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及器官劑量限值的價值
?筆者在學習放射生物學和放射治療學的課程時,常見危及器官的劑量限值是需要記住的,比如脊髓的最大受量是多少,肺的V5、V20、V30等等,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只是死記硬背,有的也容易記混。這一篇只是分享一下自己對危及器官劑量限值的理解和用處。
?對于危及器官這個術語,本質上是正常組織,如果正常組織的受量過高,可能會引起比較嚴重的損傷(比較危險)。在進行放射治療的時候,射線在照射腫瘤組織的同時,會不可避免地照射到一部分正常組織,為了盡量減少正常組織的損傷,就要對正常組織的受量設置一個上限,于是有了危及器官的劑量限值。
?危及器官的劑量限值主要是誰來使用呢,以及用在什么地方呢。醫(yī)生在評估放療計劃的時候,危及器官的劑量限值要求是評價計劃合格與否的重要依據(jù),就像是評分標準。對于物理師來說,在做計劃的時候需要初步評估一下計劃,所以他也會用到,而且在進行調強放療計劃設計時,設置正常組織的優(yōu)化目標也是依據(jù)危及器官的劑量限值要求。
?不同類型的組織劑量限值要求不同,比如有的限制Dmax(最大劑量),而有的限制V20、V30等,這就用到了放射生物學中的串聯(lián)組織和并聯(lián)組織等相關內容,所以需要記住哪些是串聯(lián)組織、哪些是并聯(lián)組織。
?不同劑量分割模式的劑量限值要求是不同的,目前常用的是常規(guī)分割方案(分次劑量為2Gy,每周治療五次,每天治療一次)。如果是大分割方案(SRS/SBRT技術時用到,分次劑量更高,治療次數(shù)更少),危及器官的劑量限值要求又不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