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人會討厭孫燕姿呢?

被疫情凝滯的生活里,我猜想過很多可能會把演唱會搬到線上舉辦的明星,卻唯獨沒有想到低調(diào)神隱如孫燕姿昨晚也站在直播鏡頭里,唱起了13年前的《逆光》,和20年前的那首《天黑黑》。
話筒前的孫燕姿,還是熟悉的短發(fā),沒怎么見老的容顏,和依舊溫暖的笑容。
可是《天黑黑》的前奏只需要彈起兩個音符,就足以讓80后90后的眼淚把公屏淹沒。

為什么是昨天?因為2020年6月9號,孫燕姿出道整整20年了。
那張一炮而紅的同名專輯,封面上那個蹲在地上的短發(fā)女孩,和那句“沒有一個22歲的女生,像她這樣唱歌”,都過去整整20年了。

這些年習(xí)慣了孫燕姿不常出現(xiàn)的粉絲,看到她居然會會辦線上LIVE,還被花里胡哨的彈幕包圍,本來就是件挺不可思議的事。
畢竟上一次粉絲催她開演唱會的氣勢洶洶,現(xiàn)在翻出來看還能笑一年。

昨天晚上,在滿屏不停往上跳的“啊啊啊啊啊圓滿了”“愛你”“好好聽”中,我卻突然被一條評論戳中了:
“從當時補課到現(xiàn)在加班,陪著我的還是孫燕姿……”
愣了一下之后,我也很想問:20年了,我們怎么還在喜歡孫燕姿?
01 ?“我愛上讓我奮不顧身的一個人”
這幾年我發(fā)現(xiàn),那批當年極紅、如今動向極少的歌手中,孫燕姿歌迷的忠誠度反而與日俱增。平時不聲不響,偶爾暴露出的人數(shù)之多、忠心之耿耿能把人嚇一跳。
比如很多人可能都沒猜到,直男論壇虎撲搞的最受喜愛華語女歌手投票,孫燕姿高居第二名,僅次于王菲。

你如果調(diào)侃說,只是因為《綠光》是虎撲步行街街歌吧?孫燕姿男粉可能會跟你急:玩歸玩鬧歸鬧,別拿燕姿開玩笑。
說真的,永遠不要低估孫燕姿是多少80后90后愛上的第一個偶像歌手。
這“偶像”二字,并不是用來形容一個人實力不足、只能靠好看的外表圈粉,或是像如今更新過的定義一樣,指那種販賣夢想與青春的年輕愛豆。
孫燕姿當年成為無數(shù)少男少女的“偶像”,只是因為她是孫燕姿。

在十幾年前華語女歌手大混戰(zhàn)的黃金時代,蔡依林熱烈,蕭亞軒時髦,梁靜茹細膩,讓很多年輕女孩得以在歌里唱出自己的少女心情,唱愛的主打歌,唱“我的世界變得奇妙更難以言喻”。
但孫燕姿的歌一開口,少女心總是立刻加速狂飆到七八十邁。
在孫燕姿宇宙里,年輕女孩的一切都是橫沖直撞的。
是“心跳在撲通天上飛”,是“想平凡想特別想自由”;
是“對愛恨欣賞直來直往”,是“沒有人跟幸福作對沒有時間浪費”。
就連少女時期的愛情也是超快感,是那四個讓無數(shù)青春期女孩著迷的四個字:奮不顧身。

有人說比起愛情,孫燕姿的主打歌唱成長更多,在大家都唱情歌的時候顯得有點酷酷的與眾不同。
可是我覺得,孫燕姿無論唱什么都有一點點沖動和倔強的力量,才是她當初最讓少男少女著迷的地方。
一方面是她外形氣質(zhì)使然,既不甜美、也不柔情,眉眼間總是帶著一點疏離感,甚至也可以算是當時的“中性風(fēng)”,畢竟穿著個跨欄背心兒就出道了。
更重要的是聲音特質(zhì)使然——別說快歌了,孫燕姿的歌聲里很少能聽到自怨自艾和為賦新詞強說愁,縱然是傷心的失戀情歌也不可能被她唱得婉轉(zhuǎn)哀怨。

愛情的終結(jié),在孫燕姿的歌聲里是“其實愛有很多選擇,我也可以給你自由”,是“我承認這都是我感情事處理得不妥,從不說我愛你那么多”。
即便唱“我懷念的是爭吵以后還有想要愛你的沖動”,也絕不會讓人聽出“求求你回來吧”的苦苦哀求,最后兩句心碎卻堅定的“太愛了,所以我,沒有哭,沒有說”才是孫燕姿情歌的靈魂。
分手的情傷被她獨特的聲線和咬字方式一唱,再也不是自傷自憐,變成了女歌手里少見的痛定思痛。

這點不同的氣質(zhì),倒也不至于讓她酷得有多么驚天動地,只是讓青春期的荷爾蒙嗅到了剛剛好的吸引力,足以讓當年還懵懂中二的80后90后有了一個與世界碰撞后再學(xué)會安慰自己的樣板。
讓一大批少男少女義無反顧追上去的,大概就是這21世紀初新新人類的勇敢和清澈。
而20年過去了,我們好像還是沒有找到第二個22歲女孩會像她一樣唱歌。
02 ?偶像的另一種意義
除了讓人喜歡她歌聲里的倔強和堅定,孫燕姿到底還何以成為一個長達20年的偶像?
或許我們應(yīng)該先正視一個問題:當年的偶像與粉絲之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說現(xiàn)在粉絲和偶像的關(guān)系,更像是“望子成龍”的支持和愛的供養(yǎng);那么當年孫燕姿對那批青少年粉絲來說,其實更像一步步構(gòu)成了一種人生的對照:
你成長,她其實也在成長,誰也不知道下一步究竟會走向何方。

22歲的孫燕姿橫空出世時,仿佛就像每個人在年少時為自己設(shè)想的意氣風(fēng)發(fā)、年少有為照進現(xiàn)實——能有幾個校園歌手早早就被華納這樣的大公司挖掘,甚至還同意了“畢業(yè)之后再簽約”的要求,足足等了你兩年?
但當時的孫燕姿,也只是一個剛踏進娛樂圈這名利場的年輕人。
很多人小時候都特沉浸于“我愛上讓我奮不顧身的一個人”的青春疼痛感,長大后聽過無數(shù)次后才發(fā)現(xiàn),當時那種說不清道不明卻很讓人著迷的迷惘和失落,其實來源于后邊那一句“我以為這就是我所追求的的世界”。
即便是孫燕姿自己,也沒能早早就把它吃透。

一炮而紅之后的三年里,即使天賦和靈光如孫燕姿,換個角度來看一樣也不過是在成熟工業(yè)體系中異常勤奮的社畜。
僅僅三年的時間就發(fā)行了七張高質(zhì)量的專輯,這是老歌迷懷念的好時光,卻也是旁人難以想象的高壓。
相比之下,孫燕姿可能是那批當紅歌手里最容易、也最敢于選擇“抽身”的一個。
2003年正爆紅時,突然宣布停工一年;2007年《逆光》口碑很好,卻因為不滿公司的過分炒作,再次選擇隱退。

這幾年的時間里,孫燕姿的歌迷可能會聽著她的歌從中學(xué)生變成大學(xué)生,從不懂事的孩子成長為懂事的大人。
而孫燕姿好像也在學(xué)會如何處理自己的事業(yè)與人生。所以她很多不講愛情的歌,好像都像是在傳遞自己的成長與變化。
從《超快感》的小女孩心氣到《奔》對沖破壓抑的向往,到《逆光》的溫暖和堅定……盡管歌曲的打造離不開唱片工業(yè)的精心包裝,孫燕姿的歌聲卻總有強大的說服力告訴每一個一路聽過來的歌迷:她在把自己唱給你聽。
闊別四年后在2011年推出的《世說心語》,現(xiàn)在回過頭來看其實是在告知一個無比堅定的選擇:“有那么一天,時間停止了,才發(fā)現(xiàn)心自由才能真的快樂”。

所以,后來孫燕姿趨于平淡的人生軌跡,和三年發(fā)一張唱片的慢吞吞,好像也并不令人意外。
當年的同輩女歌手,在20年間好像一個都沒閑著,一個比一個變化大。
蔡依林從甜心辣妹變成敢于表達的先鋒icon,蕭亞軒變成了姐弟戀經(jīng)驗足以出書的情感教主,張韶涵因為陷入家庭風(fēng)波而浮浮沉沉好幾次,王心凌努力轉(zhuǎn)型證明自己不只有甜心這一面……
孫燕姿的身上卻好像沒有發(fā)生什么稱得上“風(fēng)波”、“劇變”的事情,甚至連所謂的“黑點”都寥寥無幾,安穩(wěn)地從大爆女歌手走向了幸福圓滿的家庭生活。

孫燕姿結(jié)婚時,蔡依林是伴娘
當年那個因為一點反常規(guī)和倔強而迅速走紅的年輕女生,最終也難免走入了主流的生活。
但正是這種趨于平淡真實的人生軌跡,反而讓孫燕姿用20年的時間為這代人展示了偶像的另一種樣本:
年少時的偶像不一定要永遠風(fēng)光、永遠前進、永遠光芒萬丈;
她也可以是遇到挫折后的迷惘,是迷惘后的平和與堅定,是為自己勇敢做出的每一次選擇。
03 ?我們還會再有孫燕姿式偶像嗎?
去年,孫燕姿難得拋頭露面上綜藝,在女生版《明日之子》上擔任導(dǎo)師。當時就有個選手就點燃了回憶殺:
24歲的李澤瓏說自己是孫燕姿12年的歌迷,會唱她80多首歌。特別遺憾小時候沒錢,沒有聽過她的演唱會,可惜長大了、有錢了之后,孫燕姿也不常開演唱會了。

當時看到這段,我和孫燕姿一起被感動得眼泛淚花,覺得這大概就是那批天王天后傳遞給當年那些小粉絲最好的精神力量,讓音樂和夢想不斷在后來人身上開花結(jié)果。
但是現(xiàn)在一回想起來,卻也覺得有點唏噓:
當時節(jié)目里那些選手、和現(xiàn)在所有那些志在成為新生代歌手的女孩里,想要再出現(xiàn)第二個孫燕姿,有多困難?
這幾年我們經(jīng)常聽到一個悲觀的論調(diào):“為什么90后最火的女歌手還是只有一個鄧紫棋?為什么95后的solo女歌手好像斷檔了?因為現(xiàn)在捧女歌手不賺錢啊。”
年輕男歌手好歹還能沾上一切都要偶像化的光,走“女友粉”支持的路線造就一點成績;而那些想要唱歌的女孩,如今好像不做女團、不唱跳、不配合著視覺上的動感和沖擊力的話,真的越來越難了。

甚至連孫燕姿的歌迷也會承認,雖然總在盼著孫燕姿出新歌,卻不會希求她有多么驚天動地的突破,再搞幾首當年一樣傳唱大街小巷的金曲。
因為這大概已經(jīng)不是孫燕姿式歌手會狠狠擊中流行節(jié)奏的時代。
孫燕姿是臺灣唱片工業(yè)如日中天時打造的輝煌成果。無論是流行歌手的商業(yè)化包裝,還是音色、唱商在錄音室時代的重要性,還是與歌聲結(jié)合得恰到好處的倔強女孩人格,都在她的成功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然而時代變了。如今能踩中節(jié)奏的,是LIVE演唱的炸裂、視覺上調(diào)動荷爾蒙、或是極具傳播力的中毒洗腦曲風(fēng),這都與孫燕姿曾經(jīng)帶來的、和她能給我們的相去甚遠。
孫燕姿知道她的音樂如今更像是一塊面向自己和老歌迷的自留地,接受這一點對我們來說也沒什么大不了。
或許有些獨一無二的觸動,就是注定只能封存在21世紀初的那幾年——千禧年之際,當青少年對無限未知的世界充滿好奇和沖動的那幾年。
那些年與華語樂壇新生力量發(fā)生的精神交匯,已經(jīng)足夠讓80后90后心里總給一些歌手留著位置,希望他們就像一個相交多年的老友一直遠遠地陪伴。孫燕姿也一定在其中有一席之地。
就像孫燕姿昨天自己發(fā)微博所說:“陪伴就是幸福”。

最后,分享一個本編輯部最忠實孫燕姿歌迷被蒙騙了20年、直到昨晚才發(fā)現(xiàn)的驚人真相:
原來《天黑黑》里唱的是“老老的歌安慰我”,并不是“姥姥的歌”。

不禁懷疑,這個知識盲區(qū)是由于男生當年不愛手抄歌詞導(dǎo)致的。
如果你也是第一次知道這個冰知識,就點文章末尾右下角“在看”集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