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實現(xiàn)了大一的夢想 美國CMU卡內(nèi)基梅隆大學!


-Yeeeees,我們是你的設計生涯加油站!-
設計是在尋找問題的最優(yōu)解,關鍵在于能否找到最佳的突破口,找到以后,接下來的推進都會更游刃有余。

?- Jenny -?
GPA:3.85
本科:紐約視覺藝術學院
專業(yè):平面設計
?- OFFER -?






卡內(nèi)基梅隆大學
Entertainment Technology Center(ETC)
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
Master of Science in Information (MSI)
印第安納大學伯明頓分校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Design?
普渡大學
Master of Science i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紐約視覺藝術學院
MFA Interaction Design
伊利諾伊理工學院
Design (M.Des.)
?- Yes Talk -?
Q1:請您做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吧!
A:
Hi, 我是Jenny。對設計的認識和理解是隨著學習和摸索在改變的。很小的時候就想做設計師,那時候覺得設計是創(chuàng)新,是做出一些很酷的東西。現(xiàn)在更覺得設計是在尋找問題的最優(yōu)解,無論是視覺設計還是交互設計,關鍵在于能否找到最佳的突破口,找到以后,接下來的推進都會更游刃有余。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個設計師分享的自己對設計的見解,覺得很有感觸,想和大家分享:“?設計的最終價值在于思辨,在于面對紛繁復雜的現(xiàn)實問題的時候,切中肯繁,直擊要害,找到最有解”?。

Q2:為什么會選擇留學呢?
A:
選擇本科出國留學是超出最初的計劃的,我是高二那年才準備出國的,之前一直是打算在國內(nèi)參加藝考的。當時很明確的是會學設計,因為也是從小的夢想。所以就打算通過藝考,去國內(nèi)的美院。一個契機是,高二那年,媽媽在美國的一個好朋友剛好回國,與媽媽和我聊過以后,覺得我想要學的專業(yè)更適合去美國發(fā)展。綜合考慮我自身的特點和未來職業(yè)發(fā)展最后選擇了留學。
通過四年的本科學習,我很感激當初的決定。紐約是一個極為包容的城市,對藝術和設計更是如此。不同的文化,形形色色的人在紐約碰撞出火花。很感激四年里遇到的德才兼?zhèn)涞慕淌趥?,還有非常有才華的同學們。可能我的一些同學并不是那么喜歡我們學校,但我對本科的院校還是非常感激和懷念。
Q3:如何確定自己的專業(yè)和申請的學校的呢?
A:
我是從大一開始就很明確的知道自己想要做交互這個方向的。申請本科的時候,在之前的作品集機構了解到交互這個專業(yè),然后就對它很感興趣。所以大一的時候,就會主動去了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大一參加過我們本校交互研究生項目的open day, 大致對交互做什么有了一定的理解。其實當時講的很多內(nèi)容并不能完全聽明白,但真的很喜歡那種氛圍。覺得做交互設計的人們都很熱忱而有趣,當時我對交互設計的理解也停留在一群人一起努力,通過設計思維,設計方法一起解決問題。我的本科專業(yè)是平面設計,但我們學校的平面設計在大三以后可以有三個不同的發(fā)展方向選擇, graphic design, motion graphic, ux/ui。我就很幸運的可以學到一直心心念念的ux/ui的內(nèi)容, 所以對一個case study 的流程,以及如何開展調(diào)研,做用戶訪談有了基礎的了解。
夢校從大一開始就是CMU, 覺得一直是把它作為理想,在一個很難觸碰的高度。CMU對于想學交互設計的同學心中應該都是神一般的存在吧,作為世界上第一個開設交互設計課程的學院,CMU在人機交互方面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

最后選擇的學校是CMU的ETC專業(yè),選擇的原因更多來源于學校本身。ETC會更偏向游戲設計,這也是我比較糾結的一個點。一開始我更想做ux方向或是體驗設計方向的,后面也嘗試了很多不同的交互媒介。后來了解到ETC也會教授很多ar/vr游戲的開發(fā),而ar/vr又是我很感興趣的點,感覺以后這項技術可以用在很多領域。因為gamification是我很感興趣的話題,如何把游戲化和app或者是其他的內(nèi)容結合,讓用戶更enjoy整個過程,是我想去ETC學到的。然后ETC的第二,三,四學期,每一學期都可以選擇CMU開設任意一門課,所以到時候想要去選一些更偏HCI的課程。
Q4:請介紹1-2個您的作品集項目吧!
A:
在這里介紹我的第一個項目,WACA, 一個交互投影裝置,幫助6-8歲的孩子們建立平等的性別觀念。我對女性安全和性別平等的相關議題一直都很關注,2022年初發(fā)生的徐州八孩母親和唐山打人事件讓我希望能做一個項目,深入了解針對女性的暴力的背后原因以及如何改變現(xiàn)狀。

第一個項目其實是最曲折的一個項目, 大概從六月初開始,一直拖拖拉拉,中間和三個不同的老師合作過,最后大概到十一月初才結束,當然中間也有穿插做第二和第三個項目。

從第一個項目中學到了很多,因為我自己比較拖延加上我當時在美國讀書,遠程做作品集,所以一開始和老師們的溝通也不是很順暢。在和項目老師溝通上遇到問題的時候也沒有及時找yaya反饋,導致一開始浪費了很多時間。最后和yaya溝通后,問題得到解決。項目在經(jīng)過2次迭代后,想法和設計都變得更加成熟。最后的三個項目有了第一個項目的經(jīng)歷都開展的比較順利。在此要特別感謝yaya老師和蔣老師,蔣老師思路特別清晰,感覺每次都能在我思路很亂不知道怎么排版和安排時間的時候給我方向。

Q5:確定留學后是如何準備的呢?
A:
?# 時間線
我之前是打算畢業(yè)以后直接找工作的,沒有讀研的計劃,和父母溝通了多次才想說要不先試一試,然后大概五月底才聯(lián)系的yaya老師,咨詢作品集的事情。
六月初開始第一個項目,六月到七月有一個實習,所以也沒有完全投入做項目。七月份是第一個和第二個項目同時在做,十一月開始第三個項目, 十二月做了第四個項目,一月份大概花了兩周做第五個項目?(因為申請的項目中有需要五個項目的)排版一直是穿插在做項目的過程中的,前兩個項目排版比較慢,后面的就會快一些了。
選校,文書,簡歷,推薦信我都是十一月份才開始的,所以時間真的非常緊。好在文書老師梁老師很給力,思路很清晰,所以我會覺得文書這一塊相比較作品集反而是比較輕松的。在梳理文書的過程中本身也是回顧過往經(jīng)歷,更加清楚自己為什么想做交互設計,給自己一個更明確的定位和未來的規(guī)劃。
1.1 迎來了第一個ddl,CMU的ETC,其實那時候我的第五個項目還沒有做完,排版也是急急忙忙趕出來的,但還是提交了。接下來的幾個ddl分布在1.15,2.1,2.15,就是一直在完善作品集和文書的過程,還有就是催老師們交推薦信。2023年一月迎來了CMU的面試,二月有一個IIT的面試,三月開始陸續(xù)收到結果通知。
?# 語言
語言的話,因為我讀的美本,所以托??梢詗aive, 但一些頂尖學校的項目即使美本也需要重新考托福,因為時間原因就沒有考慮。GRE本來是打算考的,但后來真的來不及了,所以GRE也沒有考。
?# 面試
兩場面試我覺得都是很順利的。ETC的面試大概就是10分鐘左右,面試前我有上網(wǎng)查大家的面經(jīng),所以面試官問的問題基本都有覆蓋到,沒有覆蓋到的問題也可以根據(jù)申請的專業(yè)的特點和自身的特點應對。感覺面試的話,自信很重要,要展現(xiàn)你對這個專業(yè)的passion,以及要事先準備,把一些可能問題的答案都練的熟練一些,最好能說給別人聽一遍,這樣就不會慌亂。
?# 申請過程中如何調(diào)整心態(tài)?
其實我整個申請過程心態(tài)都沒有很好,最初是太放松了,沒有認真的對待申請這件事情,所以整個暑假的時間我覺得是被自己浪費了的,沒有好好利用。那段時間我媽媽,yaya老師都特別著急。yaya老師也找我聊了很多次,和我聊每天產(chǎn)出和態(tài)度的問題。反而是開學以后,我做項目投入了很多,效率也提升了,但也會很焦慮,覺得自己會不會因為浪費了很多時間而來不及了。不過真正投入進去的時候,也就不會想那么多了。感覺還是需要更專注于自己手底的活,好好做好,不要考慮結果如何。選擇相信自己,相信老師們,既然決定了,就不要抱著嘗試一下,玩玩的心態(tài),就好好去準備。
?# 申請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自己心態(tài)的問題以及和最初和老師的溝通問題吧。一開始過于放松,浪費了很多時間,和第一個項目老師的溝通也存在問題,導致第一個項目拖了太久。
Q6:有沒有給學弟學妹提供的申請過程中的小tips?
A:
有滴!tips真的有很多!
●?關于方向的選擇
因為本科是在art school, 周圍有挺多illustration, 學graphic design 的同學都想要轉(zhuǎn)交互。
感覺HCI這一個大的領域最近真的太熱門了, 而且因為人工智能的發(fā)展,它只會越來越熱門!雖然它很熱門,但也不一定代表每個人都適合轉(zhuǎn)HCI,它需要和人打交道,需要一定的溝通能力,需要同理心,需要對于這個世界的好奇心。不能因為覺得這個方向好找工作,可能能賺更多的錢就盲目的轉(zhuǎn)行哦!覺得比較可惜的是,有做branding,做視覺非常有才華的同學在轉(zhuǎn)ux/ui。但可能她的ux/ui 就做的比較平平,沒有她的視覺那么出色。
我覺得無論是否要轉(zhuǎn)行,了解自身的優(yōu)勢和自己真正的熱愛是最重要的。行業(yè)前景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要浪費自己的才華去做不太喜歡的事情。我一直相信,任何一個領域,只要做到頂尖,一定都是有前途的。而且誰也不能保證,HCI這個方向未來10年,20年還是會蓬勃發(fā)展。行業(yè)趨勢一直在改變,聽從內(nèi)心,選擇內(nèi)心所愛才能走的更遠。和交互相關的領域也非常的多,有更偏user experience, 做research的,有更偏數(shù)字媒體的,有和工程或編程關系更緊密的。這些都需要自己事先好好做research,再選擇!

●?關于線上or線下做作品集
我自己是線上遠程做作品集,但我非常羨慕能線下在工作室做作品集的同學!工作室有很多資源,課程以及良好的學習和溝通的環(huán)境,那種和大家一起熬夜,一起拼的感覺都是自己一個人遠程體驗不到的。所以有條件線下的同學們還是去線下吧!
●?關于和老師們的溝通
有任何問題要及時和項目老師以及yaya老師溝通,不要自己憋著不說哦!問題說出來,大家才能一起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不要不好意思,承認自己不懂不會做不到然后再努力做到就行。yes有很多很棒的老師,但不一定目前的老師就是最契合你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和你的性格的。所以如果有合作上的問題也要及時找yaya老師反饋,找到目前最契合的老師合作。還有就是,一定要相信老師很多的指點和建議,一定都是希望我們能做好,能拿到offer,所以不要因此而產(chǎn)生一些想法,對老師有意見。
●?關于作品集項目的選擇
如果有學校的合適的項目,可以考慮放進申請的作品集里。完善一個項目會比重新開題節(jié)省很多時間。這也是我雖然前面很拖沓,但能最后完成作品集的原因之一。
●?關于時間分配
做好決定要出國的話,就早點開始作品集,不要拖延,不要拖延,不要拖延。從第一個項目就不要讓自己太拖沓,不然后期所有事情趕在一起真的會心態(tài)比較崩。早點開始也可以在yes學到更多的東西!
Q7:為什么選擇了yes?在yes學習的體驗如何?
A:
和yaya老師其實2021年就認識了,那時候是在知乎上看到y(tǒng)es的一篇對于交互設計相關問題的回答,覺得回答的很專業(yè)。所以后來選機構的時候,在yes和另外一家機構里面做選擇,和另外一家機構的老師也有聊過,覺得不如yaya專業(yè),所以最后選擇了yes。
在yes做作品集期間還是學到了很多的,雖然那段時間比較辛苦,但現(xiàn)在回想起來,真的有很大收獲,對我的個人能力也是一種提升。

Q8:yes在您準備留學的過程中給您帶來了什么樣的幫助?
A:
很感謝yaya老師,蔣老師和其他幾位老師都給我很大的幫助!yaya老師一直回復都特別及時,哪怕現(xiàn)在拿到offer,申請結束,向yaya老師咨詢,yaya老師都會及時回復,給很中肯的建議。
蔣老師在整個申請過程中對我?guī)椭浅4螅?span style="text-decoration-line: underline;">前四個項目,蔣老師都有幫助我梳理思路,排版,感覺有她在讓我定心了很多。
管老師用兩周的時間帶我做了一個小項目,他設計思維很清晰,會很耐心的帶著我做服務設計藍圖。硬件方面,像arduino, 管老師也很擅長。
我的文書老師也是非常靠譜的老師,我們之間的合作很高效。在yes的幫助下,最后的申請結果和拿到的offer都給我?guī)砹撕艽蟮捏@喜!
Q9:有沒有相關的書籍、網(wǎng)站、學習資源推薦呢?
A:
像behance, pinterest這類網(wǎng)站我就不推薦了吧,因為基本大家都知道。Chatgpt真的給我?guī)砗艽篌@喜,用它來寫代碼,學習新的知識,都是很不錯的,大家可以多多嘗試。

點擊上圖鏈接 即可跳轉(zhuǎn)了解Chatgpt
Midjourney, dalle, 用來做moodboard和前期idea發(fā)散階段都是很棒的工具。

相比較看書而言,我個人更喜歡聽播客。Apple podcast, 搜索ux design, 你會找到很多很贊的播客,同時可以練習英語聽力加了解交互知識。
這里推薦一個我最愛的播客,ux coffee。一檔由在硅谷工作的中國設計師們做的播客,他們最近不太更新了,但之前每一期的內(nèi)容都很硬核??梢粤私獾皆诓煌竟ぷ鞯慕换ィ脩趔w驗設計師們,他們的日常工作以及他們的生活。一下子覺得交互設計從學校里面特別理想化的項目落地了,有一種和優(yōu)秀的設計師們面對面聊天的感覺,覺得很親切。以及,可以去找喜歡設計師的網(wǎng)站,看他們的case study,看一個項目是如何從最初的idea到產(chǎn)品的。
Q10:是否有過工作/實習經(jīng)歷呢?可以談談在工作和實習時有什么體驗嗎?
A:
有的,我的實習經(jīng)歷比較雜,有做過平面設計,多媒體設計,還有就是ux/ui方向的。
雖然沒有去過大廠實習,但這些實習經(jīng)歷讓我逐漸知道自己想要做的是什么。對我影響最大的是大二暑假,在一家start up做ux/ui設計師,leader和小伙伴們大家相處的都非常愉快,對于我而言是很美好的一個暑假。但后來因為沒有找到投資人,項目被迫暫停,團隊也解散了。感覺在現(xiàn)實世界里,光是有好的idea和產(chǎn)品遠遠不夠,運營,市場,投資人,都不能少。這次經(jīng)歷讓我在大三更快的進入交互設計課程的學習狀態(tài),因為暑假自學了一些內(nèi)容。也讓我確定這就是我想要一直做下去的東西,是我的興趣點所在。
?- 導師寄語 -?
YaYa老師
倫敦藝術大學 中央圣馬丁藝術學院
Yes Design Founder
碩士畢業(yè)于英國倫藝中央圣馬丁藝術學院,畢業(yè)作品被學校收藏。ACCD工業(yè)研究生(全球每年只招8人)錄取并帶獎學金紀錄。創(chuàng)同一申請季,英美院校娛樂、交互、工業(yè)、服務設計top1研究生同時錄取紀錄;美國院校語言未達標破格錄取紀錄。曾多次獲得紅點等多項國際設計大獎,也指導學生獲得紅點獎、IF獎、Dyson金獎和其他國內(nèi)外大獎。擅長跨學科研究和設計創(chuàng)新研究,教學經(jīng)驗豐富。指導學生獲得CMU、南加大、羅德島、ACCD、NYU、RCA、UAL、米蘭理工、Delft、埃因霍溫、RMIT等歐美頂尖藝術院校和綜合院校offer。
寄語:
Jenny真的是力排眾議似的堅定的選擇了我們哈,超級nice的姑娘,內(nèi)心有一種堅持在,跟著我們?nèi)€上完成了所有的作品集項目^_^還記得項目的開始并不是很順利,到去年10月我們都還在擔心她的進度問題,還要并行學校課程的壓力一起,雖然大家都有壓力,但是Jenny還是很好的且堅持完成了YES導師團隊所有的計劃安排,申請步驟也是跟著申請老師嚴格按照計劃執(zhí)行?,F(xiàn)在看來,真的能堅持到最后申請完,就已經(jīng)是種勝利。最后的offer證明一切努力都沒白費!前幾天還在跟我討論暑假選擇哪個公司的實習,真的你會越來越優(yōu)秀噠!期待去CMU繼續(xù)做一個YES榜樣的學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