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么要有信仰?抑郁癥與信仰有什么聯(lián)系?秉持無神論的中國人真的有信仰嗎?

人為什么要有信仰?抑郁癥與信仰有什么聯(lián)系?
要弄清楚人為什么要有信仰,就要知道:什么才是信仰?
百度百科曰:信仰,是漢語詞語,拼音:xìn yǎng,指人自發(fā)對某種思想或宗教或追求的信奉敬仰。

信仰是燈塔指引人前進的方向
這句解釋我相信大多數(shù)人看完表示無感。下面我從深層機制分析下信仰的成因。
人是群體動物,是因為人的大腦的活動機制是以建立人與人的紐帶為基礎(chǔ)去工作或生長記憶的,這是基因決定的機制,是自發(fā)進行的,一旦這個紐帶短期內(nèi)無法建立,大腦記憶的生長就會遇到阻礙,就會在大腦內(nèi)堆積無序的激素垃圾,產(chǎn)生無序的思維,意識層表現(xiàn)為產(chǎn)生雜念。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大腦的組織也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體(此生命體具有所有自然事物生發(fā)生長的普遍特性:在滿足能量守恒前提下的周期性運動以使得總結(jié)果依然能量守恒),是有自己的生命的,也是需要生長的。其生長的目的是不停的與外交交換信息以獲得自己的位置,使得自己融入并適應(yīng)這個群體。每個群體性動物與外界建立聯(lián)系的方式途徑不同甚至大相徑庭單殊途同歸,目的都是為了讓自己適應(yīng)整個群體的活動。而信仰屬于交換信息更具有主動性的一方面,屬于與我們的興趣愛好一個層面的意識交換,因為喜歡所以更具有主動性。所以信仰的意義就在于我們主動去獲取大腦感興趣能識別或想要的信息,使大腦i的組織獲得有序有意義的延續(xù)性生長??偠灾沟媚X組織得到有序的健康的生長。以此來抵抗無序的生長??傃灾?strong>信仰是大腦因信任或依賴而主動與外界信任人或事物取得信息交互并以此使得腦組織或記憶建立有序健康的成長的一個過程。這樣的腦活動統(tǒng)稱為信仰的一個活動范疇有時候名字不同但腦活動同屬于一個類別,比如我們把男女的互生愛慕的過程叫做愛,其實這都是信仰的范疇,由此可見信仰不僅僅是宗教的專屬,你可以信仰父母,信仰愛人,甚至信仰自己的信念。

信仰使人有力量,以此獲得生命延續(xù)
戀愛中的信仰:
理解了信念的這樣深層的機制,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人失戀會變得抑郁。人在熱戀期,兩人的思緒大量的同向互換,以此建立深厚的感情紐帶。失戀就好比用一只無形的刀瞬間將這樣的感情紐帶斬斷,提現(xiàn)到深層機制相當于瞬間斷掉了腦記憶的有序生長,有序的腦能量堆積變得無序,形成能量垃圾。意識層面表現(xiàn)為產(chǎn)生無序意識,因依賴的缺失導致缺少安全感,失去了心里崇拜的那個目標,從而自己失去了付出的方向感,感覺生命變得沒有了意義,至此變現(xiàn)為抑郁癥狀,甚至輕生。

堅定不移的相信對方也是一種信仰
事業(yè)中的信仰:
如果一個人的很大精力放在事業(yè)上,非常專注于一件事情,他也會對自己的事業(yè)產(chǎn)生一種類似信仰的感覺。具體表現(xiàn)為被外界所認可而帶來的成就感,責任感等感情,這樣的感情回報將成為其精神的伺劑,久之該人就會產(chǎn)生對這樣情感的依賴:信仰的事業(yè)同時表達了自己的價值所在。然而隨著事業(yè)遇到挫折或者是頂封造極,外界的回饋不足以支撐他對信仰的依賴所需要的精神回饋,那種對自我創(chuàng)新的貶低表現(xiàn)為自我的“無能”,這種“無能”無法支付他的期望,因而產(chǎn)生一種罪惡感或失敗感。 從而導致其失去對信仰的追求,失去信仰的他因為精神紐帶的斷裂變得抑郁。因抑郁癥而自殺的不乏名人或成功人士,包括梵高、海明威、三毛、張國榮、 徐行、李曉、羅賓·威廉姆斯、喬任梁等。

一個爬到山頂?shù)娜?,到達目標等于失去了目標,未免不會感到寂寞!
另外還有很多方面都有信仰的存在,不再一一列舉。
以上就是信仰的廣義概念,以及信仰對我們精神的影響。由以上兩個范例我們可以知道:信仰這樣的感情紐帶如果建立在健康長久的基礎(chǔ)上,其會有利于我們大腦的健康有序生長。相反如果我們的信仰遭到破壞 同時也是大腦的一次重大的打擊,甚至導致抑郁等一系列精神疾病。
根據(jù)以上對信仰的深層邏輯我提出2點倡議獻給在抑郁中煎熬的朋友門:
1、建立穩(wěn)定而有益處的追求作為自己的信仰,利人利己且健康身心。2、一旦之前的信仰缺失,盡快尋找下一個能夠建立感情紐帶的事情作為自己的追求,不要閑著,不要讓腦能量混亂,想辦法讓自己充實起來(保證安全前提下可以適當探險做挑戰(zhàn)自我的事情轉(zhuǎn)移腦能量的堆積來作為過度)。以此來抵抗抑郁思維的入侵。

通過嘗試做突破自我的事情可以釋放腦能量抵抗抑郁的發(fā)生
秉持無神論的中國人真的有信仰嗎?
相信提到信仰二字我們聯(lián)想到最多的是宗教,其實信仰并不等于宗教,我們可以和人甚至事物建立的無條件(人不可以用自我意識去意識自我意識,這樣的行為不產(chǎn)生基本的運動屬性因而表現(xiàn)為不存在)的信任和崇向都叫信仰。我們中國人當然有自己的信仰,就憑我們的五千年有載文化和每個人體內(nèi)流淌著炎黃子孫的血脈就足以使得我們擁有一個秉持文明團結(jié)走向未來的共同信仰。而我們的無神論正是由于我們的祖先對自然真理“易”的發(fā)現(xiàn),從而自古就奠定了無神論的哲思基礎(chǔ)。西式的科技雖然具有強大的存在性但其不等于科學更不等于真理,而我們的信仰也不是謎之大信。同時我們也有自己信仰的宗教:佛教和道教,這兩個宗教都是無神論教,和我們“易”的文化不謀而合,殊途而同歸。

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所以大至國家小到個人,我們都是有信仰,有力量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