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詩歌閱讀(九)表達技巧拾遺【學過石油的語文老師】

詩歌鑒賞(九)表達技巧拾遺
結構
開頭(標題):筆記直接抄,直說開門見山
中間:滿伏筆非常少見,因為詩歌不長。有些情況下中間的句子寫不出來可以寫,一般會和結尾一個句子形成呼應,脈絡清晰,…。實在答不出來可以答。
承上啟下:①大多數(shù)情況下,上邊全是是景,下邊全是抒情,一半寫景,一半寫情,情景交融,由上邊的景引起下邊的情,使語意連貫…。
②上下都寫景,只有一句抒情,或者只有一句寫景。例:2019年全國新課標二卷《投長沙裴侍郎》杜荀鶴。也是承上啟下,沒有那么膚淺,上下抒情都比較直接,舒緩了節(jié)奏…。
結尾:①直接說的把自己想表達的東西直接表達出來,也叫畫龍點睛,例: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不藏著掖著想說啥說啥。
②不直接說的,最后一句寫景的時候戛然而止。
線索(也叫詩眼):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哪都有就叫線索。貫穿了……。
角度:頸聯(lián)頷聯(lián)切入角度不一樣,圍繞寫景,連續(xù)寫景,景的切入角度不一樣。例:《錢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遠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近景–高)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近景–低)前三聯(lián)有遠有近有高有低切入角度不同,好處層次鮮明…。
以上自己對號入座
描寫
整個詩歌寫的過程之中,主要圍繞人事物景情和理去寫。
正面描寫主要寫人物和景物,人物描寫沒有細節(jié),細節(jié)單分。
景物對應六根。例:《夜雪》白居易,四種描寫方式。
渲染跟白描細描一樣都是古代畫的一種技法。烘托主要是為了突出兩個東西之間的一個,被突出的叫紅花,突出的綠葉,當綠葉是一個比較大的氣氛或環(huán)境的時候叫烘托,烘托主要的目的是為了烘托紅花。
渲染的主要目的是綠葉,通過正面描寫來描寫出來環(huán)境氣氛,通過描寫的環(huán)境或氣氛來突出紅花有什么樣的特點。渲染和烘托是一對,但是渲染是在表現(xiàn)手法里,烘托在描寫里。渲染的目的是渲染環(huán)境,烘托的目的是為了烘托紅花。
側面描寫
①通過寫外界的景烘托出你有什么樣的形象。②通過寫別人的反應來寫出你怎么樣。例:通過寫一個食物的排隊長度,來反映出它有多么好吃。不直接寫他,通過別人的反應來寫他。四大美女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正面?zhèn)让嬖谝粔K,除了正面以外都是側面,細描白描單分類。既有正面描寫也有側面描寫是正側結合,是兩個東西之間的沖突,是表現(xiàn)手法。點面結合和正側結合全都是利用描寫拼裝在一塊之后的表現(xiàn)手法。即表現(xiàn)正面也表現(xiàn)側面,跟動靜結合是一樣。例:琵琶行正面描寫自己的聽覺側面描寫輕重以及所有人的反應,正側結合寫出彈琴人的技藝高超。
白描
例:《湖心亭看雪》《水滸傳》《三國演義》常用,寥寥幾筆寫出,剩下全部不寫,寫這個人胡子拉碴的,身高幾丈等等,其他的都不寫。粗筆勾勒出形象好處看筆記。正側根據(jù)實際。
與細描區(qū)別,白描一筆帶過絕不用第二句話說
細描一個形象反復寫
點面結合
柳宗元的《江雪》點: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白描質樸簡練的描寫出那種孤單寂寞的大環(huán)境。面:面上有個點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寫老頭的細致描寫點面結合
渲染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渲染整個大氣氛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烘托出百年多病獨登臺。
抒情
直接間接的例子:月亮代表我的心 你問直接,月亮代表我的心間接,我愛你有幾分直接, 好處看上
喜怒哀樂直接,直接有明確字眼,我我們
間接,不直接把情感表現(xiàn)出來,人事物景理五個
人(游子詩)事①沉吟應劫遲②借典故,借古諷今和用典抒情容易混淆,有些情況下會借古人寫的詩或寫的文章中對某件事的評價,引經(jīng)據(jù)典的去寫事,用典抒情,直接說這個事叫借古諷今。
物 托物言志
景 借景抒情
直接 直接表達 間接 通過一個載體表達 可以是物人景等等。理也可以,借議論抒情 例子:杜甫寫的《詠懷古跡·其五》沒有直接表達出情感,寫的過程中不是直接抒情,通過議論諸葛亮的事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情感,議論自己該怎么做,借議論抒情也叫借理抒情。
全部都套用到修辭的答題手法里,本句詩運用了xx和xx的手法,解釋一下xx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寫出了什么人事物景,表達了什么情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