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年前 蘇聯(lián)VIT-2重型攻擊機試飛 裝兩門37mm機炮 被迫中途放棄
85年前,即1938年7月11日,蘇聯(lián)VIT-2雙發(fā)重型攻擊機順利完成了工廠試飛。

該機由尼古拉·波利卡爾波夫設計,VIT是“空中坦克殲擊車”的縮寫,從名字就能看出這種攻擊機的作戰(zhàn)任務是什么。

VIT-2攻擊機的武器配置異常強大,機翼根部安裝兩門SHFK-37型37mm機炮和兩門ShVAK型20mm機炮。此外,機艙前后各安裝一挺活動的ShVAK機炮,用于充當自衛(wèi)火力。VIT-2攻擊機還可以通過機內(nèi)彈艙和外部掛架,攜帶大量炸彈。

在測試中,SHFK-37機炮可以在500米距離上擊穿40mm厚的裝甲板。由于在當時根本沒有裝甲更厚的坦克,因此它完全可以擊毀上世紀30年代所有的輕型和中型坦克。

加之VIT-2攻擊機本身的飛行速度,所以當時絕大多數(shù)的坦克都會被配備了SHFK-37機炮的VIT-2在更遠的距離上擊毀。然而,這種攻擊機卻從未裝備蘇聯(lián)空軍,就連設計、原型機建造和試飛的資金也作為經(jīng)濟損失報銷。

原因是,1938年中期,蘇聯(lián)軍事領導層徹底改變了對新機型的設計要求。蘇聯(lián)軍方認為,他們需要的不再是反坦克攻擊機,而是一種高速俯沖轟炸機(SPB)。

尼古拉·波利卡爾波夫被要求將VIT-2攻擊機改裝成高速俯沖轟炸機,并要求去掉機炮的同時,將炸彈掛載量增加1.5倍。改裝成的高速俯沖轟炸機應當可以進行大角度俯沖,這需要機體強度非常高。

經(jīng)過非常辛苦的努力,VIT-2終于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了改裝。但是,這架改裝而成的俯沖轟炸機卻成為這位著名飛機設計師最不成功,甚至是最悲慘的型號之一。

在隨后進行的試飛中,發(fā)生了幾次嚴重事故,其中兩次墜機事故導致兩名試飛員喪生。這使得蘇聯(lián)軍方不得不放棄了建造15架這種高速俯沖轟炸機的計劃,轉而尋求仿制型號。

必須說明的是,盡管VIT-2配備了37mm機炮,卻不能稱之為理想的攻擊機。主要問題就在于它配備了ShFK-37機炮,它采用10發(fā)彈匣供彈,彈匣內(nèi)的炮彈打光后,就需要機組手動更換。一個彈匣重達17千克,不僅沉重,而且裝填過程非常困難,對于機組人員幾乎就是折磨。

此外,除了飛行員的座椅有裝甲靠背之外,VIT-2攻擊機并沒有任何防護裝甲。加上該機配備了兩臺液冷發(fā)動機,機翼下方有大型散熱器,這使得它非常容易遭到防空火力和戰(zhàn)斗機的毀傷。

盡管看起來蘇聯(lián)中途放棄VIT-2攻擊機令人非常遺憾,但是考慮到該機自身存在的問題,以及二戰(zhàn)初期的特殊形式,蘇聯(lián)軍方的決定很難說是一個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