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世貿(mào)2023春拍 | 綜合拍品精選篇
浙江世貿(mào)2023春拍 | 4月15日開啟......
扇面精選:

S005
張善孖?母子虎圖 近現(xiàn)代 成扇
款識:1.庚午三月似鼎三仁兄,法家正之,虎癡 張善孖 寫于蜜峰社。
???2.開通....之郊,庚午歲夏五月節(jié)臨漢碑五種為鼎三先生法家雅局,髯季守正。
鈴?。?.張善孖(白文)
???2.守正大利(朱文)、鳥肖形?。ò孜模⒖诹值廊耍ㄖ煳模?、三島歸來(朱文)
19cm×49cm
注:原裝成扇。
RMB :40,000 - 80,000
作者簡介:張善孖(1882-1940),名澤,字善,一作善子,又作善之,號虎癡,男,四川內(nèi)江人,現(xiàn)代名畫家,張大千的二哥,畫虎大師。
少年從母學(xué)畫,曾拜李瑞清門下,又喜愛武術(shù),曾跟其弟張大千師從心意拳大師寶鼎習(xí)心意拳及內(nèi)功十三段。
季守正(1875-1949),現(xiàn)代書畫家。號無暇居士,清末諸生,慈溪人。曾在銀行任職,工書、擅畫、精篆刻。其書法尤以隸書見長,得力于東漢褒斜道摩崖及景君碑,遒勁婉麗,典重深樸;畫擅梅花墨竹,精妙簡括;篆刻宗秦漢,不落時人蹊徑。鄭逸梅《書林片葉》謂其:“累書海上,曾與張善孖、錢化佛同在日木東京舉行書畫展,載譽而歸,迄今己數(shù)十年。我家之《筆記小說大觀》板箱所鐫之字,即出季氏之手?!?/p>
S131
吳俊卿?蒲?華?篆書山水 成扇 紙本
釋文:溪山望意。
款識:1.戊申冬擬叢梅道人本以應(yīng)立坡仁兄大人雅屬,蒲華。
鈐?。?.作英(白)
款識:2.立坡仁兄正篆,戊申冬抄吳俊卿。
鈐?。?.吳俊之?。ò孜模?/p>
注:原裝成扇。
19cm×49cm RMB:120,000 - 180,000
作品賞析:蒲華山水,為海派之巔與吳昌碩、任伯年比肩齊名,近年來其藝術(shù)價值為世所賞,筆意超群,山水交融,老翁乘舟泛湖。溪山遠意。吳俊卿石鼓文書法,尺幅雖小,達52字之多,工整嚴謹。古拙之意中盡現(xiàn)金石之味。
此海派兩大巨擎的合作之作,不僅是兩人藝術(shù)成就的真實體現(xiàn),更是兩人之間情誼的見證。原裝成扇、尤為可貴。
作者簡介:吳昌碩(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
他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融金石書畫為一爐,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后的高峰”。在繪畫、書法、篆刻上都是旗幟性人物,在詩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吳昌碩熱心提攜后進,齊白石、王一亭、潘天壽、陳半丁、趙云壑、王個簃、沙孟海等均得其指授。
蒲華(1832-1911)字作英,亦作竹英、竹云,浙江嘉興人。號胥山野史、胥山外史。晚清著名書畫家,與虛谷、吳昌碩、任伯年合稱“海派四杰”。
近現(xiàn)代書畫精選:

S072
張大千?花果冊 紙本?冊頁
款識:1.芋火今猶熱,世無李泌客。
???2.魏紫姚黃枉自夸,輸將秋色付寒葩。
???3.芳心也然繁華歇,特著殘妝對晚霞。
???4.本為編籬護菊花,誰知老竹又生芽。
???5.若教悟得無生理,野風(fēng)零落墮愁惆。
???6.玉骨冰肌曠世妍,應(yīng)笑藏舟華頂仙。
???7.魏紫姚黃枉自夸,輸將秋色付寒葩。
???8.鬢影釵光涊未真,坐中偏有捋髯人。
???9.臨風(fēng)不用疑香亂,要請陳王賦洛神。
???10.戊子夏月大風(fēng)堂作大千居士張爰
鈐印:張爰(白文)大千(朱文)大風(fēng)堂(朱文)
注:原裝原裱。
18cm×24cm×22 RMB:4,500,000-10,000,000
作者簡介:張大千(1899-1983),原名正權(quán),后改名爰,字季爰,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下里港人,齋名大風(fēng)堂。四川內(nèi)江人,祖籍廣東省,后旅居海外,畫風(fēng)工寫結(jié)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chuàng)了新的藝術(shù)風(fēng)格,因其詩、書、畫與齊白石、溥心畬齊名,故又并稱為“南張北齊”和“南張北溥”
作品賞析:張大千這一組作品,堪稱頁頁精品,作品的細節(jié)繪畫的栩栩如生,讓每一株植物每一朵花都擁有獨特的美感,無一敷衍,草草應(yīng)付之筆。自然生動,栩栩如生,筆筆精到。仔細看作品之中的細節(jié),放大每一朵花,這一種超寫實的風(fēng)格,讓花朵如女人一般的美麗。輔以蜂蝶,更顯格局之美。讓人贊嘆!
用墨方面,張大千并沒有用大紫大紅的顏料,多數(shù)暖色調(diào)非常符合人們的審美,觀者也能從其筆墨之中感覺到超強的藝術(shù)魅力。
張大千在花鳥畫上的造詣,不僅來自對古人的追摹,更來自于對各種花卉的養(yǎng)殖和深入觀察,以及對古代有關(guān)畫譜的爛熟于心。如大千畫荷花大體而言經(jīng)歷了三個時期,早期師古人,由石濤、八大、徐渭入手,畫風(fēng)工致典雅;中期集古人之大成,直抒己意;晚期創(chuàng)造的潑墨潑彩法使荷花脫離物態(tài),神韻天成。
冊頁中此幅荷花既含沒骨寫意,又施工筆重彩的畫風(fēng),應(yīng)為其施法古人,又自出機杼的創(chuàng)作。兼工帶寫,葉莖當(dāng)屬胎息于青藤、八大、石濤的寫意之筆,而荷花則精雕細琢而成,墨葉紛披,五色并開。畫面構(gòu)圖飽滿,疏密安排得當(dāng),大片荷葉、荷花、花苞相互穿插,營造出一個生機盎然的荷塘景象。
張大千荷花作品,以純美清雅勝出,大有繁華落盡、洗盡鉛華的感覺。
張大千筆下寫意花卉,早年取意青藤白陽,力追八大山人、石濤,功力精絶,浸淫殊深。本冊創(chuàng)作于戊子年。
皆為花卉幽蘭秋菊荷花果蔬寫照。畫面素淨(jìng),構(gòu)圖簡約,無背景配置,任憑花卉各呈其姿。每開花草一二,或紛繁結(jié)聚,或相對互映,或結(jié)果枝頭,或疏干橫斜,交集掩映間,風(fēng)致嫣然,俗氣全無。其用色雅淡,與水墨相混合,攝諸物情態(tài),兼博納眾家之長,格調(diào)清奇,寫來舒暢恣放,似漫不經(jīng)心,實則融會貫通,與古人相契合。本冊頁保存完整,原裝原裱,堪稱經(jīng)典!

S080
梁啟超?書法對聯(lián) 紙本?立軸
款識:云鶴游天群鴻戲海梅炎藻夏麥氣迎秋,任父仁兄清屬集張遷碑字丁卯亥秋,梁啟超。
鈐?。簡⒊接。ㄖ煳模┳ⅲ涸b原裱。
200cm×49cm×2 RMB:200,000-300,000
作者簡介: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廣東省廣州府新會縣熊子鄉(xiāng)茶坑村(今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qū)茶坑村)人 [52-53] 。清朝光緒年間舉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lǐng)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S105
黃賓虹?山水鏡片(壬辰年) 紙本?鏡片
款識:剛非枯硬柔,柔非浮薄,筆墨氣韻全關(guān)學(xué)識深醇,未易波相得之。壬辰九十九叟賓虹。
鈐?。狐S(冰)賓虹(朱)、興列筆隨(朱)
69cm×34cm RMB:100,000-200,000
作者簡介:黃賓虹(1865-1955),初名懋質(zhì),后改名質(zhì),字樸存,號賓虹,別署予向。原籍安徽省徽州歙縣,生于浙江省金華市。中國近現(xiàn)代國畫家,擅畫山水,山水畫一代宗師。也是書法家,與白蕉、高二適、李志敏合稱“20世紀文人書法四大家”。

S109
陸儼少?虞山風(fēng)煙 紙本?手卷
邊跋:陸儼少山水對卷精品
引首:虞山風(fēng)煙 儼少翁于虞山即興 癸未春王伯敏題 。
鈐?。喊胩讫S(朱) 王伯敏?。ò祝?/p>
款識:1.個昔我兄正之時同游虞山興福寺回寫此小卷以宗一時佳興 儼少時年七十二。
???2.虞山后既第一卷后作此合成對卷口為百卷樓中長物,個昔兄一笑,儼少并題。加著名書畫家王伯敏先生引首:虞山風(fēng)煙。實為稀有難得之佳作。
鈐?。?.儼少(白)宛若(朱)儼少七十二(朱)嘉定(朱)
???2.陸儼少(白)宛若(朱)嘉定(朱)儼少七十二(朱)
說明:本幅作品為陸儼少先生為同一題材作對卷。陸儼少先生山水畫成就最大,創(chuàng)作風(fēng)格最為鮮明,突出地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他善于將云水、江河、湖海的洶涌澎湃、浩渺彌漫之勢描繪得淋漓盡致,特別是表現(xiàn)云和水的動感最為精彩,不僅筆墨淋漓頓拙,而且氣韻生動、神采飛動??梢哉f,陸儼少是自古以來擅畫云和水的第一高手。二是構(gòu)圖獨特。眾所周知,一般畫家構(gòu)圖總是從大到小,陸儼少的構(gòu)圖恰恰相反,別具一格,他曾說:“我一反此法,而是由小到大,筆筆生發(fā),初無定稿,積小面成大面。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每或思路斷絕,形勢桿格,山重水復(fù),終已無路,而轉(zhuǎn)折之間,柳暗花明,絕處逢生,又是一個新境界。三是陸儼少先生無論大畫還是小畫,依仗著一支筆,點點滴滴、條條塊塊、黑黑白白、干干濕濕、濃濃淡淡,創(chuàng)造出獨具風(fēng)格的“陸氏云水”。同時他的一支筆畫到底,在畫界堪稱一絕。本幅作品二部分構(gòu)成,線條疏秀流暢,剛?cè)嵯酀?。云水為其絕詣,有雄秀跌宕之概。勾云勾水,煙波浩淼,云蒸霧靄,變化無窮。引首為王伯敏先生題跋《虞山風(fēng)煙》,為陸先生難得一見的精品之作!
153.5cm×76.5cm RMB:600,000-1,000,000
作者簡介:陸儼少(1909年-1993年),現(xiàn)代畫家。又名砥,字宛若,上海嘉定縣南翔鎮(zhèn)人。有“上海書畫三杰”之譽。與李可染南北并稱“南陸北李”。
當(dāng)代書畫精選:

S103
任?重?松下高仕圖 紙本?鏡片
款識:和澤周三春,清涼素秋節(jié),澡雪清朗之致也,任重千里又記。
鈐?。喝沃兀ò祝┣Ю铮ㄖ欤┖味蝗諢o此君(朱)有時天籟止(朱)浴桐小館(朱)無閑齋(朱)斯文不改(朱) 另一章不可辯(朱)
153.5cm×76.5cm RMB:300,000-600,000
作者簡介:任重,字千里,1976年生,祖籍河北,畫室名浴桐小館,職業(yè)畫家。曾在云南省博物館、北京榮寶齋、湖州市博物館、四川省博物院、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博物館、中國美術(shù)館等多地舉辦個展。出版著錄《金泥玉屑》、《揮麈煙嵐》、《任重畫集》、《任重精品花鳥畫》、《揮麈煙嵐》(第二版)、《千里快哉—任重中國畫作品》等。
古代書畫精選:

S141
文征明(明代)?山水冊頁 紙本?冊頁
款識:嘉靖庚戊秋九月擬,柯丹丘筆意畫于停云館長湖文征明。
鈐?。赫鳎ㄖ欤┟鳎ㄖ欤┪恼髅饔。ò祝┱髦俑福ㄖ欤┩T疲ò祝?/p>
簽跋1.一竿坐釣清如許志在高門不在魚……文衡山佳構(gòu)八王爺持觀命余……書詩以贊……伯生沈坤。鈐?。荷蚶ぃò祝┎ㄖ欤?/p>
??2.山冊近年先為筱山……松云閣珍賞并記于北窗下,子和劉應(yīng)節(jié)。鈐?。簞?yīng)節(jié)(白)子和(朱)
簽跋封面:文征明山水冊頁,松云閣。鈐印:松云閣(朱)
注:原裝原裱。
18cm×14cm×9 RMB:3,000,000-8,000,000
作者簡介: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xué)家。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稱“吳中四才子”。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作品賞析:
文徵明的繪畫兼善山水、蘭竹、人物、花卉諸科,尤精山水。布景繁密,較少空間縱深,造型規(guī)整,時見棱角和變形,用筆細密,稍帶生澀,于精熟中見稚拙。設(shè)色多青綠重彩,間施淺絳,于鮮麗中見清雅。
畫面既有元代諸畫家的個性和抒情畫風(fēng),也有唐五代、北宋時期的文人畫傳統(tǒng)。這種對古人繪畫作品跨時代的借鑒構(gòu)成了文徵明獨有的繪畫特色。
文徵明的細筆山水秀麗柔密,氣息閑雅恬靜,境界幽雅清曠,用筆精細而蒼秀,沉穩(wěn)而文靜,構(gòu)圖嚴謹縝密,兼具“三遠”之法。

S153
明代?丁云鵬?十六羅漢圖 手卷
款識:佛弟子丁云鵬敬繪。
鈐?。盒ば魏J?。ㄖ煳模?/p>
后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民國丙子歲夏六月俠懷先生雅屬正腕西來石霞。
鈐?。菏迹ㄖ?□山后人(白)
簽跋:大明丁云鵬十八羅漢圖卷,民國丙子秋月重裝。藏于萱蔭草堂壺齋。
注:1.文物公司舊藏。
??2.原裝舊裱。
??3.廖俠懷:粵劇丑角,出生于清末,父親早逝,自幼喜歡粵劇,在新加坡謀生的時候,參加演戲,并且拜名師學(xué)習(xí),演丑角,是當(dāng)時著名的丑生。解放后病逝于香港。
28.5cm×173cm RMB:800,000-1,200,000
作者簡介:丁云鵬 (15471628)明代畫家。字南羽,號圣華居士,安徽休寧人。天啟五年(1625)尚在作《白馬馭經(jīng)圖》,瓚子,詹景鳳門人。書法學(xué)鐘、王。畫善白描人物、山水、佛像,無不精妙。白描酷似李公麟,絲發(fā)之間而眉睫意態(tài)畢具,非筆端有神通者不能也。供奉內(nèi)廷十余年。他與董其昌、詹景鳳諸人交游,故流傳作品多有董其昌、陳繼儒等人的題贊。董其昌贈以印章,曰“毫生館”。其得意之作,嘗一用之。萬歷八年(1580)作江南春扇,天啟元年(1621)作伙溪漁隱圖。
作品賞析;釋道人物形象形神兼?zhèn)?,稀有難得。

S155
查士標?書法冊頁 金箋紙本?冊頁
款識:查士標書。
鈐印:1.查士標?。ò祝?.二瞻氏(朱)
注:1.本冊由杭州上世紀六十年代杭州文物商店資深鑒藏家陳永昌收藏,其家屬提供。2.原裝舊裱。
14cm×24.5cm RMB:200,000 -300,000
作者簡介:查士標(1615-1698),字二瞻,號梅望、梅墨散人,自稱懶老、后乙卯生,安徽休寧人。明諸生。其書畫取法米芾、董其昌,然筆墨寒簡,意境蕭散荒遠,格調(diào)大別於董其昌,為青出於藍者。
作品賞析:
査士標行書冊金箋紙本十九開三十八頁書尾有査士標書四字款,字體出米芾董其昌行筆豪放,神韻深邃。保存完整,是難得的査士標神品。
張庚於《國朝畫征錄》中將查士標與同里孫逸、汪之瑞、釋弘仁稱為四大家,后凡論及“新安畫派”,言必稱“新安四家”,查士標於其中乃成就極高而又影響深遠的一位。記載當(dāng)時風(fēng)光:“戶戶杯盤江千里,家家畫軸查二瞻”。
靳治荊《思舊錄》云:“其書法得董宗伯神髓,畫品尤能以疏散淹潤之筆,發(fā)舒倪、黃意態(tài)。”查士標承襲了宋元明諸家衣缽,將以融會貫通,從中化解,呈現(xiàn)出多樣繪畫風(fēng)貌,故可秀然卓立於時人。此《查士標行草詩冊》是查士標書法精品。詩作淳樸親切,書法輕松自在,詩、書相得益彰,具有很高的欣賞學(xué)習(xí)價值。稀有難得。
周覺均專場精選:

S049
張大千?賞荷歸來仕女圖 紙本?立軸
簽跋:賞荷歸來仕女圖,張大千作品覺均。
鈐印:周覺均?。ㄖ欤?/p>
收藏?。褐苡X均印(朱)山外青山(朱)
注:1.黃賓虹先生贈周覺鈞先生舊藏。
??2.局部殘損并缺失。
65cm×175cm RMB:800,000-1,600,000
作者簡介:張大千(1899—1983),原名正權(quán),后改名爰,字季爰,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下里港人,齋名大風(fēng)堂。四川內(nèi)江人,祖籍廣東省,后旅居海外,畫風(fēng)工寫結(jié)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chuàng)了新的藝術(shù)風(fēng)格,因其詩、書、畫與齊白石、溥心畬齊名,故又并稱為“南張北齊”和“南張北溥”

S054
周覺鈞?青巖幽壑圖 紙本?鏡片
款識:癸亥仲秋覺鈞話口峰題。
鈐?。阂簧鷲酆檬翘烊唬ㄖ欤?劉口峰(朱)周覺鈞印(朱)豕(朱)
注:本作品出版于一九八五年湖南美術(shù)出版社《周覺鈞山水畫輯》(劉海東題)P22頁。
178cm×96cm RMB:400,000-600,000
玉器精選:
S213
明代?鏤空雕“龍穿牡丹”雙耳活環(huán)白玉尊
材質(zhì):玉器
說明:本品采用大塊青玉原石精雕細琢而成,用材昂貴,不惜工本。通體鏤空雕,雕工細膩,線條繁復(fù),布局和諧。整器器形碩大,包漿渾厚,古樸大氣,珍貴罕見。雕刻大膽流暢,技法嫻熟,不容閃失,非大師能工巧匠不能為,明代有“粗大明”之說法,實為不拘謹,瀟灑放開,本器即為實物佐證。
高:66cm?腹徑:17cm×10cm?重:4.25kg RMB:1,380,000-1,600,000
佛像精選:
S208
清初?銅鎏金觀音像
材質(zhì):銅器
說明:此尊觀音像,菩薩全跏趺坐于雙層蓮座上。頭戴繁復(fù)帽冠,繒帶自然垂于雙肩。胸前裝飾華麗,衣緣鏨刻花紋。菩薩面容慈悲安詳,神情恬靜怡然。目光下斂,鼻形俊俏,唇角微揚。蓮座束腰,蓮瓣規(guī)整,精美細致。
高:16.5cm
RMB:70,000-100,000
家具精選:
S234
明代?黃花梨交椅 材質(zhì):黃花梨
說明:家具收藏中,交椅無疑是收藏家的終極夢想。諸多家具中,也唯有圈背交椅是最讓人苦尋不得的。此拍品交椅為五接圈,圈形圓轉(zhuǎn)大氣,扶手處做成鱔魚頭式??勘嘲迨墙灰巫罱?jīng)典處。三攢式,S形,貼合坐者脊背。橫豎掁做成混面壓邊線式線腳,外側(cè)有掛牙,邊起陽線強調(diào)。靠背板中段是視覺中心,高起的陽線圍成委角長方形開光,內(nèi)透雕圖案。圖案為麒麟登于太湖石上。麒麟為龍首,須發(fā)前沖,
威而不猛,尚有明代意趣。身軀若獸,前低后高,肋生火焰,蹄如牛,一腿抬起欲行,回首張望,尾呈如意狀,微揚起,整體身體具動勢。湖石瘦透,下有兩株靈芝生出,寓祥瑞之意。麒麟周匝,更是層層祥云,斜上方祥云托日,亦是吉祥之兆。靠背上段為變體如意形開光,上方若壺門,亦是起陽線強調(diào)。內(nèi)透雕螭龍紋,若仔細分析圖案構(gòu)成,則由變體螭龍紋、如意紋、倒垂花萼紋等組成。靠背下段為壸門牙板,沿邊雕卷草紋,舒卷自如。座面前大邊的看面浮雕兩個相向螭龍紋,身軀隨著壸門線起伏,頗具動感。前后腿斜向交叉,穿銅軸,可自由開合。后方腿足上延如鵝脖,轉(zhuǎn)折處亦有角牙支撐,并輔以銅飾件加固。前方腿足下方又設(shè)腳踏。腳踏獨板為面,下方設(shè)壺門牙板和插肩榫式短足。腳踏展開時,短足正好落在前方托泥之上。
110cm×75cm RMB:1,200,000 - 1,800,000
黃花梨之美在于含蓄而不張揚、符合人們的審美也是中國文人追求的境界,因其有不易開裂、不易文人士大夫的審美變形,易于加工雕刻,紋理清晰的特點而被廣泛推廣,由于工匠們吸納了意趣,而導(dǎo)致了黃花梨家具的整體文人化傾向、從而呈現(xiàn)出簡潔的風(fēng)格、舒適實用的功能。這也是家具收藏狂熱的原因。
S235
明代?木雕彩繪“龍鳳神話人物”故事對屏
材質(zhì):雜項
說明:本件作品即為馬來西亞古代木雕之精品與實物寫照,彌足珍貴。本作品為2008年上海藝博會馬來西亞館重點展示作品,引起廣泛關(guān)注。馬來西亞的傳統(tǒng)工藝歷史悠久,其中以雕刻、蠟染和風(fēng)箏制作工藝最為著名,這些傳統(tǒng)工藝作品反映著馬來民族心靈手巧以及對自然萬物的熱愛。馬來西亞的傳統(tǒng)工藝歷史悠久、品類繁多.華裔和印度裔的工藝承接自祖輩傳統(tǒng)。馬來民族在生產(chǎn)實踐中也積累并形成了令世界驚嘆的傳統(tǒng)工藝,而其中以雕刻、蠟染和風(fēng)箏制作工藝最為著名,這些傳統(tǒng)工藝作品反映著馬來民族細膩而敏感的心靈以及對自然萬物的欣賞和熱愛。傳統(tǒng)馬來雕刻藝術(shù)可追溯到“東山文化”時期,曾出土于馬來西亞境內(nèi)的“東山文化”銅鼓上刻有動物和人物形象.古代馬來文化是在印度文化的熏陶下成長起來的,古代馬來雕刻藝術(shù)受到了古印度文化的深刻影響。傳統(tǒng)馬來雕刻藝術(shù)可追溯到“東山文化”時期,曾出土于馬來西亞境內(nèi)的“東山文化”銅鼓上刻有動物和人物形象.古代馬來文化是在印度文化的熏陶下成長起來的,古代馬來雕刻藝術(shù)受到了古印度文化的深刻影響,公元七世紀前后的雕刻作品多以印度教及佛教文化為主題.公元十五世紀前后,伊斯蘭教開始流行于馬來半島地區(qū),寺廟及宗教雕刻藝術(shù)逐漸沉寂,木雕和金屬雕刻技藝開始慢慢發(fā)展起來。木雕藝術(shù)在馬來西亞有著悠久的歷史馬來木雕所表現(xiàn)的主題主要是生物、宇宙、大地、有規(guī)則的幾何圖案以及使用爪威文或者阿拉伯字母書寫的經(jīng)文書法等.馬來人喜歡在傳統(tǒng)的木屋上雕刻花鳥蟲魚,古代馬來君王也常常讓人在其宮殿中雕梁畫棟以顯貴氣,現(xiàn)在依然能從一些遺址中窺探。
80cm×200cm RMB:80,000-120,000
雜項精選:
S245
清代?紫檀嵌黃花梨包袱盒
材質(zhì):雜項
說明:此包袱盒方形,以黃花梨為材,蓋面正中浮雕凸起袱系紋飾,中間花結(jié)扭曲,翹枝延伸,婉轉(zhuǎn)自如,其褶皺處過度極為自然,包漿自然,蓋與盒身相連處紋飾亦銜接緊密。
底:31.2cm×18.2cm?H:19.5cm
RMB:180,000-250,000
瓷器精選:
S260
明嘉靖?青花龍紋大缸 材質(zhì):陶瓷
說明:這件明代青花龍紋大缸廣口、短頸、圓腹、平底,形制古樸厚重,缸腹繪青花五爪龍升騰于云海間,盡顯皇家氣派,是明代大型御用青花瓷器中的經(jīng)典之作。這件大缸燒制于景德鎮(zhèn)御窯廠內(nèi)龍缸窯內(nèi)。明朝洪武初年,朝廷下令專設(shè)窯口燒制龍紋大缸供皇室使用。明皇室以龍紋大缸為宮中御用貯水器皿,或置于墓中盛滿燈油充當(dāng)長明燈。青花龍紋大缸集觀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造型古樸典雅,云龍紋樣剛勁威武。但因其體大壁厚,所以燒制極其不易。缸體釉面自然老化,盡顯歲月痕跡,青花發(fā)色濃艷,集實用與觀賞性于一身,保存完整,識者珍之!
口:68cm?底:49.8cm?高:31cm
RMB:3,800,000-5,000,000

S268
明宣德?賁巴壺 材質(zhì):陶瓷
說明:賁巴壺,是壺的一種式樣。磨盤口,細頸,彎曲的和流,球腹下承下喇叭形足。此壺造型精美,胎質(zhì)細膩,青花明艷,為“蘇麻瀝青”局部析出,鐵銹晶斑,繪纏枝花卉紋,下部用鏨刻銀護,足見現(xiàn)主人視之“視若珍寶”之心。胎體潔白,明宣德款,極為罕見。
口:6.8cm?高:22cm RMB:1,500,000-3,000,000
印章精選:

S192
沙孟海?壽山印(納紫) 材質(zhì):雜項 印文:納紫。
說明:匠心獨運——簡評沙孟海先生的急就章
沙孟海先生是當(dāng)代書壇泰斗,為陽剛一派的代表性人物。由于書法家的名氣太大,以致掩蓋了他的印名。其實他還是一位諸彩紛呈的篆刻大家。
這一時期,沙老“因西泠印社恢復(fù)活動,重新燃起篆刻的熱忱與撰述的計劃。由于年事漸高,刻印數(shù)量遠不及過去了。但佳作迭出,精彩紛呈,達到了其一生治印的最高峰。”
這中間,也包括兩方仿漢將軍印而又風(fēng)格獨特的急就章——“於越瀕海之民”和“訥紫”。
將軍印本是漢官印中別具風(fēng)格的一種,其往往因軍隊中急于使用而直接以刀在印面上刻畫而成,故天趣橫生,即所謂“急就章”者。
沙老刻將軍印風(fēng)格的作品,可謂功力深厚。其60歲(1959年)所刻的“張宗祥印章”,堪稱典范。
“於越瀕海之民”印,據(jù)浙江省博物館編《九如集——祝賀沙孟海先生九十壽》刊,作于1962年,并為多種著述所選刊。(注2)
與此相應(yīng),該印的邊款雖為隸書,卻使刀如筆,揮灑自如,尤其是“急就”兩字的筆勢,真有急就之感。
拍賣的這方“訥紫”,似為名字印,寓意訥言敏行,大富大貴。邊刻:急就章。
其邊款與前印神似,所作時間似相距很近,或許有可能為同日所鐫。
此印的創(chuàng)新有兩處:一為一反將軍印均系陰文的常態(tài),變?yōu)殛栁模欢閷⒆址ㄓ煽娮淖鳝t文。這樣的變革,使此印煥發(fā)陽剛之美,又別有風(fēng)致。
總之,此印是沙老篆刻高潮期中一方不可多得、風(fēng)格獨特的佳作。
注釋:1.見《沙孟海全集4·篆刻卷》,第四頁,戴家妙《本卷導(dǎo)讀》中語。
2.出版:《蘭沙館印式》,第38頁。上海書畫出版社,1983年。
《九如集——祝賀沙孟海先生九十壽》,第33頁。浙江省博物館編,1989年。
《沙孟海篆刻集》,第126頁。榮寶齋出版社,1994年。
《沙孟海全集4·篆刻卷》,第207頁。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年。
《趙叔孺、王福庵流派印風(fēng)》,第146頁。重慶出版社,2011年。
H:2cm?底:1.9cm×2cm RMB:40,000-80,000
S196
潘天壽?壽山石刻印 材質(zhì):雜項
說明:師恩浩蕩——潘天壽刻鄭祖緯自用印
印文:鄭祖緯印 邊款:祖緯同學(xué)正。壽制。
1923年潘天壽抵滬,結(jié)識吳昌碩、黃賓虹,得缶翁教益最多。27歲任上海美專教授。1928年杭州國立西湖藝術(shù)院成立,即任教授。1944年任國立西湖藝專校長時,為中國畫系開治印一科,并親自授課,后將講稿整理成近4萬字的《治印叢談》。1958年任浙江美術(shù)學(xué)院院長、全國美協(xié)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長。
潘先生詩書畫印四絕。筆墨雄奇著稱,善于造險、破險,被譽為20世紀中國畫四大家(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黃賓虹)之一。于篆刻則溯源古璽、漢即,下及西泠諸家,登堂入室,寬博蒼古,氣宇不凡。
這方印的受主則是潘天壽先生的得意門生鄭祖緯。
鄭祖緯(1908-1932),字地生、墜生,號仙華山民、笠湖漁子等,浙江浦江人。父一新,工詩畫。他自幼聰慧過人,4歲能詠詩,8歲能以黃泥、粉團捏禽鳥、描繪門神灶司,12歲隨匠人去廟宇祠堂塑造佛像與繪制壁畫,15歲能為人作巨幅畫像和花鳥條屏。18歲肄業(yè)于浙江美術(shù)專門學(xué)校,投身北伐,遍游長江名勝。20歲考入國立西湖藝術(shù)院,師從潘天壽先生。
出版有《鄭祖緯遺作集》《鄭祖緯畫集》。
此印由潘天壽先生作于1928-1932年間。其時鄭祖緯尚在校讀書,故稱“祖緯同學(xué)”。印呈漢鑿印風(fēng)格,篆字質(zhì)樸古拙,結(jié)構(gòu)不求工穩(wěn),有疏有密。用刀勁健猛利,豪縱之情,油然而來。此印表現(xiàn)出一種險絕奇崛的意趣,可謂讀其印,如賞其畫,奇想翩翩,印畫合一也。
潘天壽先生1937年前還常作印,終日手沾硃砂。后為專攻繪畫,絕少篆印,故其印作極罕。而此印又系專為其學(xué)生鄭祖緯所作,表達了兩者深厚而真摯的師生情誼,更具文物價值。
參考:馬國權(quán):《近代印人傳》第二九六頁,“天壽”印及邊款拓片。上海書畫出版社,1998年版。
注:出版于《中國印章歙硯賞玩》,2004年浙江攝影出版社發(fā)行,p52.
2cm×2cm?H:5.7cm RMB:100,000-200,000
上海友誼商店精選:
S274
清代?粉彩人物紋抱月瓶 材質(zhì):陶瓷
說明:本拍品瓶直口,束頸,扁圓腹,橢圓形圈足。本品完美揉合釉下、釉上彩,營造和諧悅目的畫面。腹部描繪一副人物圖案。誠然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佳品。主題繪花鳥紋,動感十足,畫面清新外圈繪福壽紋,肩塑展翅雙蝠,保存完整,歷經(jīng)歲月。
注:上海友誼商店庫出。
口:8.5cm?底:16.5cm×11cm?高:57cm
RMB:60,000-120,000
浙江世貿(mào)2023年春季藝術(shù)品拍賣會
預(yù)展時間:2023年4月14-15日上午9:00-下午15:00
拍賣時間:2023年4月15日?下午18:30(夜場*書畫及古董珍玩)
2023年4月16日?上午9:00(近當(dāng)代書畫及印章專場)
2023年4月16日?下午13:00(中國瓷器及古董珍玩)
預(yù)展拍賣地點:浙江國際雷迪森廣場酒店(原浙江國際大酒店五樓)(絲綢之路廳、羅布泊廳)浙江省杭州市體育場路221號
網(wǎng)絡(luò)預(yù)展:雅昌藝術(shù)網(wǎng) /聯(lián)拍在線/ 雅鑒 / 藝狐在線 /易拍全球 /藝典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