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可共而不可獨
“期待”是掌握在別人手中的遙控器。
如果什么事情都期待別人去完成,去滿足,你的人生就被別人操控了。
?

人生旅途,有高山峽谷,有平原大河;有陽關(guān)大道,有羊腸小路;有一馬平川,也有需要避開的。
1. 聰明
為人不可過于聰明。
聰明多被聰明誤。
2. 傲慢
大智若愚的人經(jīng)常給人驚艷,謙虛內(nèi)斂的人總讓人欽服,狂妄傲慢的人則由于無知容易成為天下人的笑柄。
越是有才華越了不起的人,越是謙虛。
3. 自私
利可共而不可獨。
利益只能共享而不能獨占。一個人是不可能通過危害別人獲得最終成功的,而對社會、對別人有所貢獻,最終都會有所回報。
當你緊握雙手,里面什么也沒有;當你打開雙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4. 過度
過失,過失,一過就失;過錯,過錯,一過就錯。
在“度”的范圍之內(nèi)是陽光燦爛,風光無限,超過這個范圍,走過“度”的極端,就可能烏云密布,事物的性質(zhì)就會發(fā)生變化。
猶如真理過了,就成了謬誤;真誠過了,就成了虛偽;聰明過了,就成了狡猾;認真過了,就成了刻板。
“美酒飲至微醉后,好花開在半放時”,適度,才能品出酒之醇美,才能賞出花之嬌艷。
做人要講“適度”。
5. 自欺
掩耳盜鈴是一種自欺,葉公好龍是一種自欺。

言行不一致,說一套做一套;信誓旦旦,下定決心要去做一件事,結(jié)果三分鐘熱度,不了了之。這些也是自欺。
練習“慎獨”的工夫。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仍然謹慎戒惕,好像有“十目所視,十手所指”一樣,暴露在大庭廣眾之前,完全沒有掩藏的余地。
6. 放縱
“物自腐而后蟲生”,放縱自己就是毀滅自己。
真正的享受應(yīng)是有理性的節(jié)制,虛假的享受才是愚蠢的放縱。
7.?盲從
不以大眾的好惡作為自己的好惡,有自己的思想和獨到的見解,不從眾隨大流。
盲從多數(shù)出現(xiàn)在那些不獨立思考、沒有主見的人身上。
盲從者從來不愿意挑起“思考”和“開創(chuàng)”的責任。盲從是可怕的。人們的思想被“大眾”所局限,意志和思想無法發(fā)揮作用,更不可能做出什么開創(chuàng)性的成就。
8. 急躁
狗急躁,見到陌生人就汪汪亂叫。
狼不會隨便行動,耐心等待狩獵的最佳時機。
人一旦心浮氣躁,就容易受情緒驅(qū)使,失去定力和智慧。
靜水流深,成大事者,要學會沉穩(wěn)。
人生有如負重致遠,不可急躁。
9. 外求
幸福和快樂也是與“外在”無關(guān),只關(guān)乎自己的心態(tài)。
10.?虛榮
虛榮心是一種常見的心態(tài),虛榮與自尊有關(guān)。人人都有自尊心,當自尊心受到損害或威脅時,或過分自尊時,就可能產(chǎn)生虛榮心。
虛榮就是“打腫臉充胖子”。
“講面子”是中國社會普遍存在的一種民族心理,有的人為了不丟面子,才通過“打腫臉充胖子”的方式來表現(xiàn)自我。

?“悟”字的本義是覺醒。
古人把明心見性、發(fā)現(xiàn)自我稱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