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朝】冬至
【中國.明朝】冬至
冬至,又稱「冬節(jié)」、「賀冬」,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與夏至相對。冬至在太陽到達黃經(jīng)270°時開始,時於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或農(nóng)曆十一月十五(滿月)前後共30天範圍內(nèi)之1天。
明代在北京南郊天壇祭天,祈求天帝保佑、國泰民安,並已發(fā)展到極為繁瑣、複雜、隆重:期間皇帝必須穿祭服、請牌神,太常寺官奏請行禮,典儀官唱讚「燔柴迎帝神」;更在東南煪柴爐升火,西南方懸望燈,樂隊齊鳴。
清代《帝京歲時紀勝》亦提及:「長至南郊大祀,次日百官進表慶賀,為國大典。」官府亦會在冬至期間允許開放賭場供民聚自由出入。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