來,對著宮內(nèi)大聲喊話:
李選侍,不要慌張,不要害怕,我們沒有惡意,我們這次來,只是想要確認一下太子朱由校的安全,沒有要帶走,或者說是要搶走他的意思,所以你只需要打開宮門,把朱由校領(lǐng)出來讓我們見一見就可以了。
見完之后,你再領(lǐng)回去,我們絕對不做停留。
楊漣的聲音并不算大,但西李窩在宮里卻聽得很清楚。
西李一聽,明白了,原來這幫大臣不來硬的,也不是來拆房子的,而不過是單純想要見朱由校一面而已。
想到此處,西李的戒心已經(jīng)沒了一半,她鼓起勇氣,終于打開宮門,把朱由校給領(lǐng)了出來。
當時的情況是,乾清宮外圍基本上被大臣們圍了個水泄不通,三法司的官員在最外圍,然后是御史,之后是六部,最里層是內(nèi)閣,最靠近宮門口的,是楊漣和劉一燝。
由于楊漣當時離門口最近,所以他的反應,是相當快的。
西李剛剛推開宮門,領(lǐng)著朱由校走了出來,楊漣一個箭步,啪一下很快啊,立刻就把朱由校從西李的手里搶了過來。
楊漣是文人,當然力氣也沒多大,但總歸是要比西李大的,更何況西李完全沒有想到楊漣會來這一手,毫無防備,立刻就脫了手。
這幫大臣們大概也沒有想到,楊漣居然敢直接在乾清宮門口搶人,但他們畢竟久經(jīng)官場,都是人精,眼見楊漣得手,立刻護在楊漣身前,一幫人二話不說,一言不發(fā),簇擁著朱由校很快走的一干二凈。

剛才還門庭若市,宛如菜市場的乾清宮,此刻空無一人,只剩下西李傻在當場。
朱由校,這就算是搶回來了。
大臣們歡歡喜喜的把朱由校帶回了前殿(大概是文華殿),然后很快舉行了登基儀式,歷盡險阻,明王朝的第十五位皇帝,熹宗朱由校,終于登基了。
事情發(fā)展到這一步,西對未來的所有幻想,全都破碎了,而且是破碎的和餃子餡一樣。
《本杰明·巴頓往事》中說,你可以像一條瘋狗一樣對周圍的一切都憤憤不平,你可以詛咒命運,但是等到最后一刻,你還是得平靜的放手而去。
往日里繁華無比的乾清宮很快陷入荒蕪,西李收拾行李,被宮人趕到了偏僻無比的噦鸞宮,徹底失勢。
然而,這還不算完。
西李搬進噦鸞宮沒過多長時間,噦鸞宮失火,漫天火海,熊熊燃燒,差點就活活把西李給燒死了。
時人議論,噦鸞宮的這場大火,很有可能是朱由校(指使人)放的。
因為,當年朱由校的生母王氏病故之前,曾經(jīng)抓著朱由校的手,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與西李有仇,負恨難伸。
雖然每個人都會死,但是很顯然,并不是每個人都真正的活過。
當年母親的臨終遺言音猶在耳,朱由校何嘗不恨?
只可惜,一場大火沒能除掉仇人,也無法痊愈小皇帝內(nèi)心永久的創(chuàng)傷。
因為,皇帝之傷,即大明之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