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邦:日更43篇文章后,首篇10萬+出爐,聊聊“高勢能知識”帶來的破圈傳播效果……
前天寫的《深圳某設計大院總工跳樓:設計師一定不要“作繭自縛”……》這篇文章,在今天破10萬閱讀了。
對于有著“先寫100篇練練手”的心態(tài)的我來說,算是一個很大的驚喜了。
先寫100篇練練手,就是不管閱讀量怎么樣,也不管別人怎么評價,反正我先寫滿100篇,再做后續(xù)的調(diào)整和打算。
沒想到還沒完成一半,就獲得了一篇10萬+。
01
10萬+是個分水嶺,一篇文章算不算爆,就看有沒有超過這個閱讀量,超過了,就是所謂的爆文。
而爆文數(shù)量的多少,則是衡量一個寫作者水平的關(guān)鍵。
當然,我并不認為這篇文章寫得比其他文章好多少,現(xiàn)在來分析為什么爆,都是馬后炮。
比如文章閱讀人群精準,都是寫的職場、設計相關(guān),所以系統(tǒng)推薦會比較精準;為什么要跳樓?里面有“死亡”元素,容易吸引人們的眼球,挑動人們的情緒;還有什么叫“設計師一定不要作繭自縛”,這個也讓人很好奇,等等。
這些事后的總結(jié),都不足以解釋為什么它會爆,屬于拿著結(jié)果推過程。哪怕下次你寫出類似的,擁有這篇文章所有優(yōu)點的文章,還是不能確保能有10萬+,所以這事意義不大。
02
只不過這篇文章中我覺得的確有一個與眾不同的亮點,那就是“高勢力知識”。
什么是高勢能知識呢?
就是只有小圈子里的人才了解的一些信息,這些信息能夠提供大家都不知道的背景,能夠徹底顛覆大家對某個事情的理解。
比如文中就講到“卑劣人員”這樣一個概念,大部分人也不知道進入“卑劣人員”名單的后果是怎樣,那么文中把這個事講出來了,告訴大家,這是圈內(nèi)一些所謂的精英們聯(lián)合起來組建的,用來專門對付那些“不聽話的”,“膽敢反抗公司”的人……
這就是“高勢能知識”,從根本上改變了大家對這一個事件的看法和態(tài)度,很多人會驚訝于居然會有這種事情,聲討的、憤恨的、反思的,都有,這就是“高勢能知識”的力量。
03
再舉個例,有人問,中國為什么不用像西方國家那樣四處搶掠,就能夠和平崛起?
我看過各種各樣的回答,有說因為我們疆域遼闊,資源豐富;有說制度有優(yōu)勢,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有說我們有后發(fā)優(yōu)勢,能夠積極吸引外資;還有說因為我們中國人有奉獻精神,關(guān)鍵時刻總有人甘愿犧牲自己為國家為民族付出,等等。
這些似乎都有一定道理,但我看到一個高勢能知識,一下就顛覆了我對這個事的看法。
那就是“農(nóng)民交公糧”!
對于我這種85后農(nóng)村出生的人來講,到現(xiàn)在“交公糧”只有依稀的印象了,90后的農(nóng)村人知道這事的也應該不多了,更別說事不關(guān)己的城市人。
我們在湖南農(nóng)村,一年種兩季水稻,那時候交公糧的比例是多少我不知道,但記得我們一家需要把打下來的谷子曬幾天,曬得非常干燥,保證谷子質(zhì)量,然后裝上整整一拖拉機,送到指定的交糧處。
有的農(nóng)民不交,就會有村干部帶著人去家里“拿”……
所以你說咱們國家不像西方那樣四處搶掠,就和平崛起?這也沒錯,因為咱是合理合法地拿走了千千萬萬戶農(nóng)民的勞動果實……
總之,高勢能知識,往往給人帶來顛覆性的認知,會沖擊讀者固有的看法,帶來閱讀的獲得感,震撼感,進而引發(fā)評論、點贊、分享行為,起到破圈傳播的效果。
對于寫作者來講,多關(guān)注多收集這類知識,一定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