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花錢做私域?快來看看別人是如何做的
大家好,我是小程序開發(fā),電商模式設計的的姜峰。
在流量紅利幾乎耗盡的情況下,私域是一條“捷徑”,它的出現,也是這四年來,zui受歡迎的營銷理念之一,也是zui受歡迎的一個概念。
但是,現在的私域,卻是一個需要付費的地方。據多家科技媒體報道,企業(yè)微信是一種重要的私域運營工具,它正在進行收費的灰度測試,每個企業(yè)可免費添加2000位外部聯系人,超過這個規(guī)模,將按梯度收費:zui少一檔為一年500元,對應可添加好友5000人。以此來計算,一個公司加入一個朋友的費用大約是每年0.1元。
這條消息一出,很多私域的公司,都做出了回應,甚至有人當眾抱怨,說這是在收割他們的利潤,增加了他們的成本。
一款工具從免費到收費,必然會招致使用者的不滿。不過,公司微信的回答也很客觀:“我們可以為公司提供一條“綠色通道”,讓他們可以自由地與公司取得聯系,這在目前的情況下,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倍S著疫情的消退,企業(yè)微信、釘釘、飛書、 Zoom、騰訊等公司,也開始了商業(yè)化的步伐,因為成本的原因,以及未來的利潤。
那么,在私域收費的情況下,商業(yè)用戶的投資到底值不值得呢?要回答這一問題,只有弄清楚了帳目,才能引導企業(yè)作出正確的選擇。
是否增長,才是衡量是否值得投資的“第1標準”
近幾年,互聯網發(fā)展速度不斷下降,線上和線下的流量紅利逐漸消退,公司獲得的客源成本越來越高,加之整個經濟環(huán)境的壓力越來越大,各種不確定因素也越來越多,因此,發(fā)展停滯不前是很多公司面臨的一個普遍問題。
私域,這是近年來非常流行的一個概念,很多公司都希望在私域中,獲得更多的利潤。這也是私域極明顯的一種價值,可以讓實體店以更低的成本,吸引更多的客戶,從而帶來更多的線下銷售收入。
例如,在2022年,零售業(yè)面臨著困境。這一年, CPI的增速有一段時間是下降的。同時,店鋪的租金、吸引新顧客的成本也在不斷地攀升。在這種雙重打擊下,很多零售業(yè)公司都出現了利潤下降,有的甚至出現了虧本倒閉的情況。
而寶島眼鏡,就是一家傳統(tǒng)的線下連鎖店,憑借著自己的努力,以一種穩(wěn)定的速度,在年輕人中占據了35%的份額,并且不斷的擴大著自己的顧客,一些店鋪的銷售收入,甚至達到了四成以上。
這是什么情況?這一切的核心,都是寶島眼鏡公司的“私域”戰(zhàn)略,由“零售思維”向“用戶思維”的轉變,而“私域”的價值,也正是這種轉變的前提。
一般情況下,很多人都是在買完眼鏡之后,就離開了,除非他們的視力有了顯著的變化,否則不會回來。大多數的眼鏡店,都是在產品賣完后,就結束了,所以他們會直接問一個問題:如何才能賣得更多?
寶島眼鏡公司則不同,他們會想得更多,從客戶為何而來?客戶為何還想繼續(xù)光顧?這才是寶島推出“長期服務”的本意。而透過私域,寶島眼鏡從店鋪開始,一直到商品銷售完畢,都不會停歇。
在這種高質量的服務下,顧客的到店率,訂單率,復購率,總銷售額自然就提升了。
就拿年輕人來說吧,他們第1次把小孩帶到“寶島”,就會享受一套四十萬元的儀器,為他們提供全方位的專業(yè)儀器檢測服務。在體檢結束后,導購員將帶領客戶加入公司的微信,并將體檢結果寄給客戶,并對客戶提出后續(xù)的護理意見。與此同時,寶島眼鏡公司也認識到,年輕人的視力經常會發(fā)生改變,這給他們帶來了一個高頻率的需求:復查。
不過,大多數年輕人的家長,都不太清楚自己的孩子什么時候能復檢,所以,他們也很需要寶島的復檢提示。僅憑“提醒復查”這個簡單的舉動,寶島眼鏡的消費者就有了更高的回頭率。
在2022年夏天,年輕顧客光顧店鋪的復購率是2021年的7倍,復購率從17%上升到60%。
不僅如此,在顧客到達酒店之后,有49%的顧客會與家人一起消費。對于年輕人來說,驗光往往是“全家出動”,母親在店里等候驗光結果,母親也許會戴上太陽鏡,祖父祖母也許會換一副近視眼鏡。據統(tǒng)計,家用顧客的總花費是家用顧客的五倍。
如果孩子的眼鏡和體檢結果好了,母親們就會把這個消息告訴其他的父母,讓他們去買,這樣就能增加他們的口碑。根據寶島眼鏡公司的統(tǒng)計,每一位母親都會為其帶來兩位新客戶。寶島的一些店鋪,靠著口口相傳,能賺到三成到四成的利潤,光靠廣告,能賺到這么多人,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盡管店鋪的租金一年比一年高,但寶島眼鏡憑借著對顧客的用心,已經積累了九百萬名忠誠的顧客,他們不僅能產生更多的復購率,還能產生更多的口碑效應,在私域的幫助下,寶島眼鏡可以更好地解決傳統(tǒng)店鋪的客流量問題。寶島眼鏡公司只需要支付0.1元/人一年的服務費用,就可以建立起一個優(yōu)質的服務體系,并與其他渠道進行合作,為公司帶來更多的利潤,因此,私域的發(fā)展,對于寶島公司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投資。
如果說“寶島”是一種對“私域”的探索,那么“百花日記”就是一種思想更加積極主動的創(chuàng)業(yè)型公司。百花日記是第1個將公司的私域和視頻號結合起來的,用公共和私人兩個領域的結合,拿到了去年的八百萬 GMV的好成績。
百花日記的創(chuàng)立者唐玲,是一位沒有做過電商的母親。一開始,唐玲以自己在互聯網上積累的2000多個粉絲為基礎,開始在社區(qū)內銷售鮮花,盡管每天都有超過100份的訂單,她還是感覺不夠用。
然后,她進行了直播,邀請私人賬號的粉絲們,一起來給自己“捧捧場”。每天晚上,她都會在自己的私人群里,給所有人發(fā)一條信息。第1場直播,她就有一百多個粉絲在直播間里圍觀,而且他們還很熱情地將自己的直播間分享給了自己的朋友,讓自己的直播間里多了一百多個人。
一些私域的運營人員發(fā)現,這個平臺好像有一個規(guī)則,那就是主播從私域帶來的粉絲數量,與公域的粉絲數量成正比。若是直播品質好,還可以達到一比一百。也就是說,隨著私的用戶越來越多,新的用戶也會越來越多。而且,這次的直播,也非常符合他在私域中看到的客戶畫像。
也許是領悟到了這種“組合玩法”,“百花日記”的直播人數,就跟滾雪球似的,不斷增長,主播們不但要做好帶貨工作,還要主動拉人加朋友,把新來的人,慢慢變成老顧客,形成一個循環(huán)。百花戰(zhàn)隊的直播間,一開始只有300多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300多人的觀看人數,已經上升到了每一次都有將近十萬的收入。
百花日記除了花卉之外,還新增了女性服飾等新品種,以提高顧客的收入。憑借著多元化的經營,百花日記的每一位顧客都能貢獻4000塊錢,這半年來,她在私人領域的 GMV就能賺到8百萬。與此相比,每年0.1元的個人費用似乎也不算高。
此外,類似于寶島眼鏡、百花日記等公司,也并非是僅有的幾家公司,通過私域流量,以較低的成本,實現了 GMV的增長?!?023私域趨勢白皮書暨年度調研報告》顯示,在2022年,來自于私域運營的 GMV在百萬至千萬之間的企業(yè)占比從去年的16%上升至21%,顯示出私域運營給品牌與商戶帶來了普遍且明顯的收益增長。而在2022年,私域流量低于十萬的店鋪,從2021年的26%,上升到了33%,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中小型店鋪,加入到了私域流量的行列中。
我是姜峰,關注我了解更多資訊內容,小程序,app開發(fā),電商分銷模式等,都可以留言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