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恨就有多愛 - Intel ARC A770簡評

#1 引言
各位好,前陣子我買了一塊藍戟的英特爾ARC A770顯卡,開箱裝機視頻在這里。這張卡有很多值得討論的地方,各位如果已經入手或者還在觀望,本篇文章可以作為答疑和購買建議。

#2 特點概述
A770的特點大家應該已經略知一二了,理論性能大概相當于3060Ti,實際游戲體驗取決于圖形API,一些使用DX9的游戲甚至跑不滿60幀。這和A770的驅動有很大關系,一方面英特爾剛剛入局,情況有點像早年的AMD;另一方面,ARC顯卡從設計之初就面向DX12和Vulkan等現(xiàn)代圖形API,在老接口的投入有限。比較明顯的是,新游戲都能正常玩,但DX9的游戲只能用驅動一個一個精調。A700剛發(fā)布時CSGO只有100多幀,后來通過一系列的驅動更新才勉強能對齊本身的性能。但CSGO終究是熱門網游理應得到重視,其他DX9的游戲性能怎么樣英特爾大概也不會管。
#3 選購規(guī)格
A770剛發(fā)布時3000多的價格加上稀爛的驅動,誰買誰當大怨種?,F(xiàn)在公版卡的價格已經降到了1700,而且說到底是英特爾家的旗艦卡,做工用料沒得說,現(xiàn)在也有不少人裝機使用A700系列了。我這張是藍戟的中端版本Photon,有白色。高端卡叫Flux,好像就只有供電不一樣,價格貴了不少但是外觀非常好看。A770公版只有16G顯存,非公多了8G的選項,顯存位寬都是256bit(nvidia fuck you),對于A770這樣1080p到1440p的甜品卡,8G顯存就足夠了,況且英特爾的顯卡還有個很傻逼的特性,我們待會說。藍戟作為OEM也沒有自己的驅動,顯卡上唯一的燈也關不掉,算是個遺憾。
#4 游戲
按照英特爾自己的宣發(fā),A700的目標用戶應該主要是臭打游戲的,只用來做創(chuàng)作相關用A380就足夠了,同樣支持AV1編解碼,Codec性能也差不多。但是作為游戲卡,A770的表現(xiàn)是很糟糕的。主要表現(xiàn)在對圖形API的支持上。A770可以說是一張面向未來的卡,在使用DX12和Vulkan時才能發(fā)揮出最大的性能。但是目前支持DX12的以新游戲為主,不少熱門網游仍然停留在DX11甚至DX9,還有些司馬開發(fā)隨便糊弄一下就掛個DX12 Beta半年也沒動靜,不修bug和服務器,整天就知道搞錢,這樣的游戲就只能指望英特爾靠驅動優(yōu)化下,運氣好一下幀數(shù)翻倍,運氣不好就只能一直等。
A700的Vulkan性能甚至比DirectX還要強一點,但是提供原生支持的游戲的并不多。而且Vulkan更偏底層,寫起來就像看0191打APEX,目前除了V社和他的隨從,絕大多數(shù)廠商還是處于觀望階段。
然而游戲能打開就已經成功了一半了,很多冷門游戲甚至點開就會報錯,完全沒法玩。英特爾在顯卡面板里提供了幾個兼容性選項,我自己實測下來,打不開的怎么選都打不開,打得開的選錯了會掉幀數(shù)。這種情況會經常出現(xiàn)。不過經過我?guī)滋斓拿鳎瑢τ诖虿婚_的游戲還有一種辦法,就是關閉主板的Resizable-BAR,能解決大多數(shù)的閃退問題。像半條命Alyx這種,打開會永遠卡在加載界面,關閉以后就能正常游戲。
しかし,別家的卡開關Resizable-BAR頂多變化十來幀,英特爾的卡會爆跌30%的性能。開了打不開,關了幀數(shù)低,英特爾,真有你的。
還有個嚴重的問題是幀時間對齊。在DX12的APEX里,明明游戲能跑滿144而且?guī)蓵r間也低于10ms,就是會覺得游戲有些絲滑的卡頓。在慢動作下可以看到顯卡輸出沒有對齊顯示器幀率,導致每一小段之間會出現(xiàn)跳幀。其他兩家顯卡都有對應的方案,英偉達的叫Nvidia Reflex,AMD的叫Anti-lag,原理是動態(tài)調整顯卡輸出的幀時序來對齊顯示器。英特爾目前還沒有相關功能,只能通過加錢買支持可變刷新率的顯示器或人工限制幀數(shù)解決。
#5 VR游戲
提到Alyx就得說一說VR體驗。雖然性能是足夠了,但是目前為止,除了PICO,還沒有任何一家一體機官方支持串流,也沒有任何一款PCVR插上就能用。不過原因不在英特爾,而是ARC太新了。HMD串流依賴低延遲的編解碼協(xié)議,英特爾也有,叫QuickSync,不過目前還沒人適配。
我手里有一臺Quest 2,我研究了兩個晚上發(fā)現(xiàn)唯一連接PC的方法就是Virtual Desktop。如果你打開了Resizable-BAR,基本上所有的VR游戲都打不開。關閉以后我測試了V社自家的幾個demo,表現(xiàn)都不錯。A770玩Alyx可以全部拉滿,單眼2K分辨率,幀數(shù)能維持在110幀左右。しかし,盡管幀數(shù)夠,但是時不時會出現(xiàn)卡頓,如果帶上頭顯一會就暈了,一直沒找到解決方案。
還記得剛才提到的英特爾的傻逼特性嗎。Alyx是一個非常吃顯存的游戲,全拉滿后會占用14G的顯存,我這張是16G版本理應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游戲還是會時不時崩潰。使用達芬奇時也遇到一樣的問題,明明只是打開了項目,什么都沒做就崩潰了,而且以前完全沒問題。我一直以為是顯卡驅動的問題,但是看了下目前還沒有A700開達芬奇出什么問題的。終于有一次我發(fā)現(xiàn)達芬奇崩潰的時候連帶Steam和一大堆驅動一一起給揚了,明顯是系統(tǒng)內存不夠了。您猜怎么著,A770放著自己16個G的顯存不用,從系統(tǒng)偷了6G內存。這叫什么,A卡偷電,N卡偷U,I卡偷內存。
后來沒辦法又換了32G的內存,讓本來就不富裕的我雪上加霜,真的要吃不起飯了。看到這里如果你覺得內容有用,請務必去我的愛發(fā)電主頁看看,那里有我的倉庫,秉著開源的精神,上傳了所有為往期視頻制作的幻燈片模版,如果你愿意支持我創(chuàng)作,每個月我都會向你贈送PixelHub定制的周邊,拜托了!
https://afdian.net/a/MAltmann
之后,不僅再也沒有爆過內存,Alyx卡頓的問題也緩解了不少。如果各位準備用A700裝機,一定要上32G內存。
#5.1 游戲總結
現(xiàn)在來總結一下A770在游戲方面的表現(xiàn)。對于目前主流的網游,驅動支持已經比較到位,像CSGO,APEX這種對幀數(shù)要求較高的游戲可以開箱即用,如果游戲支持Vulkan或DX12性能還能再提升一些。冷門游戲支持很一般,如果遇到打不開的情況可以試試關閉Resizable-BAR,但是會損失性能。VR游戲兼容性較差,但是通過折騰也能玩,如果沖著PCVR去,建議還是買另外兩家。
#6 媒體創(chuàng)作
聊完游戲再聊聊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分為兩個大類,先說媒體相關,也就是剪視頻。英特爾在編解碼方面造詣還是很深的,從他的核顯就能看得出來。ARC也是第一個支持AV1編碼的顯卡,到目前也是能買到的最便宜的能編解碼AV1的顯卡。AV1是屬于未來的編碼格式,但目前對標的還是H265,表現(xiàn)也比H.265好很多還不要錢。但是如果你的顯卡或者SoC不支持硬解AV1,很容易發(fā)熱還卡。AMD到RX6000,英偉達到30系才開始支持硬解AV1,手機上目前只有三星,谷歌和聯(lián)發(fā)科的SoC支持。所以說想要等待AV1普及,還遙遙無期。我看了很多博主都過多的夸大了ARC于AV1對標其他顯卡的優(yōu)勢,在我看來目前嘗鮮大于實用。
順帶一提,b站視頻也支持了AV1編碼,但是直播依舊是h265,YouTube的直播比較健全,涵蓋了所有的主流格式。AV1和VP9因為壓縮率比較高,很適合需要低延遲的場景,我覺得云游戲的未來倒是一片大好。
達芬奇是驅動優(yōu)化過的軟件,ARC靠OpenCL跑起來。我不知道現(xiàn)在主流顯卡的成績什么樣,A770的體驗要比蘋果的M1Pro和我之前的580好太多了。即便是加了很吃性能的特效也能相對流暢的跑起來。渲染速度還不錯,比蘋果的垃圾玩意強一點,而且還有一絲摸魚的嫌疑,代表以后還有上升的空間。但是內存不夠很容易崩,各位一定要上大內存。
#7 AI創(chuàng)作
在AIGC方面,英特爾和AMD以及蘋果的處境差不多,主流模型框架的訓練和推理還是得靠CUDA和Tensor,A770通過折騰也能跑,但是性能會打折扣。在ARC上部署Stable Diffusion目前光是b站就有很多教程。我參考了 @Nuulll?這位大佬,他的教程非常詳細而且涵蓋了所有可能遇到的問題,最近他還制作了一個Docker鏡像,讓部署變得更容易了。想要在i卡上出圖請務必去看看他的視頻。

在A770上出圖大約7步每秒,性能和3060相似,但是因為顯存比較大,在放大的時候不容易爆。
遇到的問題是,Karras這個常用的采樣器沒法用,這個問題在于該采樣器在web-ui重沒有調用英特爾的pytroch插件,Nuulll已經為SD.Next提交了Issues,應該不久就能修復。
主要問題還是出圖以后不會自動釋放顯存,根據Nuulll自己的描述,當啟動前端繪圖時,模型會自動加載到顯存中,理想的狀態(tài)是顯存占用穩(wěn)定保持在100但不會崩潰,但在我這里一旦滿載就會溢出,目前我們正在解決這個問題??偟膩碚f和N卡還有很大的差距,想要用A700穩(wěn)定的出圖是不可能的。
https://github.com/Nuullll/ipex-sd-docker-for-arc-gpu/issues/8
RNN方面已經有人用A770成功跑了Sovits 2.0,我順著倉庫也在b站找到了本人@Aloereed,實現(xiàn)用的是微軟的DirectML,看描述功能只能推理,倉庫和本人id在這里,我就不試了。

還有一些工業(yè)軟件——我就是個臭打游戲的,我看過Blender能在A770上跑起來的視頻,其他的各位自己發(fā)掘吧。
#8 最后
在上面的內容中我們從游戲和創(chuàng)作方面總結了A770的表現(xiàn),在各個篇幅中我著重說明了缺點,因為使用AMD和Nvidia的顯卡不會出現(xiàn)相同的問題。如果你能忍受以上的缺點,并堅信英特爾通過驅動更新在未來會解決這些問題,那么A750在目前甜品卡的區(qū)間里擁有無限高的性價比。對于A770而言,16G的顯存更像是英特爾在向用戶展示誠意,除非有AI等領域的需求,否則8G顯存足矣。同時不論顯存大小如何,顯存帶寬都幾乎沒變,在高分辨率的場景并不會損失性能。
我買A770的主要原因是沒錢,在裝機之初我預定的顯卡指標是4070Ti,后來預算消減至一半,能選擇的范圍只有3060Ti G6X和4060。然而4060上近乎可笑的規(guī)格以及黃狗的嘴臉讓我實在提不起興趣買N卡,隔壁AMD也跟著一起發(fā)布了毫無特色的7600,今年的顯卡市場真的一言難盡。
經過一晚深思熟慮之后,我還是選擇了A770。剛拿到卡的幾天非常痛苦,幾乎所有的游戲都沒達到我預期的效果,反而我付出了大量的精力折騰,并且絕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無用的。后來英特爾陸陸續(xù)續(xù)更新驅動解決了一些問題,同時有些問題是我電腦的其他硬件導致的,簡單修復下之后到現(xiàn)在這張卡也在穩(wěn)定的運行。
現(xiàn)在A770是一種很微妙的存在,一方面它的理論性能不差,讓人始終期待未來滿血的那一天,另一方面它是顯卡市場的新生勢力,買了它就是為顯卡市場更加多元化作出貢獻。
不管各位買還是沒買,都要確定好自己的需求,最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9 最后的最后
(我在之前就看到很多人對買了這張卡的用戶冷嘲熱諷,惡語相向的,只能說這張卡英特爾每次更新還能提升點性能,他們的素質從媽媽肚子里出來就定格了。)
我想說的是,不管英特爾未來是否能兌現(xiàn)自己的承諾,Arc顯卡的推出都是一記強心針,至少證明在AMD和黃狗都在擺爛的時代仍然有廠商愿意將用戶意愿作為指導方針。哪怕性能再差,驅動寫的再爛,只要它存在,就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