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XTP的戀愛日記②
不是很困的時候可以做什么呢?想你吧。 掛完電話準備準備睡覺,想想明天做什么,想想明天幾點起,想著想著覺得自己該睡覺的時候,發(fā)現(xiàn)不太困,就想起你。 剛剛突然想到朱生豪,樂。我想只要活得夠久,我也和他一樣,能寫出許多nen死吧nen的燒話來。 給你。 哈哈哈哈哈哈! 每天,有空的時候,就寫一點點。 我想或許是這份新鮮感,從未體驗過的新鮮事,會很激發(fā)我寫些什么的想法。訴諸紙上。況且,我在一開始就有這么充裕的時間去探索這個新鮮事物,當然要好好揮霍一番,多做些什么。多觀察些,多想些。我的小腦瓜子雖然不夠那些死鬼哲學家們使用得久,但構造大差不差,出名的哲學家大多都再也沒有機會使用他們的腦子了,在世的哲學家我又認不得幾個——沒死是不會太太太太出名的,出名到好多好多人記住、好多好多小孩寫作文引用、好多好多地方掛著寫有他們的語錄的牌匾的時候,那基本都……我還有這么多時間,我可得好好揮霍一番,盡情思考。恰好最近你的到來是一個新的大事件,我有太多太多可看可想可說可寫的新東西了!太好了!對于一個愛思考/愛胡思亂想的人來說,還有什么能比給她一個新新的她未涉及的領域探索更有意思的呢?我是想不到啦! 也不說新鮮感消失,就是當你成為我的習慣,像呼吸喝水吃飯一樣自然,我還是會想你。 我喜歡許多人事物,但你最特別。因為你在我的未來里,我確定我走到哪都會想要帶上你。所以我的想法會慢慢地逐漸的,全部告訴你(吧) 我去哪都想帶上你,但現(xiàn)實中并不可能次次成行。是故這又有一個可以探討的地方: “會因為這次不能同行而遺憾嗎?” 我不太會,或許偶爾真的很想要你accompany with me,這時候也會遺憾,也說不一定。 因為我知道,在我不可及的地方,你在進行你的人生旅程,你行走所見的風景,轉(zhuǎn)述與我,以你的表達,以我的想象,那便算是我也見識過了——誠然我未必懂具體的事情和流程,但我會問你,你的感覺?你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你的經(jīng)驗? 我十分樂意聽你講,我不在的時候,你周圍發(fā)生的故事?,F(xiàn)在是,未來也是。我真的很喜歡聽故事,也喜歡在聽別人講故事的時候插嘴,似乎不是什么好習慣,但是無所謂,跟你聊天這些習慣沒啥好改的。除非我的習慣讓你不舒服,但這些你都可以和我說.大不了打一架嘛,then reach a compromise. 噢,以我慣常的做法,我一般強勢地說服別人接受我的邏輯。而因為我自身的局限性永遠客觀存在,所以我的邏輯不會總是符合實際情況的最優(yōu)解。這時候倘若你覺得你有一個當下的最優(yōu)解,請務必告知或說服我。別什么事情都隨著我,我想,我這種嗎嘍,別說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我怕是會上天。 主要是我懶,你隨著我,就意味著我要形成一個方案,說給你聽,在前面開路帶路,我想偷懶!我超喜歡不帶腦子地跟著人走的,你已經(jīng)知道啦!而且以我超高的執(zhí)行力,你給幾個方向,我憑著直覺選個喜歡的,接著就是我?guī)е阋宰羁斓乃俣葲_向終點——看你喜好,你想慢慢走看沿途的風景也可以,但我得保證我們能到達目的地——如果你說不到達也沒事,你的目的是“看風景亂逛”,那也沒什么不好的。 但我會嘗試堅持原來的方案,會先到目的地,做完你的/我們的原定計劃里要做的事,再用裕余的時間去漫無目的地做別的——或者奔向下一站。 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怎樣你都會有收獲的。不管多還是少,不許貪心!你就說有沒有收獲吧! 如此強硬的口吻如此蠻橫的態(tài)度,我是說,如果你此前不曾見識過,那你可得好好習慣。我可固執(zhí)得很。但我確實又是接受能力很強的人,這不矛盾。因為我一旦接受認可了一件新事物,那就不輕易更改想法地去執(zhí)行。貫徹落實,倒可以醬紫打打官腔——這叫 貫 徹 落 實。朝令夕改的事情在我身上發(fā)生的次數(shù)不會太多,我不會把話說死,因為有時朝令夕改無可避免,一定會發(fā)生的。固執(zhí)執(zhí)行一段時間后,倘若我聽聞了更好的觀點,我認可接受了,那就換條路接著一直悶頭走。這樣的好壞我暫時說不出來,但是變通我其實也是會的,只是懶,常覺得都能到達目的地,我的路子未必效率低,何必改來改去重新適應,懶。 不過咱們堅持的觀念大部分并不對沖,并沒有到一定要打一架談個折中妥協(xié)的辦法的地步,這可太好了,我省去了許多辯論爭執(zhí)的力氣。 我喜歡以i人自居,不是因為我e不起來,而是我常覺得這些我懂的道理別人仔細觀察也“應該懂”,說白了就是我對別人的要求非常之高。我又常常懶得和人解釋——多說無益,讓這人切切實實地親身體驗一次比誰說比什么經(jīng)驗都直接了當?shù)枚?。我何必費力氣講一遍。麻煩得很。倘若我給個油鹽不進的東西講話,講完了發(fā)現(xiàn)這人壓根沒聽,講完了發(fā)現(xiàn)這人聽不懂也不肯接受,那我只覺得我在浪費時間。無緣無故的閣下為何要害我性命,哈哈哈哈哈哈。 當然,對不太熟的人是這樣,對朋友是不一樣的。我總是很樂意幫助朋友們的,只要他們需要,那我就在。問什么我答什么,不知道我就說不知道。聽不懂不要緊,我不會覺得浪費了時間,我只會告訴他們,這是我的觀察我的經(jīng)歷,我得出的經(jīng)驗,未必具有普適性,而你們未來自己經(jīng)歷一遍,形成自己的經(jīng)驗,再加上我已經(jīng)給你分享過我的看法,你們會形成自己的方法論的。不循規(guī)蹈矩不完全照搬別人的經(jīng)驗,有自己的靈活的處理方法,這比什么都重要。我所說的,只能為你們提供一個參考罷了。我很樂意為朋友們提供參考。 人之相處忌諱交淺言深。至少我忌諱這個。不算什么朋友的話,我不樂意浪費我的時間。君心我心不相知,我斷然不敢說什么掏心窩子的肺腑之言的。我會隱瞞。 15分鐘500字,我的寫作速度可快!因為這是無拘無束的隨筆,倘若不加思考,不斟酌著措辭,我只會更快。 但斟酌措辭是我的習慣,我總想很貼切地描述映射在我的主觀意識里的客觀世界。我想還原給你看我眼里的事物是什么樣子的。物著我之色彩,能理解幾分就是讀者的事。況且好的讀者,我覺得,能讀出我的潛在的,自己都未曾意識到的東西。 我在備忘錄里寫東西常常倒回去在合適的地方加上補充,或者又加上許多要說的話,所以前面說的十五分鐘五百字是我距離開寫的時候?qū)懴碌?,后來寫完這些又倒回前面接著寫。 寫隨筆可太舒服了。但這又不是日記。正經(jīng)人誰寫日記啊,下賤。這下賤并非出于我口,姜文說的,他沒素質(zhì)得很。而我認同了這句話,我也沒素質(zhì)得很。只不過他始作俑者,樂,有事請罵他,他不說出這樣讓我喜歡的話,我也引用不了,是吧。 怎么又寫了這么多廢話。但我得說,你肯定愛看,你不愛看你肯定就不會看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對除了你以外的所有人,這些廢話他們看不看的我無所謂,他們認同也好不認同也罷,我無所謂。我只是把話寫在這了,要看的人自己看,不要看的人就不看,就這么簡單。不喜歡我的方法論的人,的朋友,沒必要強逼著自己看這些你不喜歡的言論。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求同存異。不管什么原因,你還要我這個朋友,卻不認同我的大部分觀點的話,也無傷大雅。我尊重我的朋友,你們怎么想是你們的自由,我不認可你的觀點我會說,你不認可我的觀點你也可以說,但這又不是吵架——我們只是簡單地點出了我們之間的不同罷了。 至于朋友關系,怎么讓感情升溫,怎么慢慢升級呢?倆字兒以蔽之,磨合。磨合就是這樣的畫面:第一先找出合不來的不平的地方,第二磨,第三平了。這就需要我們雙方費些口舌,找一個雙方都接受的平衡點,我們不要搶占、擠在蹺蹺板中間的支點位置,來謀求一個很緊張、很脆弱、容錯率很低、很不寬容的平衡,我們來各自退一些,走到蹺蹺板支點兩邊的力臂上,在波動中找一個動態(tài)平衡——這是一個范圍,而不僅僅是一個很絕對的很單一的值,區(qū)間大了就有可調(diào)整、可回旋、可喘息的余地。 舒服很多,不是嗎 等下,我本意是只給你一個人寫的廢話,怎么又忍不住在隨筆里,誠懇地對話我腦海中想象的各種各樣的“他人”。 我是喜歡對話的,我寫東西的時候總是分裂成好幾個人對話的。但并不劍拔弩張,大家都挺有素質(zhì)的,自己安靜思考自己的,只是偶爾這幾個人里有一個人的想法像是加了高光一樣太過亮眼,那這個人的話就被我這個會議記錄者記錄下來,與會者又對此發(fā)表一些見解和看法,囑余記之,而我這個記錄者也是與會者,記錄的時候還添幾筆自己的看法。嘿嘿。 我喜歡自己和自己對話,我太喜歡這種親密無間的感覺,但有時候又覺得無趣——與會者都是自己,想法全部洞悉,便少了些外部的不同的聲音,再怎么模擬也是一個人發(fā)出來的聲音。 但現(xiàn)在你也獲準加入進來,而你的到來,讓我自己的頭腦里無數(shù)的與會者開心壞了——終于不用和這些知根知底的自己們對話了,來了個新人耶!這可是你的殊榮,這樣的小會議每天不知道開多少個,不需要你全部參加,重要會議要召開的時候,我們?nèi)w自己代表會統(tǒng)一意見向您發(fā)出會議邀請的,樂。 但是,又一個但是,我又新寫的這些廢話你肯定也愛看。就憑你連那個什么,那天你說你看的東野圭吾寫的很爛的那本小說你都看得下去,我這樣的廢話你肯定不止看得下去,還愛看。 我說的,反正你就是愛看。哈哈哈哈哈哈! 倒回去看了看第一段,想起昨天你說的你在思考自己要不要改改你的內(nèi)斂什么的。我不懂,你舒服就好,很多東西時間到了,你習慣了,就很自然了。像我,假設幾天前你說想要我寫點什么nen死吧nen的東西給你,我只會把你這個土狗扔了。我也三棍子憋不出來一點nen東西??墒乾F(xiàn)在我看看第一段,他媽的,nen死吧nen。哈哈哈哈哈哈哈!因著你的特殊,我想,我深思,我覺得我會說出來,我該說出來,我能夠說出來的時候,我自然就說出來了。說不出來就寫出來。寫著寫著也能說了。 說不出來就想辦法讓我感覺到。我并不遲鈍,一個理解接受能力強的人不會遲鈍——她需要感受,感受后去理解形成自己的判斷。常感受常受傷。小傷習慣了而已,不會受重傷。而刻意地鈍化,不那么敏感,也是一種生存之道。 無所謂,你自在就行。感受不到的時候我唯你是問,小樣,壓力不死你,哈哈哈哈哈哈哈! 真睡了,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