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生結弦的4A、谷愛凌的1620……挑戰(zhàn)這些天花板有多難
2月10日,北京冬奧會花樣滑冰男子單人滑項目自由滑比賽,日本名將羽生結弦再次挑戰(zhàn)人類極限的4A動作,未能完美落冰,最終名列第四。雖然悲情謝幕,但他仍獲得了全場觀眾的掌聲。
不斷探索、突破自我,總是讓人感動。羽生結弦執(zhí)意沖擊4A,谷愛凌一戰(zhàn)封神的1620轉體……本屆冬奧會項目比賽上,超高難度動作一再上演,而蘇翊鳴雖然沒有祭出自己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的1980轉體,但其1800動作的完美表現(xiàn),亦驚艷了全場。究竟這些動作有多難?做到這些動作意味著什么?南都大數(shù)據(jù)研究院用數(shù)據(jù)解構這些冰雪運動項目的“天花板”。
羽生結弦執(zhí)念的4A:
一秒轉四圈半
2018年,在成功衛(wèi)冕冬奧會花樣滑冰男子單人滑冠軍后,羽生結弦便把目光瞄準了4A動作。根據(jù)公開報道,2019年,國際滑冰聯(lián)盟花樣滑冰大賽正式練習中,羽生結弦首次公開挑戰(zhàn)4A,三次摔倒。僅僅是2021年1月到4月之間,他就挑戰(zhàn)了1000次以上,但從未成功過……
羽生結弦堅持要完成的4A,究竟是什么?

4A,也就是阿克塞爾四周跳,A就是阿克塞爾的簡稱,4表示的是四周。這個跳躍動作,需要選手起跳時向前滑行,用右足前外刃起跳,左足刀齒不點冰,在空中旋轉1620度(四周半)后,左足后外刃落冰,右足不接觸冰面,然后向后滑行。
4A到底有多難?“像跳遠選手,在跳出6米距離的同時,還要加上身體的轉體”,在一次采訪中,羽生結弦曾經(jīng)這樣描述。
要完成這個動作,選手在0.8米左右高度的空中,不到一秒的滯空時間中,完成4圈半的旋轉,這個速度相當于一輛50公里/小時的汽車車輪的轉速。

根據(jù)有關報道,俄羅斯花滑教父阿列克謝·米申接受俄羅斯媒體《Sports.ru》采訪時斷言,依據(jù)現(xiàn)在人類身體能力來看,在自己有生之年,4A無人可以完成。
北京冬奧會花滑賽后采訪中,羽生結弦表示,今天的4A明顯比之前跳的都要好,覺得把自己的全部都發(fā)揮出來了?!爱斎挥小€是差一點啊’的心情,但我想這可能就是我的全部了吧!”
羽生結弦說,“請再給我一點時間,我不想就這樣結束了。就讓我繼續(xù)傻下去吧!”他深深鞠了一躬之后轉身離開,贏得了混合采訪區(qū)滿堂的掌聲。
谷愛凌奪冠的1620
在反向翻轉4周半中飛翔了20米
2月8日上午,在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決賽中,谷愛凌在總分暫列第三的情況下,大膽選擇自己從未成功挑戰(zhàn)過的 1620,最終一跳封神,奪得冠軍。
據(jù)公開報道,自由式滑雪大跳臺場地分為助滑區(qū)、起跳臺、著陸坡和終點區(qū)域,其中助滑區(qū)的垂直高度將近50米,相當于17樓高。
運動員從50米高助滑區(qū)向下滑行,達到起跳臺位置進行起跳,然后在空中做一系列動作,最終落在著陸坡上,這個距離一般是20米,然后運動員再慢慢滑行到終點區(qū)域。
1620轉體,是目前女子大跳臺的天花板,那么這個動作究竟有多颯?

根據(jù)百度智能云的“3D+AI”技術,谷愛凌這一跳的高度達到4.3米,落地遠度為20.5米,也就是說相當于在約1.5層樓高度上,一邊翻轉4.5周,一邊飛出了20米遠。
谷愛凌奪冠的動作全稱為“向左偏轉偏軸轉體1620”。其中左轉就是向左旋轉,關鍵是大部分是右撇子,左轉比右轉更有難度。2月10日,谷愛凌發(fā)布視頻解釋自己所跳1620的難度,“對我來說,我往右轉是更容易的,所以我選擇挑戰(zhàn)的1620往左邊的,這就等于用左手用筷子拿起來?!?/strong>
目前知名滑雪運動員中除了谷愛凌,另一個完成這一動作的是法國選手泰絲·勒德,于2022年1月份剛剛完成。“我的1620和她的1620是有一個很大的區(qū)別”,谷愛凌說,比賽后接受采訪時,“我那時說是歷史上第一個有女子做到這個動作,我意思是反向的1620,她的1620是正向的”。
什么叫偏軸轉體?把運動員身體、肩部和滑雪板看作是三條軸,其中運動員的身體是x軸,據(jù)肩部平行方向是Y軸,滑雪板是z軸,沿著這三個方向做運動,就是正軸動作,反之就是偏軸轉體。相比于正軸,偏軸難度更高,容易獲得更高的分數(shù)。
此外,谷愛凌在這次比賽中還有摸板動作,摸板動作技巧性雖然不高,但它會降低轉速,增加動作完成難度。
據(jù)央視科普,目前世界一線的大跳臺比賽里,女子選手空中旋轉度數(shù)包括720度、900度、1080度、1260度、1440度等度數(shù)。前三個旋轉度數(shù),運動員們較容易實現(xiàn),然而從1260度到1440度的突破,則足足花了8年的時間。
2012年10月,德國選手麗薩齊默爾曼在訓練中完成女子選手在雙板滑雪歷史上第一個轉體1260度。8年后的2020年11月,瑞士選手馬蒂爾德格雷莫在比賽中完成了轉體1440度動作。
蘇翊鳴打破吉尼斯紀錄的1980
空中平轉5圈半
2月7日,北京冬奧會單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礙技巧決賽上,中國選手蘇翊鳴翻出了1800,驚艷全場,一舉奪得銀牌,創(chuàng)造了中國隊在該項目上的冬奧歷史最佳成績。
實際上,在三個月前的2021年10月28日,蘇翊鳴在奧地利斯圖拜公園的訓練中,成功完成內轉1980(轉體五周半)抓板的超高難度動作,成為全球首個完成該動作的運動員。其后,吉尼斯世界紀錄宣布,蘇翊鳴以該動作打破世界紀錄。

蘇翊鳴是單板滑雪史第四個完成轉體1980動作的運動員,前兩位都是日本選手,而第三位是另一名中國運動員楊文龍。不過,蘇翊鳴是第一個用平轉完成1980度轉體動作的,其難度要高于偏軸轉體。
這意味著什么?騰訊企鵝號默北Mobei就提到一個有趣的說法,用足球界64米射門來類比,貝克漢姆是世界第一位在“64米”位置射進球門,雖然其后也有其他人在這個位置射門,但蘇翊鳴則是第一個用“外腳背”(平轉)在“64米”位置射進球門的(平轉1980度轉體),而這個難度加成還是挺厲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