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在你們離開以前》畢嘯南
《在你們離開以前》
畢嘯南
43個筆記
◆? 01 離別
>> 我們?nèi)狈π缘慕逃銓ι钠鹪闯錆M蒙昧;缺乏愛的教育,便對情感與靈魂的感受粗糙干涸;缺乏死亡的教育,便對生的意義和追求失去信仰。
>> 順利的生活是夢,意外會告知我們?nèi)松恼嫦唷?/p>
>> 說來也是奇怪,現(xiàn)在回想,從念高中住校開始,爸媽就很少主動給我打電話,幾乎是沒有。來北京這么多年,什么事都是自己一個人扛過來,他們也都基本不過問,我倒也樂得自在。
>> 生活常常很無情,很多事你一直做得很好,偏偏只疏忽了一次,就是一場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 成人的世界就是這樣,現(xiàn)實(shí)總是迫使你在兩難中做出選擇。回家,是情也是本能;工作,是理也是責(zé)任。
>> 在大的時代面前,個人的愛恨悲歡如滄海一粟,不過是汪洋里隨波搖擺的小舟。
>> 當(dāng)你的人生閱歷越來越多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shí)這個世界上只有爸爸媽媽的愛是最無私的。
>> 然而很突然地,這個攤位在某一天莫名地消失了,無影無蹤,無痕無跡,仿佛從未曾在這個城市的夜里出現(xiàn)過。起初我以為是城市建設(shè)管理的原因,嘆了一口氣,便也沒有再多想。
>> 為人子女,總是憂心于父母某一日終會老去,終將離別,我們又該如何面對?卻不承想,命運(yùn)無常,蒼天無情,也有人青絲黑發(fā)年華正好,卻不得已要和這個世界先說再見。
>>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fēng)塵。
>> 活著本身就已是一件耗盡心力的事,深埋在內(nèi)心的那些孝敬父母的念想很多時候愈發(fā)力不從心。在精神與靈魂層面關(guān)照父母的老去,更是一件極為奢侈的事。所以當(dāng)我看到李琴的故事,心中不僅是感動,更多的是感慨與敬意。
>> 我們應(yīng)該感謝這些磨難,他帶給你的是成長,讓你更成熟。生活就是如此現(xiàn)實(shí),無序是人生的常態(tài),你只能堅(jiān)強(qiáng)地走下去。
>> 也許父母沒有能力,不能給我想要的生活。但這不是我埋怨生活的理由,我也不能因此逃避自己的責(zé)任。
>> 當(dāng)你覺得生活中沒有一個人可以幫到你的時候,你心里一定要跟自己說,我一定可以,我拼盡全力一定可以。
>> 以往,我總以為天下父母大都是一個樣子,舐犢情深,人之常情。年歲漸長,才知不過是我幸運(yùn),這世間父母愁,兒女怨,數(shù)不勝數(shù)。
>> 有的父母,他們?nèi)狈χR,不懂方法,做得很糟糕,但只要愛是真實(shí)的,時間總會讓你感受、理解和體諒。
>> 有些離開只是物理意義上的一瞬間,而許多真正的告別,是在一個人走后的很多很多年。
>> 有些情分,天高海闊。人一代一代,就是一個循環(huán)。
>> 也許,與父母真正的告別,并不在他們離去的那一刻,而是在之后很長很長的日子里,你終于成為一個獨(dú)立、平等而完整的人。
◆? 02 老去
>> 到了三十歲的年紀(jì),爸媽已經(jīng)奔六十而去了。此時關(guān)于他們“老去”的話題已經(jīng)不再是年少時的臆想,而是擺在眼前的一件又一件具體而緊迫的事了。
>> 我悲傷伴以恐懼,憂愁夾雜不安,才意識到,這原來是不可逆的生命歷程,我在向中途走去,父母卻將行向終點(diǎn)。
>> 為人兒女,總覺得父母似乎應(yīng)該什么都會,什么都懂。但慢慢才明白,如同我們小時候踉蹌著腳步,并不懂得該如何面對成長一樣,我們的父母,其實(shí)也并不知道該如何體面地老去。
>> 我完全沒有想到隨口而出的一句話會讓我的媽媽為此難過為此憂,為此思慮了好幾天。
>> 但事物總是一體兩面,親密并不意味著綁定。人走水流,從依賴父母的孩童到獨(dú)立生存的個體,生命需要在合適的時間回歸原位。而生命的原位,只是屬于我們各自本身。
>> 若有緣分,你我父子一場,我們結(jié)伴而行。你有你的人生,我有我的精彩,你不是我人生“好”的標(biāo)準(zhǔn),我也不是你奔赴自由的阻礙。我們只是兩個血脈相連的行路人,相伴一程,終有別時。人生苦短,各自珍重。
>> “是啊,成熟是一件多么殘忍的事,無論此后你貧窮還是富有,愛過還是恨過,那金子般閃閃發(fā)光的青蔥歲月終是一去不復(fù)返了,我也曾是那天真無邪的少年,趴在課桌上酣眠,夢里全是對生命的期待、爛漫的煩惱、純純的愛戀?!?/p>
>> 生命力,你偏見以為花落日落已蒼老,卻見她藏香滿地,星辰入海,靈魂不死,便是勃勃生機(jī)。
>> “做學(xué)問,不能心急。放下雜念,只管埋頭寫,妙趣無窮?!?/p>
◆? 03 和解
>> 離去的人,給活著的人一次靠近彼此的機(jī)會。相互掛念的人,在死生面前再一次體會相依為命的意義。
>> 逝者已矣,留下的人清醒過后,日子只能一如往常。
>> 人與人之間,無論有多大的矛盾或埋怨,只要存有一分愛意或善意,便總有一分等待和解的可能。
>> 親密的人,相互之間要學(xué)會說感謝。表達(dá)愛,是彌合創(chuàng)傷最好的藥。我在想,為什么我不能早一點(diǎn),和更多關(guān)心的人、愛著的人,說一聲愛與感謝呢?
>> 我到了現(xiàn)在,就在此刻,才猛然察覺到,我心中一直存有的某種大山大海、江湖情義的格局與意象,其實(shí)都是爸無聲中給予我的。
>> 姥姥姥爺,爺爺奶奶,是擋在爸媽和死亡面前的一堵墻。
>> 狂熱地神化一個人和毀滅一個人往往不過一線之間。
>> 人啊,得學(xué)會接納自己,殘缺就是殘缺,改變不了的,就接受,與自己和解。人這一輩子,沒什么是過不去的?!?/p>
◆? 04 禮物
>> 我很少和媽談奶奶的事,我總覺得,中國的婆媳矛盾就像流感一樣,一季又一季地輪回,很少有人逃得掉,但咳嗽幾聲吃些藥,很多事也沒什么大不了,日子終歸會過下去。
>> 原來歲月并非無聲,只不過很多傷痛都被深埋在心底,誰都不肯再輕易說出口罷了。
>> 生命給我們種下殘缺的同時也給予了等價的饋贈。
>> 世人都只見大成功者有大光彩,我卻總能見到他們身后無形的如山重負(fù)與內(nèi)心的如臨深淵,更能理解那些大殘缺與大孤獨(dú)
>> 不要在意別人怎么看,人生一世,最重要的就是你自己要擁有真正的快樂,這就足夠了。”
>> 世人皆仰慕那深沉的愛,但大多期冀的只是被愛,而不是去愛,只是得到,而非付出。
>> 平日里他很少主動和我聯(lián)系,這是一份男人特有的規(guī)矩與分寸,他怕打擾我的生活。
摘自《在你們離開以前》畢嘯南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