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患者的自言自語
首先我需要聲明一下,標題上的抑郁癥并不是為了博人眼球,或者說我就沒打算這么做...你們可以看到,表格上大多數(shù)腦內(nèi)神經(jīng)遞質(zhì)都低于常值,乙酰膽堿甚至僅接近常值最低閥值的一半,乙酰膽堿是一種與組織能力有關(guān)系的遞質(zhì),包括記憶力、注意力、反應(yīng)能力、語言功能,甚至導(dǎo)致肌肉神經(jīng)之間的傳導(dǎo)狀態(tài),造成肌無力。 我知道,這表格上鎖寫的內(nèi)容多數(shù)只是提供一個參考,我也并沒有想要引起安慰之類的目的,但我的確需要理解...在下列的信息中,我可能會出現(xiàn)忘詞的現(xiàn)象,還請見諒。 我的自卑,我的孤獨,我的行為,我的處事,我的習(xí)慣,我的性格...... 我說說的一切,從來不是為了博得他人的可憐,只不過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透露那么一部分。 無論是小學(xué)亦或者初中,我的童年都沒有陽光,小學(xué)的時間已過去太久,現(xiàn)在聯(lián)想都想不起來,只能依稀的記得有幾個老師對我百般刁難。 而初中的時光,至少有一半都在黑暗與悲傷中度過,而那三年中的一半時光......它們度日如年,日復(fù)一日,周而復(fù)始,每一天,我都處在焦慮、憂郁、自責(zé)、悲傷、自暴自棄乃至抑郁之中。 抑郁,這個話題實際上是沉重的,但無論何時,總不乏一些“類人猿”拿抑郁、拿他人的痛楚、病痛來開玩笑,并以此為樂,甚至自詡為“玉玉癥患者”來貶低、諷刺其他真正的病人,或許它們從不知自己可恥,從不思考自己的所作所為......(我所說的是真抑郁疾病,不是偽抑郁或者裝抑郁,裝抑郁博得同情流量的人被罵活該,而偽抑郁則是假抑郁到抑郁之間的閾值,它可以被理解為“emo”,一般發(fā)病時間不會持續(xù)好幾天) 而我,雖有一定的調(diào)節(jié)能力,卻依舊走不出那陰影,這四五年以來,各種復(fù)雜而又嚴重的負面情緒占據(jù)了我的大腦,雖然沒有徹底改變我的生活,但的確對我這個人造成了甚大的影響,我那鎖門的臥室便是我的避風(fēng)港......我本就沒有幾位朋友,但卻又和我僅剩的朋友漸行漸遠,當我的朋友在無意中傷害我時,我總是忍在心中,但那股憂愁與焦慮卻揮之不去,常常令我徹夜難眠......當我去找我的朋友時,他們總是與他人快樂的交談著,而我又必不可免的成為了第三者,之后又自主的退出他們的交談......但那種感覺卻一直在我的心頭揮之不去,這種積壓形成了一個閉環(huán),我就如同一個小型的黑洞,只進不出,最后形成一個周期性的情緒爆發(fā)。盡管我的朋友說我多慮了,我也知道時間與精力都有限,但他們陪伴我的時間相比他們陪伴他們其他朋友的時間少了太多太多,我知道他們沒有義務(wù)去為我著想、安慰我,但這種情緒依舊形成了一種嫉妒,如果朋友陪伴他們的朋友的時間有一個小時,那么陪伴我的時間則只有六分鐘......可惜我是感性的體質(zhì),有的不順在他人心中留存一段時間便一消而散,但對我而言,我本身朋友就不多,再加上我本身就內(nèi)向,這些事情更是令我不得忘卻,一步一步變成了一個特殊的獨行者,我日常的主導(dǎo)情緒只有倦怠與焦慮,之所以是“特殊的獨行者”,那是因為正常的獨行者有安全感、自由自在感,他們可以輕易地自己做出來決定與抉擇。而我不同,除了朋友之外,我?guī)缀跏潜慌懦忾L大的,被迫成為獨行者,并不自在,反而處處是束縛、嚴重缺乏那種安全感,除此之外,我也沒有那種自由感。煩惱對我來說只能通過看手機的方式來暫時緩解,或者說逃避,逃避那些現(xiàn)實中的束縛與煩惱,逃避那個自卑、膽怯、無能的自己。 我通常會熬到很晚,因為我知道屬于我的明天并非是令人向往的,也可能是渾渾噩噩充滿苦楚的一天,所以我懶用自己的精力、占用自己的時間來欺騙自己,讓自己拿懸心吊膽的精神狀態(tài)緩解。但是否真正放松了,我自己都不清楚。 老實說,我的家庭物質(zhì)條件提供并不匱乏,甚至可以說是比較充足,起碼不愁衣食住行,我自然不會將家境與富豪比較,雖然人的貪婪與欲望如同高山的滾石一般,一旦從中獲利,欲望就會開始上漲,一旦開始,就很難再停下來了。但我是個知道什么叫做知足的人,我不奢求家庭的財產(chǎn),但我盼望卻又不敢奢求的是精神上的支持與填充,無論是我的家庭,還是我的朋友,都沒有達到充足甚至基礎(chǔ)的精神需求,我也只能消耗自己的意志力,然而可悲的是,我的意志力因為自己的濫用已經(jīng)被我消耗的所剩無幾...... 一個人的意識傾向意義,苦難與苦難常常是不對比的,并不是說沒有一種苦不會比另一種苦更苦,而是說即使再微弱的苦難也是真的苦難,不同形式的苦難對于人都是不幸的,不會因為一種苦比另一種苦輕微,于是輕微之苦就不是苦難了。幸福和幸福相比會生出不幸之感,苦難與苦難相比會生出(相對)幸福之感,二者都是荒謬的,但于某些人的感覺卻是真實的。他們不理解幸福和苦難,只會試做幸福和苦難等價的現(xiàn)實之物來做多少的比較,他們從信相對的幸福和苦難,從而忽略了它們的本質(zhì)。苦難和苦難當然可以做對比,但更深重的苦難無法抹殺掉徑微苦難是苦難的事實,任何形式的苦難都不應(yīng)被合理化,更不應(yīng)該被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