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棄和愛
主體愛客體是為了不讓客體拋棄主體,因為被拋棄在早年就意味著死亡。所以為了不被拋棄,主體努力地為客體創(chuàng)造各種方案和程序,盡全力保證客體不拋棄主體。
恨產(chǎn)生于主體要滿足客體想要傷害主體自己的企圖,主體為了滿足客體,讓客體成功地攻擊主體,主體便有了對自己的恨(此恨為抑郁和自我攻擊)。同時,此舉也引出了對客體的恨,因為愛客體的目的就是為了不被拋棄,而客體對主體的攻擊本身就是對主體的部分拋棄,主體對此相當(dāng)不滿,所以想要“修理”客體,攻擊客體。
若主體通過放大對客體的恨,可以主動讓自己被拋棄,也就是拋棄客體,不再為了不被客體拋棄而完成傷害自己的方案。
成熟的主體必須認(rèn)識到愛的本質(zhì)。愛就是早年為了生存,必須不能讓自己被拋棄。但是人成熟之后,意識到自己就算被拋棄也不會死亡,于是主體不再需要過多的愛。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