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差點缺席MSI”,小花生年齡太大忘記申請,比賽前被攔在機場
電競行業(yè)想要被更多人接受,必須融入一些規(guī)則。最近,LCK選手、解說們分別吐槽了各種奇怪的規(guī)則,讓人哭笑不得。首先是LCK賽區(qū),小花生已經回來很久,心態(tài)大概恢復平穩(wěn),可以正常參加夏季賽了。直播的時候,小花生說自己差點缺席季中賽。

“我差點缺席MSI”,小花生自述年齡太大忘記申請
原來小花生快到服役年紀,在LCK賽區(qū),二十五歲以上男性要離開必須提前申請。小花生年紀已經足夠大,但他忘記申請被攔在機場。幸好那里也有專門走這種流程的大廳,小花生當場申請完成,跟隊友們一起去了倫敦。看選手的模樣,完全不像二十五歲的人,難怪小花生會忘記。
LCK這條規(guī)則跟他們的現(xiàn)實有關,部分人不愿意服役,年紀到了就離開。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xiàn),他們必須提前申請一下。幸好小花生只是去打比賽,而不是當外援。不過由此也可以推斷,一些還沒服役、年紀足夠的選手,想當韓援可能有點難。對于他們來說,亞運會真的很重要。被選上的人有機會奪冠,給自己提升身價,還能免去服役這一遭,職業(yè)選手肯定不想放棄這個機會。

說到亞運會,我們就不得不提起LPL的奇怪規(guī)則了。比賽還沒開始,解說們就提到了兩條消息:第一,亞運會的解說不能說“s”這些字眼,比如說單s、五s等等,可能要被“擊破”、“拿分”這些詞語取代。其實我們可以理解,在比較正式的場合上,說這些游戲用詞不太妥當。

不止是LCK有奇怪規(guī)則,LPL解說也得喊全名不能喊id?
第二條規(guī)則就有點無法理解了,解說們不能用id喊選手,必須說全名。這意味著解說要提前做足功課,不能說什么外號了。要知道,LCK選手的全名很難讀,解說平常都是喊id的,讓他們貿然叫全名,不僅解說難做,觀眾也轉不過彎來?;蛟S在正式場合,這些id也不夠鄭重吧。
對電競觀眾來說,這些規(guī)則可能是畫蛇添足。我們都知道kanavi是誰,如果換成“徐進赫”的話,可能要理解好一會。之所以用全名,可能是為了方便不看電競賽事的觀眾,他們根本不知道id代指誰,換成全名更容易記住。問題是選手的隊服上只有id,沒有全名。

所以對LPL觀眾、解說來講,這些規(guī)則有點難辦。馬海威和腿哥已經在吐槽這件事,測試賽他們就只能說三連擊破,五連絕世等等,讓人哭笑不得。

總結
為了參加亞運會,解說可能也得好好提升自己了。我覺得對那些在舒適區(qū)的解說、主持人來講,這是一個挑戰(zhàn)。屆時可能要跟一些傳統(tǒng)體育的解說搭檔,LPL解說不會錯誤頻出,丟了面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