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人告訴你,“朋友”往往只存在兩個階段:小時候和老時候!
這是跟一個老前輩聊天時候提到的話題,他說自己一輩子交過幾十個朋友,最后到老了后還能一起玩的朋友,不過就幾個而已。
對此,他很滿足,因為很多人到老了后,都是孤苦寂寞,一個朋友都沒有。
交朋友這個事看起來很簡單,世上這么多人,總會遇到同脾氣的人,大家可以一起玩。可過來人都知道,交朋友跟談戀愛類似,都是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總之一句話:可遇而不可求。
畢竟,人生在世,很多事都是要看緣分的。

過來人告訴你,“朋友”往往只存在兩個階段:小時候和老時候!
為什么是小時候?
因為年少無知,在人小的時候,頭腦里還沒有利弊得失的觀念,或者說功利心還不足,小孩交朋友基本是自然的選擇,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能玩到一起去的人肯定是意氣相投。
其實小孩的世界是成人世界的投影和映射,人這種動物太復(fù)雜,一個人性情如何,在小時候就差不多確定了。
所以從小到大,從小孩到年輕,沒有誰是絕對單純的,單純是相對來說。
而我們之所以懷念從前,也未嘗不是在懷念自己從前的單純、簡單和真情實意。從整體而言,人生一開始的時候,“真”越多,隨著年齡的增長,“真”是越來越少的一個趨勢。

60歲后,容易交朋友!
為什么?因為到了人老的時候,“真”反而是越來越多了,因此有個詞叫返璞歸真。
到了60歲后,大家要么是退休了,要么是沒有了過去的競勝心,心氣兒都平了,看人也不是裝著幾十個心眼、各種算計了。
所謂老小孩,就是說人越老,越容易回歸小孩脾氣,名利權(quán)情、王圖霸業(yè)都成了過眼云煙,眼前的人和事才重要。
想不開也沒辦法,人的生命到了末尾,體力和精力影響心力,這就促使人看淡名利,富貴冷灰,心灰意冷,唯有人間真情才能有所慰藉。
比如社會上有釣友、棋友、牌友等,大家在一起基本沒有什么利益沖突,就是為了玩得開心點,所以反而容易交朋友。

出門靠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
把朋友當(dāng)人脈,想著如何利用別人,或者彼此利用,這是成年人要琢磨的事情。
但一旦以“用”為考量,那就等于把人物化了。比如我認(rèn)識一個人,他無論是對生意中的員工和合作伙伴,還是對家人和朋友,甚至是伴侶,都是以用處大小為衡量的。
有次我們聊天,他就勸我不要那么幼稚,人和人之間不要較真,看他多聰明,跟誰來往都能占便宜,天下萬事萬物都是歸自己所用,不用白不用。
這個邏輯很強(qiáng),不過道不同不相為謀,反正我跟這種人是沒法一起合作。
“朋友”必須較真,否則大家各懷心思,裝腔作勢,表里不一,實在是太累了,沒意思。而且所得也有限,看似是聰明,實則愚不可及。

真誠,才是大道至簡!
將心比心,以誠待人,這才是人與人關(guān)系的最高境界,也最容易交到真朋友。
生意場上看似大家都是朋友,實際上誰也不比誰傻,大家是零和博弈,一直有人賺,一直有人賠。
人生從后往前看,我們會發(fā)現(xiàn),真正的成功者不是那些幾十年都猴精猴精的那種人,越是鬼心思多的人,反而是越不成功??此茝牟怀蕴?,實則吃了大虧,愚不可及。
反而是那些平常看起來很愚笨的人,事實證明是大智若愚,吃虧是福,人生總體會順?biāo)?、完整,善始善終。
相信我,人生確實就是如此,凡是能夠真誠對待自己和別人的人,總會贏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