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早期哲學-米利都學派
? ? ?

? ?? 米利都學派有三位代表人物,他們是米利都三杰分別是哲學之父泰勒斯,以及他的學生阿那克西曼德,最后是徒孫阿那克西美尼。
? ? ? 泰勒斯作為哲學之父,為何這么推崇他呢,主要原因是他把哲學從早期神話里帶了出來,使得原來以神話人物來解釋世界的方式變成了用自然的元素來解釋,他有句話備受推崇,那就是“水是萬物的本原”,而具體為何這么解釋有兩個原因,一種是因為種子需要濕潤才能發(fā)芽,而濕潤就需要水,所以說水是萬物的本原。還有種解釋是,早期的希臘神話中,水神是最古老的神之一,人們都要左手對著大地和右手對著河流來發(fā)誓,這就說明了水和大地對于早期人的重要性,為此泰勒斯提出水是萬物的本原。萬物從水中來又復歸到水中,當然這兩種解釋都是可以的,最重要的是泰勒斯區(qū)別了從前用神話的解釋方法,這就是一個標志,這個標志是:本原是自然元素而不是虛構(gòu)的神。有學者這么區(qū)別東西方文明,東方是黃土文明,西方是海洋文明,為此從哲學的論點中就可以看出端倪。泰勒斯也提出另一個論點萬物有靈論,對于他來說磁石為何能互相吸引,是因為它們有靈魂,而靈魂是一種極細微的東西,這種東西可以稱為精氣,可以表現(xiàn)為一種潮濕,也就是說靈魂是一種濕潤,而水是濕潤之源,所以水是萬物的本原??梢钥闯鲈谡軐W早期的時候,質(zhì)料和動力是一體的,物質(zhì)與精神也是一體的。為何這么說,因為吸引的動力和本原的質(zhì)料泰勒斯都歸結(jié)為水,而水既是質(zhì)料又是動因,對于唯物主義來說,物質(zhì)是運動的,可是物質(zhì)為什么運動是沒有解釋的,而牛頓為了解釋為什么會運動,他把此歸結(jié)為第一推動力,也就是神學的上帝。對于唯物主義者來說運動是永恒的,也就是世界一開始沒有最初而是一直運動著的。對于哲學角度來說,這和牛頓的第一推動力是一樣的,都是一種信仰,他們都不能自證。從哲學上也就是說世界到底是有最初開端還是沒有最初開端,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其實并沒有結(jié)果,只是自己假設的公理,好比歐式幾何與非歐幾何里的第五公設一樣。而泰勒斯最為最初的哲學家,那個時候并沒有這個問題,本原本身就是動力,物質(zhì)和精神是一體的。
? ? ?

? ?? 阿那克西曼德,作為泰勒斯的學生,他最初提出了本原這個概念,也就是始基(arch)。而他認為的本原叫做阿派朗(apeiron),一種否定性本原冷熱干濕的矛盾。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本原只可能是一種無定形的事物,它之所以能成為萬物是因為它什么都不是。而這種東西是無定形的,是無限,這里的無限是指無限制的。對于阿那克西曼德這種觀點,使得世界有了定形與非定形的區(qū)分。這個阿派朗有點像是命運,摸不著但卻存在。一切限定都是否定,所以只能用否定的方式來稱呼本原,也就是apeiron。
? ? ?

? ? ? 在動力學方面,它阿派朗中間存在兩種相對矛盾的東西,就是冷熱,干濕。這四種機能互相作用形成了水火土氣。冷干生成土,冷濕形成水,干熱形成的火,熱濕形成氣。他認為為何會形成萬物呢?而他認為這是命運安排好的,是因為萬物在時間中的不工整,所以要受到懲罰然后彼此相互補足。這可以理解為因果報應,這里的因果報應不是善惡的報應,而是某種形態(tài)自有自己的不足,需要另一個事物或者形態(tài)來彌補和補償來達到一個完整的存在形式,最后同歸為阿派朗。
? ? ?

? ? ? 阿那克西美尼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學生,他在泰勒斯和阿那克西曼德的基礎上提出了“氣是萬物的本原”,他認為氣既具有無定形的特點又是一種具體事物,這個論點的提出代表了對阿派朗的否定是否定的否定(阿派朗是否定性本原),在這里阿那克西美尼是如何解釋世界如何從氣中演化的呢,他只取了冷熱兩對矛盾(這有點像東方文明中的陰陽)然后冷的量化是凝聚程度,熱的量化程度代表稀散。由此氣的冷熱聚散構(gòu)成火-氣-風-云-雨-水-土-石。這就是從稀散到凝聚之間的氣如何變化成萬物的過程。
? ? ?? 從阿那克西美尼的哲學思想里,火比氣更加稀散,對此火更加的不定性所以更加符合本原的特點。而阿那克西曼德的另一個學生畢達哥拉斯做出了另一個跨越,他提出阿派朗在感性上是找不到實物的,只有在思想上能找到阿派朗,那就是數(shù)。對此他提出“數(shù)是萬物的本原” 。在物質(zhì)形態(tài)發(fā)生變化的背后是阿派朗,在思想上可以定性為數(shù),邏各斯,概念。從此哲學從米利都學派宣告走向下一個階段。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