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圖館】淺談俄羅斯的巴洛克建筑——納雷希金巴洛克與西伯利亞巴洛克

本文作者:A Prata
本作品是對史圖館專欄的投稿,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作品并非嚴謹?shù)臍v史學術研究,僅供參考
十七世紀時,意大利的建筑家在羅曼式和文藝復興式建筑的基礎上,混合些許拜占庭式的元素,再運用大量對稱立柱和華麗雕塑裝飾,巴洛克式建筑就此誕生。
在十七世紀晚期這種建筑藝術風格傳入俄羅斯。俄羅斯早期的巴洛克風格受鄰近的波蘭和烏克蘭地區(qū)影響——俄羅斯人從波蘭和烏克蘭借鑒了不少建筑元素,使本地傳統(tǒng)建筑結(jié)合巴洛克風格,并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俄羅斯式巴洛克風格。這種巴洛克建筑主要集中在莫斯科地區(qū),因之又稱為“莫斯科巴洛克”(Moscovite Baroque);或者根據(jù)代表建筑圣母代禱大教堂所在地菲利(Fili)的統(tǒng)治家族納雷希金家族(彼得大帝的母親即是該家族成員)稱之為“納雷希金巴洛克”(Naryshkin Baroque)。典型的莫斯科巴洛克建筑是融合了俄羅斯傳統(tǒng)建筑樣式“八角壘立方”(此處為筆者譯文,英文為Octagon on Cube)的集中式教堂,如菲利圣母代禱大教堂和波克羅夫卡圣母永眠教堂。


彼得大帝為了完全貫徹心目中的歐洲化,從西歐的荷蘭、北德意志、丹麥等新教地區(qū)邀請大量建筑師修建他的新首都圣彼得堡。彼得大帝曾于荷蘭留學,所以他的品味也深受荷蘭影響。在他統(tǒng)治期間形成的這種糅合了莫斯科巴洛克式和荷蘭等新教地區(qū)的巴洛克式建筑風格被稱之為“彼得巴洛克”(Petrine Baroque)。這種巴洛克風格主要集中在圣彼得堡地區(qū)。比如圣彼得堡的彼得夏宮即是典型的彼得巴洛克建筑;但同期相近的彼得保羅大教堂卻有著高聳的鐘樓,這種風格差異似乎表明彼得時代的巴洛克建筑仍受到納雷希金巴洛克的影響。


彼得大帝死后,其女伊麗莎白繼位。在她統(tǒng)治期間俄羅斯的巴洛克建筑藝術得到極大的發(fā)展。彼得大帝遺留下的俄羅斯帝國國力強盛,百業(yè)繁榮,這種景象也體現(xiàn)在伊麗莎白時期的巴洛克建筑上。奢華的宮廷生活需要奢華的宮殿,伊麗莎白統(tǒng)治時的俄羅斯建筑裝飾日趨精致,越來越多的繁耨裝飾物出現(xiàn)在建筑上,鎏金的拱頂也在此時出現(xiàn)。伊麗莎白時期的巴洛克建筑比起彼得時代更多地受本土納雷希金巴洛克的影響,大量的拱頂和“八角壘立方”的建筑樣式出現(xiàn)在這一時期的巴洛克建筑上。而建筑上遍布曲線的裝飾圖案又暗示來自法國洛可可建筑的影響?;ɡ贍罟绊斠苍谶@一時期誕生。伊麗莎白統(tǒng)治時期的建筑風格被稱之為“伊麗莎白巴洛克”(Elizabethan Baroque)。這種風格在俄羅斯帝國統(tǒng)治下的不少地域都有出現(xiàn)。典型的有如圣彼得堡的冬宮、莫斯科的圣克萊蒙教堂和烏克蘭基輔的圣安德魯教堂。



伊麗莎白之后的葉卡捷琳娜女皇時代(中間有彼得三世短暫的統(tǒng)治),巴洛克式建筑在帝國的核心領域逐漸退潮,取而代之的是從法國興起的新古典主義風格。但在帝國廣袤的邊緣地區(qū),彼得引入的西歐風格遭到當?shù)乇J氐霓r(nóng)民和市民階級的抵制,但這并不影響巴洛克風格在這些地區(qū)最終得以保留,并成為俄羅斯的民族特點。
十六世紀開始,俄羅斯向東方擴張。作為彼時東西貿(mào)易的重鎮(zhèn),大烏斯狄格(Veliky Ustyug)的商人家族很快就富裕了起來。新富起來的商人們需要用某些方式向他人彰顯它們的富裕,因而他們決定在大烏斯狄格修筑華麗的巴洛克教堂;同樣的事情也發(fā)生在維亞狄格和烏拉爾等貿(mào)易重鎮(zhèn)。一系列的建筑學院在沿線的貿(mào)易重鎮(zhèn)中建立起來。西伯利亞巴洛克建筑(Siberian Baroque),便是在這些建筑學院中的兩所——托波茨克建筑學院和伊爾庫茨克建筑學院中誕生。
??大部分的西伯利亞巴洛克建筑是在西伯利亞地區(qū)無柱式建筑(Astylar)的基礎上混合東方元素發(fā)展形成的。這種建筑風格最大的特點是稱之為“巴洛克高級樣式”(барочная переусложнённость форм)的不斷向內(nèi)收縮的裝飾圖案。大多建筑帶有東方樣式的裝飾圖案(如來自佛經(jīng)的不少圖紋)。這種建筑樣式大多集中在托木斯克、托波茨克、伊爾庫茨克等西伯利亞城市,是巴洛克藝術結(jié)合當?shù)貍鹘y(tǒng)和東方元素的產(chǎn)物。

除西伯利亞巴洛克建筑以外,俄羅斯廣袤的領土也孕育了其它無數(shù)獨具地方特色的巴洛克式建筑。奈何手頭缺乏相關資料,此處留待填補空白。
圖片來源:
題圖:VLerik82. Wikim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D0%97%D0%BD%D0%B0%D0%BC%D0%B5%D0%BD%D1%81%D0%BA%D0%B0%D1%8F_%D1%86%D0%B5%D1%80%D0%BA%D0%BE%D0%B2%D1%8C_%D0%B2_%D0%94%D1%83%D0%B1%D1%80%D0%BE%D0%B2%D0%B8%D1%86%D0%B0%D1%85_01.jpg [引用日期:2019-02-16]
圖1:Ludvig14. Wikimedia.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Moscow_Fili_ChurchProtectionTheotokos3.jpg [引用日期:2019-02-16]
圖2:Кадоль О. Wikimedia.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Church_of_the_Dormition_of_the_Theotokos_in_Pokrovka_03.jpg [引用日期:2019-02-16]
圖3:Florstein. Wikimedia.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Summer_Palace_of_Peter_I.jpg [引用日期:2019-02-16]
圖4:Samoylyk O. Wikimedia.?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Peter_and_Paul_Cathedral.jpg [引用日期:2019-02-16]
圖5:GrechkinaNadejda. Wikimedia.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D0%97%D0%B8%D0%BC%D0%BD%D0%B8%D0%B9_%D0%94%D0%B2%D0%BE%D1%80%D0%B5%D1%86.....jpg [引用日期:2019-02-16]
圖6:Ludvig14. Wikimedia.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Moscow_StClementChurch_001_0344.jpg [引用日期:2019-02-16]
圖7:Xsandriel. Wikimedia.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Kyiv,_St_Andrew_church_(2).jpg [引用日期:2019-02-16]
圖8:Konsek M. Wikimedia.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Cerkiew_Podwy%C5%BCszenia_Krzy%C5%BCa_Pa%C5%84skiego_w_Irkucku_07.JPG [引用日期:2019-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