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詩傳箋(自校)·周南·漢廣
聲明:純屬個人愛好,非專業(yè),如有錯漏概不負責(zé),本子是網(wǎng)上隨便搜來讀的。
國風(fēng)·周南·漢廣
南有喬木,不可休息;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于歸,言秣其馬;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序】《漢廣》,德廣所及也。文王之道被于南國,美化行乎江漢之域,無思犯禮,求而不可得也。
【箋】紂時淫風(fēng)遍于天下,維江漢之域先受文王之教化。
按:或言諫征楚,或言戒江漢之秋水迅危,峽灘險危,江漢雖廣,水惡地瘴,非可居處也。或曰此前代之歌,周人改作以為周公招魂。周公忠而見疑,故效太伯之奔,亡于楚。后王悔悟,迎其神主而歸葬焉,故其為周南之風(fēng)。
01
南有喬木,不可休息;漢有游女,不可求思;
【傳】興也。南方之木美。喬,上竦[sǒng]也。思,辭也。漢上游女,無求思者。
【箋】不可者,本有可道也。木以高其枝葉之故,故人不得就而止息也。興者,喻賢女雖出游流水之上,人無欲求犯禮者,亦由貞潔使之然。
按:江漢之游女者,巫山神女,荊楚山鬼也。借其名山大川之神不可求,以喻江漢荊楚之地不可得居也。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傳】潛行為泳。永,長;方,泭[fú]也。
【箋】漢也、江也,其欲渡之者,必有潛行乘泭之道,今以漢廣之故,故不可也。又喻女之貞潔,犯禮而往,將不至也。
02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
【傳】翹翹,薪貌。錯,雜也。
【箋】楚,錯薪之中尤翹翹者,我欲刈取之,以喻眾女皆貞潔,我又欲取其尤高潔者。
之子于歸,言秣[mò]其馬;
【傳】秣,養(yǎng)也。六尺以上曰馬。
【箋】之子,是子也。謙不敢斥其適己,于是子之嫁,我愿秣其馬,致禮餼,示有意焉。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03
翹翹錯薪,言刈[yì]其蔞[lóu];
【傳】蔞,草中之翹翹然。
之子于歸,言秣其駒;
【傳】五尺以上曰駒。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漢廣》三章,章八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