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限電揭開電動車的遮羞布!“沒電”的電動汽車,和廢鐵何異?
近日,多地限電的情況,受到了網友的關注,根據發(fā)改委印發(fā)《2021年上半年各地區(qū)能耗雙控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青海、寧夏、廣西、廣東、福建、新疆、云南、陜西、江蘇、浙江、安徽、四川等12個地區(qū)在能耗降低和能源消費總量方面均呈現嚴峻態(tài)勢,受此影響多地區(qū)開始限電。

這一次限電,有各種各樣的原因,除了用電負荷較大,能耗雙控目標沒有完成,提升中國制造業(yè)在全球產業(yè)鏈中的地位和議價權以外,煤炭價格猛漲也是原因之一。
因為電價關系到國計民生,一般是不會輕易漲價的,但是今年上半年,煤炭價格卻猛漲,今年以來煤炭價格持續(xù)走高,在歐洲等地區(qū),煤炭價格創(chuàng)造了13年以來的新高,而我國的火力發(fā)電占比達到70%,這意味著發(fā)電的成本大幅上漲,煤電廠處在虧損狀態(tài)。而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充電樁也受到了影響。內蒙古、河南、四川、浙江、云南、寧夏、黑龍江、吉林、廣東等地相繼實施錯峰用電,導致部分電動汽車的車主受到影響。

以廣州地區(qū)為例,有些充電樁根據要求,要在每周一、二、三、四、五的早8點到晚11點期間錯峰輪休用電,其他時段停止用電,這也導致,電動汽車車主只能在對應的時段進行充電,本身使用便利性就不佳的電動汽車,雪上加霜。
而要知道,目前新能源汽車占汽車保有量的占比還只有不到2%,根據數據顯示,截止去年年底,我國有492萬輛新能源汽車,如果按照每輛車的電池容量50度,每年循環(huán)充電100次計算,全國所有的電動汽車加起來每年的用電量大約是246億度,而2020年居民生活用電量10949億度,也就是說,全國所有的電動汽車加起來。大約相當于居民用電一年用電量的2.2%左右,而一旦電動汽車的數量增加,比如占比達到50%,那就意味著,光是電動汽車的用電量,就要達到居民用電的50%左右,而且電動汽車快充樁的充電功率往往較大,屆時對于電網來說將是一個沉重的負荷。

根據數據統(tǒng)計,截止今年8月,全國有各種類似的充電樁98.5萬臺,但是現有的充電樁依然無法滿足充電需求,很多地區(qū)的充電站都存在排隊的情況,而一旦新能源汽車的占比達到汽車保有量的20%,至少需要1000萬個充電樁,才能夠堪堪滿足需求。
而快充站的充電一般都集中在白天,那么電動汽車的聚集性充電必然會導致局部地區(qū)的負荷緊張,加重配電網負擔。而發(fā)展家用慢充樁可能是解決的途徑之一,但是很多小區(qū)受限于電網和負荷,無法裝家用充電樁,而且純電汽車充電使用慢充大致需要8-10個小時左右,這也意味著會對電網的長時間負荷占用,在夏天用電高峰期,電網能否負荷依然是個難題。

發(fā)展電動汽車,本身是為了節(jié)能減排,但是,新能源汽車對于電網的負荷不容忽視,此次大規(guī)模的限電也暴露了這一問題,一旦把市面上的燃油車大部分換成電動汽車,我們的電網是否會不堪重負?在全面推廣電動汽車之前,基礎設施和電網負荷方面的問題必須統(tǒng)籌解決,畢竟誰都不想因為電動汽車影響了居民生活生產用電,那未免有些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