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蒙紀】創(chuàng)作大哉問(上+下)

《霹靂玄蒙紀》相比過去的劇情,在架構主體上安排有什麼不一樣之處?
?編:最大的差異應該是變成每周一章,以往一周兩章,單數章前半段在收上一章最大的,接著可以開始鋪陳劇情,在單數章放一兩個收幕之後,直到雙數章的中半段,再開始鋪陳雙數章的強力收幕。
而現在改成每周一章之後,所有的進程要被迫加快一倍的時間,因此線路上也不能太多,不然光是把上一章的收幕收完,可能就要準備接收幕了。
而整體的規(guī)劃上。本作總長為26章,我們安排6章為一個劇情切分點,意即6章收尾就是劇情大轉折之處。例如從1至6章的劇情中,重點放在在營造武林撲朔迷離的局勢,也可以算是人物介紹,讓觀眾熟悉這個寰界當中的各個人,並以談無慾的視角來窺探這個觀眾尚未能明白全面的世界,藉此抽絲剝繭,漸漸找出武林中誰能信、誰該存疑的推理過程。此外,為增加懸疑性,劇情上也刻意安排雲廣陵的隱瞞,讓觀眾開始對雲廣陵產生懷疑,是否真是野心家?同時也鋪陳雲家即將面臨的第一個大悲劇,藉著雲忘然、雲上関、映殊絡等人各自的劇情來醞釀爆點,直到第6章雲廣陵受到誣陷身敗名裂,雲家由正道盟主變?yōu)槿窆珨?,乃至雲廣陵逝去,武林局勢終於開始大亂,各勢力也紛紛動作,按耐不住野心。
7至12章開始,各方武林勢力開始各展千秋,包含宇文經武、胤日鶙先前聯手,仍各有盤算,北隍應則囚禁了命君孤羅長達三十年,隨後在第十章收幕,伺機布局讓全武林圍攻談無慾,儼然讓北隍應成為掌握所有資源的最終受惠者。這段劇情就是讓觀眾對這些反派印象深刻,因為要趁著命君孤羅出現前,讓這些人展現一下他們的算計。等命君出現後,所有局勢都將風雲變色,也很難再讓這些人有多大的陰謀空間了。
所以這一路上的鋪墊,都是為了12章讓命君孤羅正式登場時,塑造劇情反轉的張力。於此同時,劇情也進入了後半檔,觀眾對這些角色,也已經由陌生變?yōu)樵絹碓绞煜?,會有更深厚的帶入感,才更能呈現出北隍應從一個掌握所有的最大贏家,瞬間變成被命君欺瞞三十年的落敗者,把諷刺的對比放到最大。
而自13章開始,命君孤羅登場後,大家看過各方勾心鬥角後,再來要呈現的,就是命君孤羅帶來的絕望感,因此命君一登場就是連著三章的收幕武戲,直到跟談無欲兩敗俱傷後,轉而開始呈現命君的手腕。因為三十年來的慾種催化,武林分化出各大勢力,但也彼此自然產生了嫌隙,此時的勢力們已相互有了芥蒂,這些人已各有立場、難以團結,命君才能在登場後繼續(xù)進行心理遊戲,一路貫徹玩弄人心的初衷,而這也就是命君想要的情況了。
接著就是19章一路到26章收尾段落,將衝突不斷地堆積到高點,至於結果會如何,就請各位觀眾密切注意每一週的玄蒙紀了。
本作大魔王命君孤羅的初登場造成相當話題性,安排上有何特殊想法?
編:命君做為本檔魔王,身為六蝕之一、更是寰界之主,自有其絕對的武力能宰制局勢,然而比起武力,更想強調的是他的黑色幽默與玩弄人心的性格,所以才會安排他一開始先有一段被北隍應所擒、貌似弱小落衰的反差,直到12章收幕才開始展現其強大。同時,也必須展現他獨有的如愉悅犯般的性格。
不論是對北隍應的種種戲耍與嘲諷,或以戲謔的方式重傷武侯擊空明,更讓其「親手」殺死風露殘,皆是為了強調命君除了武力之外,更有性格上殘忍無常的壓迫感,而這份殘忍再透過一些黑色幽默的語言去包裝,也能讓觀眾感覺比較討喜或有趣。
而從15章開始,在與談無慾的大戰(zhàn)過後,命君先前欲擺弄人心的鋪陳也已開始發(fā)酵,於是他雖因負傷而無法繼續(xù)遊走於檯面,卻也不需要再做任何事,外頭早已自動鬧得滿城風雨。包含宇文經武VS雲上関、宇文鴻心VS雲忘然、伽樓尋紘VS神道師,他們都有各自的宿命之決、非死即傷,命君享受著這種能調度人心的混亂戰(zhàn)局,比起先前以武力碾壓震懾他人,操縱人性的弱點,品味他人極端的情感,更能為他帶來極致快感。
譜命寰界中30年光陰流逝,為何當初是以30年為單位設計?
編:按照劇中的說法,30年恰好是命君孤羅要讓慾種孳生的培養(yǎng)期,除了光陰能讓計畫看來慎重、淬煉以外,對於劇中的角色而言,三十年便足以讓各大勢力發(fā)生複雜錯綜的糾葛,進而讓局勢自然而然的混亂。30年無論對霹靂世界,或是現實生活而言,也是個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日子,是剛好能讓新世代的新興人類,感覺到上個世代的人物還曾耳聞,但已是不一樣的世代之距離感了。
例如亭翦悅等人在面會談無慾時,一定了解這位脫俗仙子是過去鼎鼎大名的正道領導,但畢竟不屬同個年代,比較多的是像傳說般的景仰,而不是見到偶像的激動,更遑論襲錦衣初見談無慾時,展露態(tài)度更不以為意。
玄蒙紀中經典角色相比過去較少,人物分配有刻意安排嗎?
編:本作開啟了譜命寰界這個領域,為了做新的嘗試,讓少年英雄有所發(fā)揮,因此在人物比例上有所調整。談無慾前期登場的重點落在探查,不刻意強調談無慾的表現,將戲份留給新角色們發(fā)揮。中間段落就是開始把少年角水準提高之時,包含雲上関得到任孤雲真?zhèn)?,雲忘然得到慾獸解放之力,宇文鴻心也得到命君孤羅的力量,恰好也是命君孤羅登場後,談無慾拾起領導之責,少年們也已有成場,讓每個角色都有適當的表現時段,也順利進入玄蒙紀的後半檔劇情。
譜命寰界初立時,命君孤羅是故意抓談無慾進寰界的嗎?
編:命君並非是處心積慮、謀定後動之下才刻意去擒捉談無慾,當時的心態(tài),或許正如他所說,只是「抓到趣味的棋子」而已,但也確實讓譜命寰界成為六蝕玄曜對上靖玄九星之宿命之局,可說是頗具機緣。然而其後談無慾帶來的種種意外,或許也都讓命君備感驚喜,一點一滴的加深他對談無慾的欣賞與興趣,也不禁讚嘆,當初確實抓到一個有趣的棋子啊!
玄蒙紀片尾曲「回首一笑」主角是少年英雄們,還有什麼少年的料可以爆嗎?
編:三十年大概是老談(尊稱)眨眼就咻過去的時間,對於這群正在成長茁壯、並面對各式各樣磨難的青春少年們,可以爆的料自然是很多,可以用每年每日每分每秒都在發(fā)生的那種,但此時的少年們正處叛逆期,提了怕是會害羞不認,所以這邊只提年齡排行,依序是上関>忘然=鴻心>翦悅>子玦,而即墨之所以不在上頭,大概是因為若將他排上去了,會需要打上好多個「>」表強調吧。(即墨:?)
為什麼任孤雲有個喜愛美食的設定?
編:任孤雲的絕學是無相劍,世間萬物皆著相,欲勘破花、雲、木等自然意的表象。寰界之內武林動盪,流浪與美食成為任孤雲的寄託,鑽研美食、特別是日式風格最深得他意,所以連武學都像在烹飪日式料理(例:片魚十劍),也是少年們於本作成長關鍵的人生導師。
亭子玦擁有的共情之能特殊且貫穿全劇,能多介紹此招嗎?
編:關於此招詳情,請繼續(xù)收看玄蒙紀,內容將會有詳細介紹······(咳)子玦天生擁有的共情之能,可感受他人情緒並被影響,故有當初對白:「半環(huán)之缺的玦·將完全接納所有·完美無瑕映照出另一半?!鼓潜闶谦i,隨著故事推展,察覺自身能力重要性的子玦,不斷修練提升,不僅可左右他人情緒,更能在對方無意識間操控動作,然這一切的出發(fā)點,皆是子玦想幫助身邊之人,所以勇敢面對,再不畏懼自身異常,臉上眼罩亦為此故,待哪日雲高晴朗,也許便能捨棄偽裝,以最原本的樣貌待人,盡情放縱亦輕狂。
宇文鴻心本是俠盟中的溫和公子少年,經歷不少事後,如今屬於命君麾下,當初為何會安排這樣的走向?
編:所有少年中,僅有宇文鴻心的父親,宇文經武是屬於反派定位。為了區(qū)別父子的走向,以及增加俠盟內部衝突,因此設計讓宇文鴻心不僅失戀,更與父親不同心。他在成為命君麾下後,一心一意想著兩件事情,一是打敗雲忘然,為先前儲帥之戰(zhàn)雪恥;二是欲證明自己的能力,希望讓看不起自己的父親明白,宇文鴻心非是耽溺情愛的軟弱者。
他再戰(zhàn)雲忘然後,卻面臨宇文經武的死亡,雖然再度尋上初戀亭翦悅,然而,情愛非人能控,逝去的再也難回,在這放大人性慾望的寰界中,宇文鴻心又將會走往哪一條道路?便隨著劇情發(fā)展,持續(xù)收看吧。
胤日鶙總是對著凰兒喃喃自語,凰兒有什麼特殊含義嗎?
編:凰兒,意即胤日鶙手持「鳳凰飲月」,既是珍視掌上,當護之惜之,所以並非喃喃自語,而是與其對話;與日相對者為月,乃最遙不可及、也想豁命及之的存在,這便是胤日鶙性命真義,在淡漠睥睨態(tài)度中,是一貫異端行事,卻又堅定不移。至於胤日鶙造型極其特別,實際上並非出自知名動漫,而是······夏天到了,來個抹茶草莓冰淇淋清涼一下?就讓謠言止於智者,都市傳說止於月刊。

本作在最終段劇情中讓第二名魔王噬夢元貘「魄尊」登場,雙人Boss是最一開始就設計了嗎?
編:是的,這也是創(chuàng)造出擁有「歧情寄心」能力的亭子玦的原意之一。譜命寰界是的,道也是,就迷朋友必然認為命君孤是最終Boss,但如果命君弧從檔中出來,一直到檔末都還在打這個魔王,以往十三章,六周就會結束,但當一周一章的觀感時間下,整整十三周都打同一個魔王,難免疲乏或讓觀眾覺得劇情毫無進展跟變化,因此從開頭就先預設了要有一個第二魔頭。
同時透過不一樣的佈局來強調命君工於心計,一路到亭子玦「魄尊」登場,甚至到最後雲忘然慾獸大暴走、慾種擴散危機,種種事件讓觀眾明白,原來命君不是最終Boss,也不是打完命君孤羅故事就完結篇。
而最終有觀眾猜測這兩人是否會合體或搞內鬨,這部分我們也有特別注意不要走入這種公式化,而稍微小改了一下,兩人最終力量也算是合體了,但卻是合體在雲忘然的身體裡面,讓雲忘然成為正道之敵,也順勢讓故事重新回歸到雲家,更是呼應了玄蒙紀開頭,雲上関VS雲忘然的狀況,不同的是,過了二十多章之後,兩人的立場已是截然不同的局面。曾經最想要殺雲忘然的雲上関,卻是最終能夠救回雲忘然的關鍵。同時再反饋到整個雲家人在寰界整整三十年的努力,不是全然白費的。外來的侵略者(命君孤羅)讓外來的助力(談無慾)解決,而出
自眾人內心欲望的災禍威脅,則讓雲家人一路走來的善行義舉來終結,雖然這樣最終一章發(fā)揮的不是談無這些英雄豪傑,在劇情張力上肯定相對比較沒這麼熱血跟刺激,但偶爾讓平凡的小人物也能發(fā)揮一點作用,也希望觀眾們能夠接受啊。
玄蒙紀結束後其餘寰界也意外遭破,意思是寰界的故事不會全部演出?
編:自有六蝕玄曜、寰界的設定後,編劇團隊也在思考如此龐大的架構,要如何呈現給戲迷朋友才是最適切的?我們希望寰界的故事可成為一個精彩系列,主要是希望有個明確的威脅,觀眾比較知道要期待的反派人物。但演出之後,卻反讓戲迷認為寰界系列就是一齣齣打倒六蝕玄耀的普通公式化故事,因此方決定在玄蒙紀收尾來做些變化。
霹靂的風格本來就多元創(chuàng)新,團隊特別不希望讓觀眾覺得「必然」或是「絕對」,例如正義必勝就不一定,才會有玄象裂變最後,六蝕玄曜大獲全勝的收幕風格,從戲的架構中求新求變,也是寰界系列想帶給觀眾的新奇與變化感。接下六蝕玄曜又會有何種互動?太玄封曦、一渡微塵是否又會對太曦神照此番操作有所回應?便請大家期待精彩後續(xù)。
無疆侯於本作扮演了一個承先啟後的角色,對他的再登場,編劇當初投以何種期待?
編:譜命寰界內外相差三十年的光陰,正道確實需要有個銜接故事的角色,無疆侯畢竟出身猂族,並不是胸懷大義、心繫蒼生的那種傳統正道人士,他擁有一套自我的道德標準,為個人的恩仇與好惡行事,這樣的特質也讓他更適合去扮演這樣的角色。
正因為是這樣的一個無疆侯,所以當我們告訴觀眾,他在這段時間已經和一群(觀眾眼中的)陌生人建立起深厚的關系時,也不會太過突兀,藉此可以順利地把這段關系過渡式地帶到談無慾身上,讓談無慾也成為一個會在乎雲家、雲家也願意善意接觸的人,讓雙方串起更加緊密的關系,加速劇情的進展,這點無疆侯扮演的角色功不可沒。
而與談無慾、雲家的這兩段關系,也在無疆侯與他們恩義相酬的過程中,回過頭來更進一步加強刻劃了他重情重義的形象,使他在故事中不只是提供了功能,更讓自己活成一個鮮活的角色。
談無慾是個不輕易表露深層情感的人,但因為有無疆侯的存在,我們可以在他罕見流露出幾分真情實感時,發(fā)現談無慾對於重視之人的在乎,絕不像表面上那邊的寡淡。而當雲家的天倫悲劇發(fā)生時,若不是雲上関還留有幾分對無疆侯的敬重,或許紫雲雙驕的仇恨會造成更加無法挽回的第二齣悲劇。兩名兄弟,一個勇於向前、一個醒悟回頭,過程中都可以看到許多無疆侯努力教導的影子。所以當劇末善行全部回報給雲家,成為對抗慾種力量時,無疆侯才會發(fā)出那由衷的感慨:
無疆侯:「老雲······你看見了嗎?你與殊絡,還有上関、忘然這三十年來種下的善因,如今都
一一回報了······!」
當雲忘然慾獸暴走時,正道面對村民恐懼害怕與質問,此段劇情是否也在投射關於人性的議題?
編:當未知的恐懼發(fā)生時,「群眾心理」便會順勢產生,所謂的風向便會於此而起。群眾是盲目、衝動、善變的,人也會因為恐懼而失去思考能力,進而啟動否定與懷疑一切的防禦機制,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就要批判一切。
命君孤羅:「世人總是昏昧,他們厭棄真相、鍾情謊言,易騙難教。將希望寄於庸眾······必將看著他們······將自己帶往毀滅?!?/strong>
世人因無知而易騙難教、容易操弄,這是命君眼中的人性,或許在看多了社會的負面消息後,許多人也會有所共鳴。但我們想要告訴大家的是,人性除了有負面無知的一面,卻也有良善光明的一面。在如此恐懼中,仍有一群人回想起過去曾受過的幫助,雲家行善三十年從來沒人忘卻,曾經受幫助的人挺身而出,因為親身經歷所以相信雲家,不因恐懼影響判斷,因他們曾親身經歷的善行,選擇同樣以善的循環(huán),堅定的回報支持那些好人。群眾不只有負面的一面、也有正向的一面,你我皆如是,這也是我們想藉著這段劇情傳達給觀眾們的想法。
命君孤羅退場前說道:「只要世人仍有夢、仍有慾望,也許你我······還有再見的一日。」意即命君它日可能捲土重來?
編:命君最後退場的描寫,最主要還是希望貫徹命君的性格。雖然命君也因正道的佈局,幾次落居下風甚至面臨逼命關頭,但對他而言,比起自身的生死存亡,他更在乎遊戲的刺激與否。所以即使到了最後一刻,他也不會因為失敗而感到受挫。因他知曉遊戲本就有結束的一天,重要的是過程是否享受、對手是否讓自己盡興。
因此比起「不~~~~??!」、「我還不想死?。?!」的那種聲嘶力竭,命君反而是由衷地感嘆「當初能選中你做為玩伴······談無慾—實在是太好了······」
至於他最後所說的話,是不是代表以吞食人的夢與慾望而生的噬夢元貘還有再次登場的機會?又或者只是命君面臨死亡時的冀望?我想就留給戲迷朋友自由想像了。
雲忘然吸收慾種後與之同歸於盡,成功破除寰界最後危機,為何會選擇這樣安排?而結尾雲上闋、談無慾的提示,是否在暗示雲忘然仍有生機?
編:這三十年寰界因太多沈淪慾望而造成悲劇,雲忘然的犧牲與這些人的慾望形成對比,如果說玄蒙紀的主題是「慾望」,那麼誠如命君一直在傳達的,「愁望」是個中性的東西,招致的結果如何,端看人們如何選擇而已。而或許其中最巨大的區(qū)別,是在於我們的核心價值,究竟是利己的自私,或利他的無私。
所以我們可以看見,有像宇文經武這樣,一心為了自己,而最後在絕對的沉論與絕望中死去的人;也有像雲忘然、宇文鴻心這樣,為了所愛之人,雖然犧牲了自己,卻也真正守護住了自己所珍視的一切,甚至最後打破了寰界這座慾望之牢的人。
而忘然最後犧牲守護寰界,是為了「自己所愛之人」,尤其是希望能留下一個和平美好的世界給下一代。他受自己父母的影響,最終做出了和他們一樣的選擇,所以他最後才會說:「懷憶,抱歉······也許我,也是一個不夠好的父親。希望有一日你能明白,我們是希望為你們,留下一個美好的世界······才不在你身邊······」這是他留給自己孩子的話,也是他理解了父母之選擇的展現。
所以促使忘然最後能夠不被私慾所困,做出無私犧牲的主因是什麼?我想大概就是來自珍視之人的愛吧。包括他所受到的、以及他所想傳達的愛,因為這樣的愛,是可以不斷傅承下去的。
「聽說寰界外的神州大地,很大、很美······坦白說,我也好想去看看?!?/strong>
做為一個在封閉的寰界中出生的孩子,那片存在於談無慾、無疆侯等人口中,無邊廣袤的神州大地,忘然的心中肯定也有過嚮往,但他終究是連看那麼一眼的機會都還不曾擁有,這是他最真切的犧牲。
可幸的是,他最終的生死尚無人可以定論,既然雲家三十年的善行,可以迴向到最後一場大戰(zhàn)當中,那麼或許以一己犧牲拯救了天下蒼生的忘然,仍有機會能一償所願,真有那麼一天,能再見萬里雲山一劍輕?這個答案,也暫且先留給觀眾們想像了。
本作最後透過談無慾、無疆侯的視角,看到了寰界三十年對百姓的人生無常,是編劇留給觀眾的提醒嗎?
編:最後一章中藉著談無慾、無疆侯的對話,一方面是讓觀眾明白,他們接下來必需養(yǎng)精蓄銳,交由其他夥伴繼續(xù)對抗武林新變。另一方面則是希望,透過二人的觀察,帶出雖然寰界已破,但在故事所見的背後,這個苦境世界裡,可能仍難以避免地留下種種的傷痛。
無疆侯:「三十年的時光,如受捉弄一般的錯置···如今就算寰界破、命君亡,很多人曾被擺弄的命運,仍將留下永難抹滅的傷痕·······」
也許在觀眾們眼中,苦境的百姓很多時候只是一群在一場一場的浩劫中,不斷被編劇生產出來表演受苦的背景人頭。但這次菜編卻希望把視角拉近,讓大家偶爾看一看,縱然英雄們打敗了反派、看似迎來了歡樂的結局,但對這些百姓們而言,有些傷痕卻無論如何也無法被抹滅,不論是與摯愛一別、再見卻已人老珠黃,或因寰界阻隔,歸來只剩一抔黃土。英雄們或許能夠阻止反派的禍謀,但他們身上被烙下的傷痕與悲劇,卻終將是不可逆的。這雖然只是淡淡的一筆,卻是一頁頁壯烈故事中,無人知曉的小人物鞔歌。
當下次我們再看見這些面目模糊、不知名姓的百姓們時,或許也就更能想起,看似微不足道的他們,雖不是被鏡頭聚焦的英雄,卻也真切地擁有屬於自己的人生,就像故事之外的你我一樣。
玄蒙紀堂堂完結,交棒天機會太曦談無慾、無疆侯等正道隱遁,雲上関踏上找尋雲忘然的旅途,要將錯過的親情尋回,亭子玦認真鑽研歧情寄心之能,盼來日再會墨影。「霹靂玄蒙紀」的故事在此告?zhèn)€段落,想繼續(xù)收看下一段更加精采的故事,請戲迷朋友熱情關注「霹靂天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