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即煙火人間
——觀《人生大事》有感
暑假的時候,和朋友一起去看了《人生大事》這部電影。在一幅幅極具人間煙火的畫面下,笑點與淚點交織,我懂得了那勝似親人的溫情,對生死之間的敬畏和對人生的書寫。
不是父女,勝似父女
影片內(nèi)容大致是圍繞一位叫莫三妹的殯葬師展開。他在一次刑滿釋放不久后的一次出殯中遇到了孤兒小文。隨著與小文相處的逐漸深入,他一步步從胸無大志走向勇于擔當,并與小文碰撞出不是父女,卻勝似父女的情誼。最初兩人相處并不和諧,小文在這個不懂生死的年齡,為了弄清楚再也醒不過來的外婆去了哪里,大鬧別人的葬禮,給三妹帶來不少的麻煩。而三妹卻早在小文的年齡見證了一次又一次的死亡。他早已看淡生死,他不能共情小文對外婆離開的所想,因此他最開始告訴小文的是這一冷冰冰的現(xiàn)實,“你外婆被燒了,變成煙了,飄到天上去了,不見了,消失了!”
但后來為了安慰小文,他卻又說,“外婆并沒有消失,飄到天上變成星星了。” “星星”這一意象的出現(xiàn),使兩人心靈的距離開始一點點減少。收養(yǎng)小文的那些時間,三妹幫小文補好了紅櫻槍,參加小文的家長會,將奶奶的語音縫進了布老虎作為她的生日禮物。他像位父親一樣承擔起照顧小文的職責,與開篇那些把小文的撫養(yǎng)權(quán)踢來踢去的有血緣關(guān)系的親戚來看,三妹應(yīng)該才是小文真正意義上的親人。
種星星的人
人生的旅途,終點總是大同小異。其實一開始三妹對殯葬師這門行業(yè)是排斥的,童年吃死人飯的經(jīng)歷使他對生離死別有些麻木——他并未找尋到殯葬行業(yè)的意義。而小文在自己外婆的葬禮上,她沒有意識到這就是死亡。于是乎三妹便向小文撒了個善意的謊言:奶奶變成了天上的星星。小文信以為真,便在又一次葬禮上給一位同齡女孩的骨灰盒上的畫滿了星星,這一做法意外打動了女孩父母?;蛟S三妹已經(jīng)開始意識到殯葬行業(yè)的情懷。三妹成了小文眼中 “種星星的人”,小文在三妹的畫像與壓抑色調(diào)的汽車上涂滿顏料,畫滿了星星。篇尾三妹的父親去世,三妹也遵照父親的遺囑,以一種特別的方式為父親舉行了令人難忘的葬禮。
這是三妹能夠坦然面對自己的職業(yè)的具體表現(xiàn),殯葬師不僅是給逝者凈身、穿衣、化妝,也是用自己心懷的善尊重每一位逝者,以自己的關(guān)懷使逝者多些體面,生者少些遺憾。若說去世的人會變成星星,那么殯葬師就是種星星的人。
人生就像一本書
三哥父親說過:“人生,就像一本書,哪一個都要翻到最后一頁?!辈还苌羁鞓愤€是憂愁,時間總在流逝,死亡是每個人都要必經(jīng)的路,但更重要的是我們應(yīng)該如何看待死亡。逝者或許變成了煙,消失了;或許他們變成了星星,每當夜深人靜之時,與里星星對話,方能獲得一絲慰藉;或許他們本就沒有消逝,他們是聲聲蟲鳴,閃爍日光,陪伴著你,前往遠方。這沒有優(yōu)劣對錯之分,只是取決于自己的看法和選擇。
知死,乃知生。我們無法避免死亡,但也不懼死亡,我們所應(yīng)該做的是在有限的生命里盡自己所能,不留遺憾。不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