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學生不學習了?

這是我們頻道的第一篇議論文——或者說,是我們頻道第一篇正式的議論文。
明白我們頻道的基本上都知道,我們頻道的文章基本上是以一個“雜”字為主。四大種文學形式,說句真話,我只知道我寫的是散文,其它的呢,不知道了。所以說,我是不知道我詳細寫的是什么文體的??赡芙裉煳覍懥藗€記敘文,明天又寫了個敘情文,而后天,我又無意中寫了一個議論文。綜上所述,我還是嚴謹一些為妙。
剛才有一些說跑題了。今天的內(nèi)容,或許諸位已經(jīng)看到看到題目,猜出個八九不離十了。做為一名學生,在班級中,甚至在整個學校中,我們總是可以看到一些不學習的學生。在這幾年中,不學習的這一部分群體有增無減,而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聊一聊:為什么這些學生們,不學習了?而又為什么,這批特殊的群體,人數(shù)只增不減,蒸蒸日上?
—??“?學習不好”與“不學習”的辨證關系
文章正文開始前,我認為有必要對于“學習不好”與“不學習”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一個澄清。
首先,從層次上來說的話,我認為“不學習”這個群體是夾雜在“學習不好”這個群體之中的。
寫到這里,可能會有一些觀眾姥爺們又有異義了:小葉,“不學習”與“學習不好”這兩個群體難道不是劃等號的嗎?換句話說, 學習不好的不都是不學習的嗎?
大錯特錯?!皩W習不好”,僅僅對成績進行了定義;而“不學習”則是一個多方面的定義,不僅僅是在成績方面,更是在日常學習,行為作風,價值觀等方面進行了一個更加統(tǒng)一,更加廣義,更加詳細的定義。有些同學平常很努力,“內(nèi)卷”很積極,到了大考就是一個慘不忍睹,要多差有多差。這種同學能說不積極嗎?能說不學習嗎?這種同學,頂多也算是一個“成績不好”之流。“不學習”是什么?是那種平常不努力,不學習,同時成績很差的同志們。所以說,“成績不好“的,不一定是“不學習”;而:不學習”的,則一定是成績不好的。
二“種子”自身的原因
如果把學生比喻成種子的話,那么老師就是播撒種子,培育這株植物的園丁,為種子的生長保駕護航。在現(xiàn)實生活中,種子自身不能發(fā)芽,通常有這兩種原因:一是種子處于休眠期,二是種子的胚不完整。而這,也正好對應了主觀上“不學習”的兩個原因。
首先是“種子的胚不完整”一說。
“種子的胚不完整”,對應的其實是天然因素。有的人可能有一些生理與心理上的障礙,例如患有多動癥,焦躁等疾病,以及智商過低等類型。這種類型,其實就是天然因素。
再往下,可就有點意思了。
“種子處于休眠期”,我個人認為,對應的,就是一些個人原因了。有些同志,覺得自己“不是塊學習的料”“學習沒有用處”或者“學了也是白學”,于是就不學習了。其實,這種“個人原因”還可以分為 為兩類:有些人,從一開始就不想要學的,這是一類,還有一類人, 最開始的時候很好,可是中途遇到了一些小打擊,小挫折,行,整 個人消沉下來了,成績也消沉下來了,老子不學了,這是另外一類。說句真的,不論是怎么分,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因為自己的原因,導致了成 績的下滑。這一種,除了激起他的學習興趣,或者去消除他的心理障礙,是沒有任何干涉方法的。
說完了種子自身的原因,接下來,我們再來說一說老師與家長這一層次的問題。
三????園丁,你也有過錯
在生物學中,種子不發(fā)芽的客觀原因,主要是因為種子沒有充足的空氣,適宜的土壤以及一定的水分。
充足的空氣,一定的水分,適宜的土壤,這是種子發(fā)育的必須條件,也是每一個人都熟知的科學常識。而在園丁的日常培養(yǎng)當 中,這三項,也是至關重要的三項。
首先來說一下“一定的水分”。
“一定的水分”,其實指的就是結予學生以一定的鼓勵,讓學生擁有自信心,不要一昧地打擊否定學生。有些老師在新學期遇到一個排名倒數(shù)的班,見學生,對新學生說的第一句話便是“你們班怎么怎么不行,我愁著教你們班”,這是萬萬不可的。老師是來幫助學生學習的,當老師放棄了他的學生,那么,這個學生的成績,估計也不會多么好了。
“適宜的土壤”,我個人認為是要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種子的生長是在土壤當中,這是種子的生長環(huán)境,是種子成為碩果的地方;同樣,作為一位園丁,老師就要為他的學生去營造一個活越,平等,民主的高效學習環(huán)境。每一個人的想法都要得到討論與驗證,每個人的建議都能得到回應與采納,每一個人的質疑都可以被討論與理解,每一個人的價值可以在此中綻放與發(fā)揚,這是一個良好環(huán)境必須擁有的狀態(tài),也是每一個集體應該從中追求的狀態(tài)。讓土壤變得更加適宜,是每一位園丁都要思考的問題,也是新意識形態(tài)下教育必須擁有的重要改革點。有些園丁環(huán)境沒有營造好,就將種子播種在土壤中,一來二去,種子的長勢必定不會太好,學生的成績也必定不會太高。
“充足的空氣”,其實指的就是不要給學生安排太多的任務,也不要給學生以太大的壓力。我所在的學校前幾 年換了一個校長,給學生安排了太多的任務,導致學生無法自主安排學習的時間。而現(xiàn)在的狀況是,學校的升學率每況愈下,學習的風氣漸漸消失,而校長仍在給學生加任務。這樣以來,越加任務越不好,越不好越加任務,更個學校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所以說,不要給學生安排太多任務,是非常重要的。
我的數(shù)學老師兩天一小考,三天一大考,每次考試都發(fā)一次排名,給學生太大的壓力。而現(xiàn)狀是,一百分以上的從二十二個降到了十二個,反而不及格的越來越多。而且,很多人現(xiàn)在都把數(shù)學叫成“白學”,還有許多人 不再學習數(shù)學。這就是給學生以太大壓力的“典范”。所以說給學生一定的空間與適當?shù)膲毫Γ呛苤匾摹?/span>
在這三條當中,我個人認為,留給學生以“適宜的空氣”,是最為重要,也是最難實行的。當做到了這一條,教育的真諦,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也就找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