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相聲李宏燁再發(fā)高論:從不聽相聲的人更懂相聲,我做的不是你們的菜
唐代大詩人杜甫有首七言律詩,其中有兩句“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大意是:我為人性情孤僻喜歡琢磨好句,語句達不到驚人地步至死也不肯罷休。
雖被后世尊為“詩圣”,杜甫一生卻大多時間處于窮困潦倒狀態(tài)。起初在長安,由于得不到任用,加之父親去世,導致生活困頓。后來,他流落到成都,在郊外筑起了幾間茅屋,這就是后世著名的“杜甫草堂”。

到了成都,雖然生活安定了些,但仍然很是困頓:“入門依舊四壁空,老妻睹我顏色同,癡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zhí)溟T東?!币馑际切鹤羽I得實在不行了,沖著做父親的一陣吼叫,讓他趕快到鄰居家里討口飯吃。有一年的秋天,肆虐的大風卷走了他家茅屋頂上的草,便寫下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其中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成了后世名句。不過,最終,他的那個小兒子還是因餓而死。
然而,杜甫自視清高,“恃高才,傲世見疾”,他一心只想當官,卻總不能如愿,即使如愿,要么嫌任地荒僻,要么又嫌官小,以致高不成低不就。
用了這么一段篇幅說杜甫,并不是為了湊字數(shù),而是對比當下的上海交大博士李宏燁,他的言行、語句在一定程度上與杜甫何其相似乃爾。只不過,杜甫的優(yōu)長他不見得具備,倒是不足卻極其相似。

9月6日凌晨二點多,還沒有入睡的李宏燁更新微博,他先提出了一個問題:“從來不看相聲的人比經(jīng)??吹娜烁嗦??這根本就是謬論啊!”然后說:“看我怎么狡辯吧!”當然,他給他的狡辯界定了一個時間:“10年內(nèi)”。

為了更進一步地詮釋自己的觀點,李宏燁把一段“私聊”曬了出來:為什么說從來不看相聲的人比經(jīng)??吹娜烁嗦??“因為如果一個事物的綜合水平已經(jīng)在同類產(chǎn)品的平均值以下,那么懂的人應該會遠離他。不懂的,才會繼續(xù)支持和發(fā)揚。這就是現(xiàn)在的相聲?!?/span>

小編愚鈍,左思右想這段話的意思應該是,現(xiàn)在懂相聲的人已經(jīng)遠離了相聲,目前聽姜昆、郭德綱等人相聲的,都是些不懂相聲的人。因為,“這就是現(xiàn)在的相聲”嘛。
那怎么辦呢?李宏燁要通過自己高質(zhì)量的原創(chuàng),把那些已經(jīng)遠離了相聲的懂相聲的人拉回來,“至于現(xiàn)在還支持相聲的觀眾,對不起,你們不是我的粉絲,我做的不是你們的菜?!迸R末了,李宏燁還不忘說一聲“抱歉”。

什么叫“語不驚人死不休”?這就是!
李宏燁把姜昆、郭德綱等全中國所有的說相聲的人和聽相聲的人全部給“打”死了,剩下的,只有他的相聲萌芽。他期望自己的相聲萌芽10年后能長成參天大樹,至于能不能長成,也就是他能不能成功,10年之后再說唄。

這樣說和做的好處,是規(guī)避了人們不喜歡李博士和他的相聲的尷尬。
只不過,不知道李宏燁想過沒想過,他這10年怎么辦?是繼續(xù)創(chuàng)作他并不受人待見的“高質(zhì)量的原創(chuàng)”,還是重操博士專業(yè)謀得一份“飯碗”,還是干些別的營生?否則,他也要步杜甫后塵,“入門依舊四壁空,老妻睹我顏色同,癡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zhí)溟T東”嗎?

希望不是這樣。
奉勸“現(xiàn)在還支持相聲的觀眾”,因為你們不是李宏燁博士的粉絲,李宏燁博士做的也不是你們的菜,那就遠離他,躲一躲唄,省得讓人家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