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才懂它的好——漫談鈴木雨燕/天語SX4
作者 —— 咖加用戶:Cccccpy-7556
掐指一算,筆者已經許久沒有更過文章了,今天就跟大家嘮嘮個人非常喜歡的兩款廉價小車——鈴木雨燕以及鈴木天語SX4。這是來自一家退出中國市場的車企十多年的兩部作品,本文也不算是嚴格意義上的試駕體驗,僅僅是一些閑言雜談分享。

按命名來看,國內銷售過的雨燕只有一代(ZC31)。但嚴格來說其實是有三代的,大家熟悉的羚羊其實是長安雨燕的上一代三廂版本,而速翼特則是長安雨燕下一代的性能版(ZC32S)。雨燕2005年進入中國,幾經改款,茍活到了2018年才停產。從飛度GD熬到飛度GK,生命周期實在是太長了。波爾從王勵勤打到張繼科,也不過如此了吧。所以說鈴木在中國市場吃不開也是有自身原因的,可別提什么小車專家水土不服。

天語和雨燕還不太一樣,很難說這是一臺資格的日本車。論設計,它是喬治亞羅操刀打造的。論血統(tǒng),它是鈴木和菲亞特聯姻的產物。它甚至還有個除了logo看不出什么區(qū)別的亞平寧半島親戚——菲亞特Sedici。

天語或許是國內市場出現最早的那一批跨界車了。Cross風格的外形設計讓它在兩廂車不太被人接受的時代取得了不錯的銷量,比現在許多城市SUV還高的離地間隙也賦予了它尚可的通過能力。

出色的可靠性也在山城出租車上得到驗證,一些SX4至今仍在重慶服役。若想感受黃色法拉利的傳說,晚上在重慶街頭攔下一臺天語出租車,告訴師傅:"師傅,我趕飛機,嘿急~",《的士速遞》重慶特輯即可上演。

雖說本文是吹,但還得先嘮嘮倆車的硬傷。坐進車內,不難發(fā)現雨燕和天語的坐姿都是比較高的。筆者經常調侃雨燕是面包車坐姿,那天語可能真是重卡坐姿了。以筆者182.5cm+75kg的體型為例,只有將駕駛坐調到最低最靠后才能舒服地踩油門剎車。倆車最適宜的駕駛方式是用較為直立的坐姿端著方向盤開,因而比較挑體型,對于喜歡高坐姿的且身材小巧的一點的駕駛員而言是比較合適的。

轉動方向盤,手感卻重得嚇人。第一次駕駛雨燕的時候,筆者一度以為是液壓助力泵壞掉了,打開機蓋才發(fā)現竟是電子助力?!低速死沉也就算了,速度起來過后極不線性的回正力度變化讓人懷疑這真?zhèn)z真是21世紀的車子嗎?相比之下,天語的轉向還是調得略好一丟丟。

疲軟的剎車也是雨燕和天語長久以來被人詬病的缺點,筆者開過的幾臺使用原廠型號剎車片+剎車油的車子剎車都沒啥信心。天語和雨燕剎車疲軟的方式還有那么點區(qū)別,天語給人的感覺像是車子負重過多,剎車有點力不從心。而雨燕更加詭異,長安的隨緣裝配工藝帶來的曠量和東非大裂谷一樣大,仿佛要把踏板跺進馬里亞納海溝才有制動力。

缺點差不多就這些,下面嘮嘮這倆車優(yōu)點。天語的M16發(fā)動機配合愛信的4速自動變速箱是一套極好的搭配。雖然說動力一般,但出色的響應速度能將你想要的動力全部釋放。變速箱1擋和2擋幾乎都是不鎖止的,踩起來略有一點綿軟,但相當順滑。

自動擋車型3擋的齒比約等于MT版本的5擋,只降3擋的話超車啊提速啊都是不太好使的,所以你得舍得給全油門,讓變速箱從4擋降到2擋。這臺車當年的實測01成績是13秒,但實際開起來像是一臺11秒上下的車,城市代步不僅不會覺得動力疲軟,還很輕快,但100km/h之后就有點力不從心了。雨燕的話感受基本差不多,但是因為發(fā)動機更古老,匹配的細膩程度略遜SX4,開起來明顯糙一些,發(fā)表評分差不多要打個8折吧。

看到這里肯定有網友會質疑了,怎么擱這兒吹4AT這費油玩意兒???其實所謂的4AT鈴木費油并不完全正確。首先要知道這兩臺車的發(fā)動機都不算多么先進,即使是手動擋版本油耗也遠高于飛度。其次4AT費油根本不是因為"少一個擋",事實上AT的4擋巡航轉速遠低于MT的5擋,其燃油經濟表現是有更好的。從齒比上講MT的5擋本質上是一個4擋半,和AT的3擋差不多,壓根就不算超速擋。一些鈴木MT車主選擇改裝超齒,即更換5擋齒輪實現更低巡航轉速,也就是這個緣故。4AT費油的根源在于1擋和2擋液力變矩器不怎么鎖止,它老在那兒打太極,走走停停油耗當然高啦。不過如果你住在郊區(qū)或者并不擁堵的小縣城,用車環(huán)境一般是環(huán)路、高速公路的話,AT雨燕和SX4的燃油經濟性甚至會優(yōu)于MT版本。

雨燕和天語SX4的坐姿都很高,對于激烈駕駛而言這簡直是災難。但要知道大部分駕駛員其實更喜歡高一點的坐姿,新手和一些身材小巧一點的女士尤其如此。鈴木兩兄弟正好符合這類需求,略高的坐姿配合良好通透的視野,開起來更有信心。

天語SX4雖然比雨燕大一圈,但后排空間不比雨燕大多少,長出來的部分主要是留給了更大的后備箱。無論是雨燕還是天語,后排空間都不如飛度,但空間組合利用都不遜飛度。魔術座椅并非本田獨家,雨燕也有,只不過是翻折方式不太一樣。可惜的是這翻折座椅在后期被閹割掉了,以至于一些購買后期車型的愛家去移植老款后排座椅。

現在許多年輕人買車都受到一些玩車網紅的"毒害",動不動就是某某車天馬能干GK5,某某車銳思又能跑多快。人真玩車的和你買個代步車能一樣嗎,再說也不看看自己兜里幾文錢。預算就那么兩三萬,每天還得上學或者當社畜,去追求所謂的操控,買一些看起來鍵盤值很高的老車是不現實的。

鈴木兩兄弟的操控是并不差的。天語的底盤功力完全能滿足一般的激烈駕駛,只不過是cross風格的車身導致重心略高,會感覺有一點"甩",主觀上信心不是很強。雨燕的話也有非常靈活的車屁股,只要你敢頂著油走,它還真能甩起來。若是能把雨燕完全逼到極限,隨心所欲用盡所有抓地力,已經是另一種境界的駕駛員了。

對于預算不高,只想要個四輪代步工具的朋友而言,雨燕真的是一款非常不錯的小車。比起飛度GE和雅力士,它的價格實在是太低了。如果要購買雨燕的話,請一定注意一下批次玄學問題。根據筆者開過的四五臺雨燕的粗略體驗以及一些車主的反饋,08-11款明顯好于后期茍活款車型,自動擋的更順滑,手動擋的換擋手感更好,整體底盤感受也更整(手自動皆適用),當然了做工用料也明顯更好。

如果目前要入手雨燕,最佳選擇是超低里程數的12年上牌的11款自動擋頂配。一些15年16年的后期款現在二手還掛4-5萬,停產前那一批18年上牌的16款甚至能掛6萬好幾,純屬坑傻子??纯?4-15年的自動擋GK5才賣多少錢,這個GD時代的老古董橫跨三代飛度的銷售周期,配置、做工、用料、品控都不如前期的茍活版車型憑啥還賣四五萬呢。

近一年來雨燕的價格有所上漲,性價就比較一般了,讓本來就很便宜的天語SX4顯得極其劃算。感謝這車的平平無奇,只需要2萬出頭的價格,你就能找到一臺08-10年前后車況良好的1.6L自動擋。即使是超低里程的極品車況1.8L自動擋,也就是2萬大幾千元很難超過3萬。

它質量可靠,維修保養(yǎng)成本低如面包車。雖然只有4個擋位,但它足夠聰明,100%壓榨出這臺肉雞發(fā)動機的實力。天語的發(fā)變匹配之細膩,即使在2021年來看也是一天讓人開著輕松愉悅的買菜車。4米1的小巧尺寸與飛度GK5一樣,鉆巷子、搶路邊車位非常輕松。較高的離地間隙配上較厚的輪胎也能讓你輕松通過一些非鋪裝路面,這點對于去山區(qū)自駕游也是很有幫助的。如果你預算不高,不喜歡折騰車,身高不超過180cm,對低坐姿沒有執(zhí)念的話,天語實在是太好了。令人驚訝的是,這車還有一套音質不錯的音響,聽起來可沒有一點廉價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