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古巴改革的靈感來源


? 2006年7月,菲德爾·卡斯特羅因為腸胃出血住院,他把國家的最高權力(總統(tǒng))移交給了他的弟弟勞爾,勞爾設定了兩個5年任期的最長期限。勞爾主持工作后再次調整政策,從5年前的古共六大開始掀起了第三次改革高潮,包括發(fā)展個體經濟,實行“居者有其屋”的住房改革,建立馬里埃爾經濟特區(qū)等等。
?
? 古巴的改革從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但是一波三折,幾起幾落。自1993年古巴正式宣布搞改革以來,古巴在生產、流通、經濟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已進行了一系列革新,但總體說來,古巴的改革沒有也不打算突破計劃經濟體制,其改革的總原則是“既要充分利用市場,又要堅持計劃經濟”。
?
? 菲德爾·卡斯特羅締造了一個習慣了平等的國家,他們無法容忍經濟自由化可能帶來的財富集中,長期對市場和私有化抱有懷疑和敵視的態(tài)度。
?
? 2016年卡斯特羅的去世結束了一個革命浪漫主義的時代,那個曾經熱火朝天的時代,仍將是古巴社會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卡斯特羅之后,古巴人也必須開始思考并展開新的生活。
?

? 古巴是個小國,又處于美國身旁,經不起動蕩和折騰,任何改革開放必須審慎、有秩序、有控制地進行,因而可稱之為“穩(wěn)步的改革開放”。
? 我國改革的實踐經驗對越南和古巴的具體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實事求是的取向、經濟發(fā)展的取向、穩(wěn)定的政治取向、公正取向和法治取向上。
?
? 政府新秀米格爾·迪亞斯·卡內爾, 56歲, 2013年當選古巴國務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卡內爾也極有可能通過順位繼承的方式,登上國家最高領導人的位置。?
?
? 成長于基層,貼近民眾,與革命領導層保持高度一致,卡內爾具備了成為下一代領導人所需要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質。他的風格和勞爾·卡斯特羅非常像,他們更直接、更簡單、更務實,都不喜歡長篇大論的演講。卡內爾是一個思維敏捷、愛開玩笑、私底下無拘無束的人。年輕人則迫切地希望卡內爾能夠學習中國繼續(xù)推動經濟改革,與世界接軌,深化“混合經濟”模式的古巴式探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