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紅樓夢考證》第二章
(文章轉(zhuǎn)載自胡適《紅樓夢考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 ? ? ?我現(xiàn)在要忠告諸位愛讀《紅樓夢》的人:“我們?nèi)粝胝嬲私狻都t樓夢》,必須先打破這種種牽強附會的《紅樓夢》謎學(xué)!”
? ? ? ? 其實做《紅樓夢》的考證,盡可以不用那種附會的法子。我們只須根據(jù)可靠的版本與可靠的材料,考定這書的著者究竟是誰,著者的事跡家世,著書的時代,這書曾有何種不同的本子,這些本子的來歷如何。這些問題乃是《紅樓夢》考證的正當(dāng)范圍。
? ? ? ? ?我們先從“著者”一個問題下手。


? ? ? ? ?本書第一回說這書原稿是空空道人從一塊石頭上抄寫下來的,故名《石頭記》;后來空空道人改名情僧,遂改《石頭記》為《情僧錄》;東魯孔梅溪題為《風(fēng)月寶鑒》;“后因曹雪芹于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又題曰《金陵十二釵》,并題一絕,即此便是《石頭記》的緣起”。詩云: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 ? ? ? 第百二十回又提起曹雪芹傳授此書的緣由。大概“石頭”與空空道人等名目都是曹雪芹假托的緣起,故當(dāng)時的人多認這書是曹雪芹做的。袁枚的《隨園詩話》卷二中有一條說:
? ? ? ? 康熙間,曹練亭(練當(dāng)作楝)為江寧織造,每出擁八騶,必攜書一本,觀玩不輟。人問:“公何好學(xué)?”曰:“非也。我非地方官而百姓見我必起立,我心不安,故藉此遮目耳?!彼嘏c江寧太守陳鵬年不相中,及陳獲罪,乃密疏薦陳。人以此重之。
? ? ? ? 其子雪芹撰《紅樓夢》一書,備記風(fēng)月繁華之盛。中有所謂大觀園者,即余之隨園也。明我齋讀而羨之(坊間刻本無此七字)。當(dāng)時紅樓中有某校書尤艷,我齋題云(此四字坊間刻本作“雪芹贈云”,今據(jù)原刻本改正):
病容憔悴勝桃花,午汗潮回?zé)徂D(zhuǎn)加,
猶恐意中人看出,強言今日較差些。
威儀棣棣若山河,應(yīng)把風(fēng)流奪綺羅,
不似小家拘束態(tài),笑時偏少默時多。
? ? ? ?我們現(xiàn)在所有的關(guān)于《紅樓夢》的旁證材料,要算這一條為最早。近人征引此條,每不全錄;他們對于此條的重要,也多不曾完全懂得。這一條記載的重要,凡有幾點:
(1)我們因此知道乾隆時的文人承認《紅樓夢》是曹雪芹做的。
(2)此條說曹雪芹是曹楝亭的兒子。(又《隨園詩話》卷十六也說“雪芹者,曹練亭織造之嗣君也”。但此說實是錯的,說詳后)
(3)此條說大觀園即是后來的隨園。
? ? ? ? 俞樾在《小浮梅閑話》里曾引此條的一小部分,又加一注,說:
? ? ? ?納蘭容若《飲水詞集》有《滿江紅》詞,為曹子清題其先人之所構(gòu)楝亭,即雪芹也。
? ? ? ? 俞樾說曹子清即雪芹,是大謬的。曹子清即是曹楝亭,即曹寅。
? ? ? ? 我們先考曹寅是誰。吳修的《昭代名人尺牘小傳》卷十二說:
? ? ? ? 曹寅,字子清,號楝亭,奉天人,官通政司使,江寧織造。校刊古書甚精,有揚州局刻《五韻》《楝亭十二種》盛行于世。著《楝亭詩鈔》。
? ? ? 《揚州畫舫錄》卷二說:
? ? ? ? 曹寅,字子清,號楝亭,滿洲人,官兩淮鹽院。工詩詞,善書,著有《楝亭詩集》??貢N,為《梅苑》《聲畫集》《法書考》《琴史》《墨經(jīng)》《硯箋》《劉后山(當(dāng)作劉后村)千家詩》《禁扁》《釣磯立談》《都城紀(jì)勝》《糖霜譜》《錄鬼簿》。今之儀征余園門榜“江天傳舍”四字,是所書也。
? ? ? ? 這兩條可以參看。又韓菼的《有懷堂文稿》里有《楝亭記》一篇說:
? ? ? ? 荔軒曹使君性至孝。自其先人董三服,官江寧,于署中手植楝樹一株,絕愛之,為亭其間,嘗憩息于斯。后十余年,使君適自蘇移節(jié),如先生之任,則亭頗壞,為新其材,加堊焉,而亭復(fù)完?!?/p>
? ? ? ? 據(jù)此可知曹寅又字荔軒,又可知《飲水詞》中的楝亭的歷史。
? ? ? ?最詳細的記載是章學(xué)誠的《丙辰札記》:

? ? ? ? 曹寅為兩淮巡鹽御史,刻古書凡十五種,世稱“曹楝亭本”是也。康熙四十三年,四十五年,四十七年,四十九年,間年一任,與同旗李煦互相番代。李于四十四年,四十六年,四十八年,與曹互代;五十年,五十一年,五十二年,五十五年,五十六年,又連任,較曹用事為久矣。然曹至今為學(xué)士大夫所稱,而李無聞焉。
? ? ? ? 不幸章學(xué)誠說的那“至今為學(xué)士大夫所稱”的曹寅,竟不曾留下一篇傳記給我們做考證的材料,《耆獻類征》與《碑傳集》都沒有曹寅的碑傳。只有宋和的《陳鵬年傳》(《耆獻類征》卷一六四,頁十八以下)有一段重要的紀(jì)事:
? ? ? ? 乙酉(康熙四十四年),上南巡(此康熙帝第五次南巡)??偠郊兴咀h供張,欲于丁糧耗加三分。有司皆懾服,唯唯。獨鵬年(江寧知府陳鵬年)不服,否否??偠解筲?,議雖寢,則欲抉去鵬年矣。
? ? ? ? 無何,車駕由龍?zhí)缎医瓕?。行宮草創(chuàng)(按:此指龍?zhí)吨袑m),欲抉去之者因以是激上怒。時故庶人(按:此即康熙帝的太子胤,至四十七年被廢)從幸,更怒,欲殺鵬年。車駕至江寧,駐蹕織造府。一日,織造幼子嬉而過于庭,上以其無知也,曰:“兒知江寧有好官乎?”曰:“知有陳鵬年?!睍r有致政大學(xué)士張英來朝,上……使人問鵬年,英稱其賢。而英則庶人之所傅,上乃謂庶人曰:“爾師傅賢之,如何殺之?”庶人猶欲殺之。
? ? ? ? 織造曹寅免冠叩頭,為鵬年請。當(dāng)是時,蘇州織造李某伏寅后,為寅[女連]([女連]字不見于字書,似有兒女親家的意思),見寅血被額,恐觸上怒,陰曳其衣,警之。寅怒而顧之曰:“云何也?”復(fù)叩頭,階有聲,竟得請。出,巡撫宋犖逆之曰:“君不愧朱云折檻矣!”

? ? ? ? 又我的朋友顧頡剛在《江南通志》里查出江寧織造的職官如下表:
康熙二年至二十三年 曹璽
康熙二十三年至三十一年 桑格
康熙三十一年至五十二年 曹寅
康熙五十二年至五十四年 曹颙
康熙五十四年至雍正六年 曹頫
雍正六年以后 隋赫德
? ? ? ? 又蘇州織造的職官如下表:
康熙二十九年至三十二年 曹寅
康熙三十二年至六十一年 李煦
? ? ? ? ?這兩表的重要,我們可以分開來說:
(1)曹璽,字元璧,是曹寅的父親。頡剛引《上元江寧兩縣志》道:“織局繁劇,璽至,積弊一清。陛見,陳江南吏治極詳,賜蟒服,加一品,御書‘敬慎’匾額。卒于位,子寅?!?/p>

(2)因此可知曹寅當(dāng)康熙二十九年至三十二年時,做蘇州織造;三十一年至三十二年,他兼任江寧織造;三十二年以后,他專任江寧織造二十年。
(3)康熙帝六次南巡的時代,可與上兩表參看:

(4)頡剛又考得“康熙南巡,除第一次到南京駐蹕將軍署外,余五次均把織造署當(dāng)行宮”。這五次之中,曹寅當(dāng)了四次接駕的差。又《振綺堂叢書》內(nèi)有《圣駕五幸江南恭錄》一卷,記康熙四十四年的第五次南巡,寫曹寅既在南京接駕,又以巡鹽御史的資格趕到揚州接駕;又記曹寅進貢的禮物及康熙帝回鑾時賞他通政使司通政使的事,甚詳細,可以參看。
(5)曹颙與曹頫都是曹寅的兒子。曹寅的《楝亭詩鈔別集》有郭振基序,內(nèi)說“侍公函丈有年,今公子繼任織部,又辱世講”。是曹颙之為曹寅兒子,已無可疑。曹頫大概是曹寅的兄弟(說詳下)。
? ? ? ? 又《四庫全書提要》譜錄類食譜之屬存目里有一條說:
《居常飲饌錄》一卷(編修程晉芳家藏本)
? ? ? ? 國朝曹寅撰。寅字子清,號楝亭,鑲藍旗漢軍??滴踔校惨晝苫贷}政,加通政司銜。是編以前代所傳飲繕之法匯成一編:一曰,宋王灼《糖霜譜》;二三曰,宋東溪遁叟《粥品》及《粉面品》;四曰,元倪瓚《泉史》;五曰,元海濱逸叟《制脯鲊法》;六曰,明王叔承《釀錄》;七曰,明釋智舷《茗箋》;八九曰,明灌畦老叟《蔬香譜》及《制蔬品法》。中間《糖霜譜》,寅已刻入所輯《楝亭十種》;其他亦頗散見于《說郛》諸書云。

? ? ? ? 又《提要》別集類存目里有一條:
《楝亭詩鈔》五卷,附《詞鈔》一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 ? ? 國朝曹寅撰。寅有《居常飲饌錄》,已著錄。其詩一刻于揚州,計盈千首;再刻于儀征,則寅自汰其舊刻,而吳尚中開雕于東園者。此本即儀征刻也。其詩出入于白居易、蘇軾之間。
? ? ? 《提要》說曹家是鑲藍旗人,這是錯的?!栋似焓献逋ㄗV》有曹錫遠一系,說他家是正白旗人,當(dāng)據(jù)以改正。但我們因《四庫提要》提起曹寅的詩集,故后來居然尋著他的全集,計《楝亭詩鈔》八卷,《文鈔》一卷,《詞鈔》一卷,《詩別集》四卷,《詞別集》一卷(天津公園圖書館藏)。從他的集子里,我們得知他生于順治十五年戊戌(一六五八)九月七日,他死時大概在康熙五十一年(一七一二)的下半年,那時他五十五歲。他的詩頗有好的,在八旗的詩人之中,他自然要算一個大家了。(他的詩在鐵保輯的《八旗人詩鈔》——改名《熙朝雅頌集》——里,占一全卷的地位)當(dāng)時的文學(xué)大家,如朱彝尊、姜宸英等,都為《楝亭詩鈔》作序。
? ? ? ? 以上關(guān)于曹寅的事實,總結(jié)起來,可以得幾個結(jié)論:
(1)曹寅是八旗的世家,幾代都在江南做官。他的父親曹璽做了二十一年的江寧織造;曹寅自己做了四年的蘇州織造,做了二十一年的江寧織造,同時又兼做了四次的兩淮巡鹽御史。他死后,他的兒子曹颙接著做了三年的江寧織造,他的兒子曹頫接下去做了十三年的江寧織造。他家祖孫三代四個人總共做了五十八年的江寧織造。這個織造真成了他家的“世職”了。
(2)當(dāng)康熙帝南巡時,他家曾辦過四次以上接駕的差。

(3)曹寅會寫字會作詩詞,有詩詞集行世;他在揚州曾管領(lǐng)《全唐詩》的刻印,揚州的詩局歸他管理甚久;他自己又刻有二十幾種精刻的書。(除上舉各書外,尚有《周易本義》《施愚山集》等;朱彝尊的《曝書亭集》也是曹寅捐資倡刻的,刻未完而死)他家中藏書極多,精本有三千二百八十七種之多(見他的《楝亭書目》,京師圖書館有鈔本),可見他的家庭富有文學(xué)美術(shù)的環(huán)境。

(4)他生于順治十五年,死于康熙五十一年。(一六五八——一七一二)
? ? ? ? 以上是曹寅的略傳與他的家世。曹寅究竟是曹雪芹的什么人呢?袁枚在《隨園詩話》里說曹雪芹是曹寅的兒子。這一百多年以來,大家多相信這話,連我在這篇《考證》的初稿里也信了這話。現(xiàn)在我們知道曹雪芹不是曹寅的兒子,乃是他的孫子。最初改正這個大錯的是楊鐘羲先生。楊先生編有《八旗文經(jīng)》六十卷,又著有《雪橋詩話》三編,是一個最熟悉八旗文獻掌故的人。他在《雪橋詩話續(xù)集》卷六頁二三說:
? ? ? ? 敬亭(清宗室敦誠字敬亭)……嘗為《琵琶亭傳奇》一折,曹雪芹(霑)題句有云:“白傅詩靈應(yīng)喜甚,定教蠻素鬼排場?!毖┣蹫殚ねㄕO,平生為詩,大概如此,竟坎坷以終。敬亭挽雪芹詩有“牛鬼遺文悲李賀,鹿車荷鍤葬劉伶”之句。
? ? ? ? ?這一條使我們知道三個要點:
(一)曹雪芹名霑。
(二)曹雪芹不是曹寅的兒子,是他的孫子。(《中國人名大辭典》頁九九〇作“名,寅子”,似是根據(jù)《雪橋詩話》而誤改其一部分)
(三)清宗室敦誠的詩文集內(nèi)必有關(guān)于曹雪芹的材料。

? ? ? ? 敦誠字敬亭,別號松堂,英王之裔。他的軼事也散見《雪橋詩話》初、二集中。他有《四松堂集》詩二卷,文二卷,《鷦鷯軒筆麈》一卷。他的哥哥名敦敏,字子明,有《懋齋詩鈔》。我從此便到處訪求這兩個人的集子,不料到如今還不曾尋到手。我今年夏天到上海,寫信去問楊鐘羲先生,他回信說,曾有《四松堂集》,但辛亥亂后遺失了。我雖然很失望,但楊先生既然根據(jù)《四松堂集》說曹雪芹是曹寅之孫,這話自然萬無可疑。因為敦誠兄弟都是雪芹的好朋友,他們的證見自然是可信的。
? ? ? ? 我雖然未見敦誠兄弟的全集,但《八旗人詩鈔》(《熙朝雅頌集》)里有他們兄弟的詩一卷。這一卷里有關(guān)于曹雪芹的詩四首,我因為這種材料頗不易得,故把這四首全抄于下:
贈曹雪芹
敦敏
碧水青山曲徑遐,薜蘿門巷足煙霞。
尋詩人去留僧壁,賣畫錢來付酒家。
燕市狂歌悲遇合,秦淮殘夢憶繁華。
新愁舊恨知多少,都付酕醄醉眼斜。
訪曹雪芹不值
敦敏
野浦凍云深,柴扉晚煙薄。
山村不見人,夕陽寒欲落。
佩刀質(zhì)酒歌
敦誠
秋曉遇雪芹于槐園,風(fēng)雨淋涔,朝寒襲袂。時主人未出,雪芹酒渴如狂,余因解佩刀沽酒而飲之。雪芹歡甚,作長歌以謝余。余亦作此答之。
?
我聞賀鑒湖,不惜金龜擲酒壚。
又聞阮遙集,直卸金貂作鯨吸。
嗟余本非二子狂,腰間更無黃金珰。
秋氣釀寒風(fēng)雨惡,滿園榆柳飛蒼黃。
主人未出童子睡,斝干甕澀何可當(dāng)!
相逢況是淳于輩,一石差可溫枯腸。
身外長物亦何有?鸞刀昨夜磨秋霜。
且酤滿眼作軟飽,……令此肝肺生角芒。
曹子大笑稱快哉!擊石作歌聲瑯瑯。
知君詩膽昔如鐵,堪與刀穎交寒光。
我有古劍尚在匣,一條秋水蒼波涼。
君才抑塞倘欲拔,不妨斫地歌王郎。

寄懷曹雪芹
敦誠
少陵昔贈曹將軍,曾曰魏武之子孫。
嗟君或亦將軍后,于今環(huán)堵蓬蒿屯。
揚州舊夢久已絕,且著臨邛犢鼻裈。
愛君詩筆有奇氣,直追昌谷披籬樊。
當(dāng)時虎門數(shù)晨夕,西窗剪燭風(fēng)雨昏。
接倒著容君傲,高談雄辯虱手捫。
感時思君不相見,薊門落日松亭尊。
勸君莫彈食客鋏,勸君莫叩富兒門。
殘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書黃葉村。

? ? ? ? 我們看這四首詩,可想見他們弟兄與曹雪芹的交情是很深的。他們的證見真是史學(xué)家說的“同時人的證見”,有了這種證據(jù),我們不能不認袁枚為誤記了。
? ? ? ? 這四首詩中,有許多可注意的句子。
? ? ? ?第一,如“秦淮殘夢憶繁華”,如“于今環(huán)堵蓬蒿屯。揚州舊夢久已絕,且著臨邛犢鼻裈”,如“勸君莫彈食客鋏,勸君莫叩富兒門。殘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書黃葉村”,都可以證明曹雪芹當(dāng)時已很貧窮,窮得很不像樣了,故敦誠有“殘杯冷炙有德色”的勸誡。
? ? ? ?第二,如“尋詩人去留僧壁,賣畫錢來付酒家”,如“知君詩膽昔如鐵”,如“愛君詩筆有奇氣,直追昌谷披籬樊”,都可以使我們知道曹雪芹是一個會作詩又會繪畫的人。最可惜的是曹雪芹的詩現(xiàn)在只剩得“白傅詩靈應(yīng)喜甚,定教蠻素鬼排場”兩句了。但單看這兩句,也就可以想見曹雪芹的詩大概是很聰明的,很深刻的。敦誠弟兄比他作李賀,大概很有點相像。
? ? ? ? 第三,我們又可以看出曹雪芹在那貧窮潦倒的境遇里,很覺得牢騷抑郁,故不免縱酒狂歌,自尋排遣。上文引的如“雪芹酒渴如狂”,如“相逢況是淳于輩,一石差可溫枯腸”,如“新愁舊恨知多少,都付酕醄醉眼斜”,如“鹿車荷鍤葬劉伶”,都可以為證。

? ? ? ? 我們既知道曹雪芹的家世和他自身的境遇了,我們應(yīng)該研究他的年代。這一層頗有點困難,因為材料太少了。敦誠有挽雪芹的詩,可見雪芹死在敦誠之前。敦誠的年代也不可詳考。但《八旗文經(jīng)》里有幾篇他的文字,有年月可考:如《拙鵲亭記》作于辛丑初冬,如《松亭再征記》作于戊寅正月,如《祭周立文》中說“先生與先公始交時在戊寅己卯間;是時先生……每過靜補堂……誠嘗侍幾杖側(cè)?!矢裙词?,先生哭之過時而哀?!\追述平生……回念靜補堂幾杖之側(cè),已二十余年矣”。今作一表,如下:
乾隆二三,戊寅(一七五八)。
乾隆二四,己卯(一七五九)。
乾隆三五,庚寅(一七七〇)。
乾隆四六,辛丑(一七八一)。自戊寅至此,凡二十三年。
? ? ? ? 清宗室永忠(臞仙)為敦誠作葛巾居的詩,也在乾隆辛丑。敦誠之父死于庚寅,他自己的死期大約在二十年之后,約當(dāng)乾隆五十余年。紀(jì)昀為他的詩集作序,雖無年月可考,但紀(jì)昀死于嘉慶十年(一八〇五),而序中的語意都可見敦誠死已甚久了。故我們可以猜定敦誠大約生于雍正初年(約一七二五),死于乾隆五十余年(約一七八五至一七九〇)。
? ? ? ? 敦誠兄弟與曹雪芹往來,從他們贈答的詩看起來,大概都在他們兄弟中年以前,不像在中年以后。況且《紅樓夢》當(dāng)乾隆五十六七年時已在社會上流通了二十余年了(說詳下)。以此看來,我們可以斷定曹雪芹死于乾隆三十年左右(約一七六五)。至于他的年紀(jì),更不容易考定了。但敦誠兄弟的詩的口氣,很不像是對一位老前輩的口氣。我們可以猜想雪芹的年紀(jì)至多不過比他們大十來歲,大約生于康熙末葉(約一七一五至一七二〇);當(dāng)他死時,約五十歲。
? ? ? ? 以上是關(guān)于著者曹雪芹的個人和他的家世的材料。我們看了這些材料,大概可以明白《紅樓夢》這部書是曹雪芹的自敘傳了。這個見解,本來并沒有什么新奇,本來是很自然的。不過因為《紅樓夢》被一百多年來的紅學(xué)大家越說越微妙,故我們現(xiàn)在對于這個極平常的見解反覺得有證明的必要了。我且舉幾條重要的證據(jù)如下:

? ? ? ? 第一,我們總該記得《紅樓夢》開端時,明明的說著:
? ? ? ? 作者自云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后,故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說此《石頭記》一書也。……自己又云:今風(fēng)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dāng)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須眉,誠不若彼裙釵。……當(dāng)此日,欲將已往所賴天恩祖德,錦衣紈之時,飫甘饜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負師友規(guī)訓(xùn)之德,以致今日一技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集,以告天下。

? ? ? ? 這話說得何等明白!《紅樓夢》明明是一部“將真事隱去”的自敘的書。若作者是曹雪芹,那么,曹雪芹即是《紅樓夢》開端時那個深自懺悔的“我”!即是書里的甄賈(真假)兩個寶玉的底本!懂得這個道理,便知書中的賈府與甄府都只是曹雪芹家的影子。
? ? ? ? 第二,第一回里那石頭說道:
? ? ? ?我想歷來野史的朝代,無非假借漢唐的名色;莫如我這石頭所記,不借此套,只按自己的事體情理,反倒新鮮別致。
? ? ? ? 又說:
? ? ? ? 更可厭者,“之乎者也”,非理即文,大不近情,自相矛盾:竟不如我這半世親見親聞的這幾個女子,雖不敢說強似前代書中所有之人,但觀其事跡原委,亦可消愁破悶。

? ? ? ? 他這樣明白清楚的說“這書是我自己的事體情理”,“是我這半世親見親聞的”;而我們偏要硬派這書是說順治帝的,是說納蘭成德的!這豈不是作繭自縛嗎?
? ? ? ? 第三,《紅樓夢》第十六回有談?wù)撃涎步玉{的一大段,原文如下:
? ? ? ? 鳳姐道:“……可恨我小幾歲年紀(jì)。若早生二三十年,如今這些老人家也不薄我沒見世面了。說起當(dāng)年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比一部書還熱鬧,我偏偏的沒趕上?!?/p>
? ? ? ? ?趙嬤嬤(賈璉的乳母)道:“噯喲,那可是千載難逢的!那時候我才記事兒。咱們賈府正在姑蘇揚州一帶,監(jiān)造海船,修理海塘。只預(yù)備接駕一次,把銀子花的像淌海水似的。說起來——”
? ? ? ? 鳳姐忙接道:“我們王府里也預(yù)備過一次。那時我爺爺專管各國進貢朝賀的事,凡有外國人來,都是我們家養(yǎng)活?;?、閩、滇、浙所有的洋船貨物,都是我們家的?!?/p>
? ? ? ? 趙嬤嬤道:“那是誰不知道的?……如今還有現(xiàn)在江南的甄家——噯喲,好勢派——獨他們家接駕四次。要不是我們親眼看見,告訴誰也不信的。別講銀子成了糞土;憑是世上有的,沒有不是堆山積海的?!镞^可惜’四個字,竟顧不得了?!?/p>
? ? ? ? 鳳姐道:“我常聽見我們太爺說,也是這樣的。豈有不信的?只納罕他家怎么就這樣富貴呢?”
? ? ? ? 趙嬤嬤道:“告訴奶奶一句話:也不過拿著皇帝家的銀子往皇帝身上使用罷了,誰家有那些錢買這個虛熱鬧去?”
? ? ? ? 此處說的甄家與賈家都是曹家。曹家?guī)状诮献龉?,故《紅樓夢》里的賈家雖在“長安”,而甄家始終在江南。上文曾考出康熙帝南巡六次,曹寅當(dāng)了四次接駕的差,皇帝就住在他的衙門里?!都t樓夢》差不多全不提起歷史上的事實,但此處卻鄭重的說起“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大概是因為曹家四次接駕乃是很不常見的盛事,故曹雪芹不知不覺的——或是有意的——把他家這樁最闊的大典說了出來。這也是敦敏送他的詩里說的“秦淮舊夢憶繁華”了。但我們卻在這里得著一條很重要的證據(jù)。因為一家接駕四五次,不是人人可以隨便有的機會。大官如督撫,不能久任一處,便不能有這樣好的機會。只有曹寅做了二十年江寧織造,恰巧當(dāng)了四次接駕的差。這不是很可靠的證據(jù)嗎?

? ? ? ? 第四,《紅樓夢》第二回敘榮國府的世次如下:
? ? ? ? 自榮國公死后,長子賈代善襲了官,娶的是金陵世家史侯的小姐為妻,生了兩個兒子:長名賈赦,次名賈政。如今代善早已去世,太夫人尚在。長子賈赦襲了官,為人平靜中和,也不管理家務(wù)。次子賈政,自幼酷喜讀書,為人端方正直;祖父鐘愛,原要他以科甲出身的。不料代善臨終時,遺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即時令長子襲官外,問還有幾子,立刻引見;遂又額外賜了這政老爺一個主事之職,令其入部學(xué)習(xí);如今已升了員外郎。
? ? ? ? 我們可用曹家的世系來比較:
? ? ? ? 曹錫遠,正白旗包衣人。世居沈陽地方,來歸年月無考。其子曹振彥,原任浙江鹽法道。
? ? ? ? 孫:曹璽,原任工部尚書;曹爾正,原任佐領(lǐng)。
? ? ? ?曾孫:曹寅,原任通政使司通政使;曹宜,原任護軍參領(lǐng)兼佐領(lǐng);曹荃,原任司庫。
? ? ? ?元孫:曹颙,原任郎中;曹頫,原任員外郎;曹頎,原任二等侍衛(wèi),兼佐領(lǐng);曹天祜,原任州同。
——《八旗氏族通譜》卷七十四
? ? ? ? 這個世系頗不分明。我們可試作一個假定的世系表如下:

? ? ? ? 曹寅的《楝亭詩鈔別集》中有《辛卯三月聞?wù)鋬簹懀瑫巳虘Q,兼示四侄寄東軒諸友》詩三首,其二云:“世出難居長,多才在四三。承家賴猶子,努力作奇男。”四侄即頎,那排行第三的當(dāng)是那小名珍兒的了。如此看來,颙與頫當(dāng)是行一與行二。曹寅死后,曹頫襲織造之職。到康熙五十四年,曹頫或是死了,或是因事撤換了,故次子曹頫接下去做。織造是內(nèi)務(wù)府的一個差使,故不算做官,故《氏族通譜》上只稱曹寅為通政使,稱曹頫為員外郎。但《紅樓夢》里的賈政,也是次子,也是先不襲爵,也是員外郎。這三層都與曹頫相合。故我們可以認賈政即是曹頫;因此,賈寶玉即是曹雪芹,即是曹頫之子,這一層更容易明白了。

? ? ? ? 第五,最重要的證據(jù)自然還是曹雪芹自己的歷史和他家的歷史。《紅樓夢》雖沒有做完(說詳下),但我們看了前八十回,也就可以斷定:(1)賈家必致衰?。唬?)寶玉必致淪落。《紅樓夢》開端便說,“風(fēng)塵碌碌,一事無成”;又說,“一技無成,半生潦倒”;又說,“當(dāng)此蓬牖茅椽,繩床瓦灶”。這是明說此書的著者——即是書中的主人翁——當(dāng)著書時,已在那窮愁不幸的境地。況且第十三回寫秦可卿死時在夢中對鳳姐說的話,句句明說賈家將來必到“樹倒猢猻散”的地步。所以我們即使不信后四十回(說詳下)抄家和寶玉出家的話,也可以推想賈家的衰敗和寶玉的流落了。我們再回看上文引的敦誠兄弟送曹雪芹的詩,可以列舉雪芹一生的歷史如下:
(1)他是做過繁華舊夢的人。
(2)他有美術(shù)和文學(xué)的天才,能作詩,能繪畫。
(3)他晚年的境況非常貧窮潦倒。
? ? ? ?這不是賈寶玉的歷史嗎?此外,我們還可以指出三個要點。

? ? ? ? 第一,是曹雪芹家自從曹璽、曹寅以來,積成一個很富麗的文學(xué)美術(shù)的環(huán)境。他家在當(dāng)時要算一個大藏書家,他家刻的書至今推為精刻的善本。富貴的家庭并不難得;但富貴的環(huán)境與文學(xué)美術(shù)的環(huán)境合在一家,在當(dāng)日的漢人中是沒有的,就在當(dāng)日的八旗世家中,也很不容易尋找了。

? ? ? ? 第二,曹寅是刻《居常飲饌錄》的人,《居常飲饌錄》所收的書,如《糖霜譜》《制脯鲊法》《粉面品》之類,都是專講究飲食糖餅的做法的。曹寅家做的雪花餅,見于朱彝尊的《曝書亭集》(二十一,頁十二),有“粉量云母細,糝和雪糕勻”的稱譽。我們讀《紅樓夢》的人,看賈母對于吃食的講究,看賈家上下對于吃食的講究,便知道《居常飲饌錄》的遺風(fēng)未泯,雪花餅的名不虛傳!
? ? ? ? 第三,關(guān)于曹家衰落的情形,我們雖沒有什么材料,但我們知道曹寅的親家李煦在康熙六十一年已因虧空被革職查追了。雍正《朱批諭旨》第四十八冊有雍正元年蘇州織造胡鳳翚奏折內(nèi)稱:
? ? ? ? 今查得李煦任內(nèi)虧空各年余剩銀兩,現(xiàn)奉旨交督臣查弼納查追外,尚有六十一年辦六十年分應(yīng)存剩銀六萬三百五十五兩零,并無存庫,亦系李煦虧空?!袣v年動用銀兩數(shù)目,另開細折,并呈御覽。……
? ? ? ? 又第十三冊有兩淮巡鹽御史謝賜履奏折內(nèi)稱:
? ? ? ? 竊照兩淮應(yīng)解織造銀兩,歷年遵奉已久。茲于雍正元年三月十六日,奉戶部咨行,將江蘇織造銀兩停其支給;兩淮應(yīng)解銀兩,匯行解部?!叭嘻}臣魏廷珍于康熙六十一年內(nèi)未奉部文停止之先,兩次解過蘇州織造銀五萬兩?!俦灸炅聝?nèi)奉有停止江寧織造之文。查前鹽臣魏廷珍經(jīng)解過江寧織造銀四萬兩,臣任內(nèi)……解過江寧織造銀四萬五千一百二十兩?!记鍖⒔膺^蘇州織造銀兩在于審理李煦虧空案內(nèi)并追,將解過江寧織造銀兩行令曹頫解還戶部?!?/p>
? ? ? ? 李煦做了三十年的蘇州織造,又兼了八年的兩淮鹽政,到頭來竟因虧空被查追。胡鳳翚折內(nèi)只舉出康熙六十一年的虧空,已有六萬兩之多;加上謝賜履折內(nèi)舉出應(yīng)退還兩淮的十萬兩:這一年的虧空就是十六萬兩了!他歷年虧空的總數(shù)之多,可以想見。這時候,曹頫(曹雪芹之父)雖然還未曾得罪,但謝賜履折內(nèi)已提及兩事:一是停止兩淮應(yīng)解織造銀兩,一是要曹頫賠出本年已解的八萬一千余兩。這個江寧織造就不好做了。我們看了李煦的先例,就可以推想曹頫的下場也必是因虧空而查追,因查追而抄沒家產(chǎn)。關(guān)于這一層,我們還有一個很好的證據(jù)。袁枚在《隨園詩話》里說《紅樓夢》里的大觀園即是他的隨園。我們考隨園的歷史,可以信此話不是假的。袁枚的《隨園記》(《小倉山房文集》十二)說隨園本名隋園,主人為康熙時織造隋公。此隋公即是隋赫德即是接曹頫的任的人(袁枚誤記為康熙時,實為雍正六年)。袁枚作記在乾隆十四年己巳(一七四九),去曹頫卸織造任時甚近,他應(yīng)該知道這園的歷史。我們從此可以推想曹頫當(dāng)雍正六年去職時,必是因虧空被迫賠,故這個園子就到了他的繼任人的手里。從此以后,曹家在江南的家產(chǎn)都完了,故不能不搬回北京居住。這大概是曹雪芹所以流落在北京的原因。我們看了李煦、曹頫兩家敗落的大概情形,再回頭來看《紅樓夢》里寫的賈家的經(jīng)濟困難情形,便更容易明白了。如第七十二回鳳姐夜間夢見人來找他,說娘娘要一百匹錦,鳳姐不肯給,他就來奪。來旺家的笑道:“這是奶奶日間操心常應(yīng)候?qū)m里的事?!币徽Z未了,人回夏太監(jiān)打發(fā)一個小內(nèi)監(jiān)來說話。賈璉聽了,忙皺眉道:“又是什么話!一年他們也夠搬了。”鳳姐道:“你藏起來,等我見他。”好容易鳳姐弄了二百兩銀子把小內(nèi)監(jiān)打發(fā)開去,賈璉出來,笑道:“這一起外祟,何日是了?”鳳姐笑道:“剛說著,就來了一股子?!辟Z璉道:“昨兒周太監(jiān)來,張口就是一千兩。我略慢應(yīng)了些,他不自在。將來得罪人之處不少。這會子再發(fā)三二百萬的財,就好了!”又如第五十三回寫黑山村莊頭烏進孝來賈府納年例,賈珍與他談的一段話也很可注意:


? ? ? ? 賈珍皺眉道:“我算定你至少也有五千銀子來。這夠做什么的!……真真是叫別過年了!”
? ? ? ? 烏進孝道:“爺?shù)牡胤竭€算好呢。我兄弟離我那里只有一百多里,竟又大差了。他現(xiàn)管著那府(榮國府)八處莊地,比爺這邊多著幾倍,今年也是這些東西,不過二三千兩銀子,也是有饑荒打呢。”
? ? ? ? 賈珍道:“如何呢?我這邊倒可已,沒什么外項大事,不過是一年的費用?!炔坏媚歉铮s國府)這幾年添了許多化錢的事,一定不可免是要化的,卻又不添銀子產(chǎn)業(yè)。這一二年里賠了許多。不和你們要,找誰去?”
? ? ? ? 烏進孝笑道:“那府里如今雖添了事,有去有來。娘娘和萬歲爺豈不賞嗎?”
? ? ? ? 賈珍聽了,笑問賈蓉等道:“你們聽聽,他說的可笑不可笑?”
? ? ? ? 賈蓉等忙笑道:“你們山坳海沿子上的人,那里知道這道理?娘娘難道把皇上的庫給我們不成?……就是賞,也不過一百兩銀子,才值一千多兩銀子,夠什么?這二年,那一年不賠出幾千兩銀子來?頭一年省親,連蓋花園子,你算算那一注花了多少,就知道了。再二年,再省一回親,只怕精窮了!……”

? ? ? ? 賈蓉又說又笑,向賈珍道:“果真那府里窮了。前兒我聽見二嬸嬸(鳳姐)和鴛鴦悄悄商議,要偷老太太的東西去當(dāng)銀子呢?!?/p>
? ? ? ? 借當(dāng)?shù)氖掠忠娪诘谄呤兀?/p>
? ? ? ? 鴛鴦一面說,一面起身要走。賈璉忙也立起身來說道:“好姐姐,略坐一坐兒,兄弟還有一事相求?!闭f著,便罵小丫頭:“怎么不泡好茶來!快拿干凈蓋碗,把昨日進上的新茶泡一碗來!”說著,向鴛鴦道:“這兩日因老太太千秋,所有的幾千兩都使完了。幾處房租地租統(tǒng)在九月才得。這會子竟接不上。明兒又要送南安府里的禮,又要預(yù)備娘娘的重陽節(jié);還有幾家紅白大禮,至少還要二三千兩銀子用,一時難去支借。俗語說的好,求人不如求己。說不得,姐姐擔(dān)個不是,暫且把老太太查不著的金銀家伙,偷著運出一箱子來,暫押千數(shù)兩銀子,支騰過去。”
? ? ? ? ?因為《紅樓夢》是曹雪芹“將真事隱去”的自敘,故他不怕瑣碎,再三再四的描寫他家由富貴變成貧窮的情形。我們看曹寅一生的歷史,決不像一個貪官污吏。他家所以后來衰敗,他的兒子所以虧空破產(chǎn),大概都是由于他一家都愛揮霍,愛擺闊架子;講究吃喝,講究場面;收藏精本的書,刻行精本的書;交結(jié)文人名士,交結(jié)貴族大官,招待皇帝,至于四次五次。他們又不會理財,又不肯節(jié)??;講究揮霍慣了,收縮不回來;以至于虧空,以至于破產(chǎn)抄家?!都t樓夢》只是老老實實的描寫這一個“坐吃山空”“樹倒猢猻散”的自然趨勢。因為如此,所以《紅樓夢》是一部自然主義的杰作。那班猜謎的紅學(xué)大家不曉得《紅樓夢》的真價值正在這平淡無奇的自然主義的上面,所以他們偏要絞盡心血去猜那想入非非的笨謎,所以他們偏要用盡心思去替《紅樓夢》加上一層極不自然的解釋。

? ? ? ? 總結(jié)上文關(guān)于“著者”的材料,凡得六條結(jié)論:
(1)《紅樓夢》的著者是曹雪芹。
(2)曹雪芹是漢軍正白旗人,曹寅的孫子,曹頫的兒子,生于極富貴之家,身經(jīng)極繁華綺麗的生活,又帶有文學(xué)與美術(shù)的遺傳與環(huán)境。他會作詩,也能畫,與一班八旗名士往來。但他的生活非常貧苦,他因為不得志,故流為一種縱酒放浪的生活。

(3)曹寅死于康熙五十一年。曹雪芹大概即生于此時,或稍后。
(4)曹家極盛時,曾辦過四次以上的接駕的闊差;但后來家漸衰敗,大概因虧空得罪被抄沒。
(5)《紅樓夢》一書是曹雪芹破產(chǎn)傾家之后,在貧困之中做的。做書的年代大概當(dāng)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書未完而曹雪芹死了。
(6)《紅樓夢》是一部隱去真事的自敘:里面的甄、賈兩寶玉,即是曹雪芹自己的化身;甄、賈兩府即是當(dāng)日曹家的影子(故賈府在“長安”都中,而甄府始終在江南)。
? ? ? ? 現(xiàn)在我們可以研究《紅樓夢》的“本子”問題?,F(xiàn)今市上通行的《紅樓夢》雖有無數(shù)版本,然細細考較去,除了有正書局一本外,都是從一種底本出來的。這種底本是乾隆末年間程偉元的百二十回全本,我們叫他作“程本”。這個程本有兩種本子:一種是乾隆五十七年壬子(一七九二)的第一次活字排本,可叫作“程甲本”。一種也是乾隆五十七年壬子程家排本,是用“程甲本”來校改修正的,這個本子可叫作“程乙本”。“程甲本”我的朋友馬幼漁教授藏有一部,“程乙本”我自己藏有一部。乙本遠勝于甲本,但我仔細審察,不能不承認“程甲本”為外間各種《紅樓夢》的底本。各本的錯誤矛盾,都是根據(jù)于“程甲本”的。這是《紅樓夢》版本史上一件最不幸的事。
? ? ? ? ?此外,上海有正書局石印的一部八十回本的《紅樓夢》,前面有一篇德清戚蓼生的序,我們可叫他作“戚本”。有正書局的老板在這部書的封面上題著“國初抄本《紅樓夢》”,又在首頁題著“原本《紅樓夢》”。那“國初抄本”四個字自然是大錯的。那“原本”兩字也不妥當(dāng)。這本已有總評,有夾評,有韻文的評贊,又往往有“題”詩,有時又將評語抄入正文(如第二回),可見已是很晚的抄本,決不是“原本”了。但自程氏兩種百二十回本出版以后,八十回本已不可多見。戚本大概是乾隆時無數(shù)輾轉(zhuǎn)傳抄本之中幸而保存的一種,可以用來參校程本,故自有他的相當(dāng)價值,正不必假托“國初抄本”。
? ? ? 《紅樓夢》最初只有八十回,直至乾隆五十六年以后始有百二十回的《紅樓夢》。這是無可疑的。程本有程偉元的序,序中說:

? ? ? 《石頭記》是此書原名……好事者每傳抄一部置廟市中,昂其值得數(shù)十金,可謂不脛而走者矣。然原本目錄一百二十卷,今所藏只八十卷,殊非全本。即間有稱全部者,及檢閱仍只八十卷,讀者頗以為憾。不佞以是書既有百二十卷之目,豈無全璧?爰為竭力搜羅,自藏書家甚至故紙堆中,無不留心。數(shù)年以來,僅積有二十余卷。一日,偶于鼓擔(dān)上得十余卷,遂重價購之,欣然翻閱,見前后起伏尚屬接榫(榫音筍,削木入竅名榫,又名榫頭)。然漶漫不可收拾。乃同友人細加厘剔,截長補短,抄成全部,復(fù)為鐫板,以公同好?!妒^記》全書至是始告成矣?!∪虃ピR。
? ? ? ? 我自己的程乙本還有高鶚的一篇序,中說:
? ? ? ? 予聞《紅樓夢》膾炙人口者,幾廿余年,然無全璧,無定本?!衲甏?,友人程子小泉過予,以其所購全書見示,且曰:“此仆數(shù)年銖積寸累之苦心,將付剞劂,公同好。子閑且憊矣,盍分任之?”予以是書雖稗官野史之流,然尚不謬于名教,欣然拜諾,正以波斯奴見寶為幸,遂襄其役。工既竣,并識端末,以告閱者。時乾隆辛亥(一七九一)冬至后五日鐵嶺高鶚敘,并書。
? ? ? ?此序所謂“工既竣”,即是程序說的“同友人細加厘剔,截長補短”的整理工夫,并非指刻板的工程。我這部程乙本還有七條“引言”,比兩序更重要,今節(jié)抄幾條于下:
(一)是書前八十回,藏書家抄錄傳閱,幾三十年矣。今得后四十回,合成完璧。緣友人借抄爭睹者甚夥,抄錄固難,刊板亦需時日,姑集活字刷印。因急欲公諸同好,故初印時不及細校,間有紕繆。今復(fù)聚集各原本,詳加校閱,改訂無訛。惟閱者諒之。

(二)書中前八十回抄本各家互異。今廣集核勘,準(zhǔn)情酌理,補遺訂訛。其間或有增損數(shù)字處,意在便于披閱,非敢爭勝前人也。
(三)是書沿傳既久,坊間繕本及諸家所藏秘稿,繁簡歧出,前后錯見。即如六十七回此有彼無,題同文異,燕石莫辨。茲惟擇其情理較協(xié)者,取為定本。
(四)書中后四十回系就歷年所得,集腋成裘,更無他本可考,惟按其前后關(guān)照者,略為修輯,使其有應(yīng)接而無矛盾。至其原文,未敢臆改。俟再得善本,更為厘定,且不欲盡掩其本來面目也。
? ? ? ? 引言之末,有“壬子花朝后一日,小泉、蘭墅又識”一行。蘭墅即高鶚。我們看上文引的兩序與引言,有應(yīng)該注意的幾點:
(1)高序說“聞《紅樓夢》膾炙人口者,幾廿余年”。引言說“前八十回,藏書家抄錄傳閱,幾三十年”。從乾隆壬子上數(shù)十年,為乾隆二十七年壬午(一七六二)。今知乾隆三十年間此書已流行,可證我上文推測曹雪芹死于乾隆三十年左右之說大概無大差錯。
(2)前八十回,各本互有異同。例如引言第三條說“六十七回此有彼無,題同文異”。我們試用戚本六十七回與程本及市上各本的六十七回互校,果有許多同異之處,程本所改的似勝于戚本。大概程本當(dāng)日確曾經(jīng)過一番“廣集各本核勘,準(zhǔn)情酌理,補遺訂訛”的工夫,故程本一出即成為定本,其余各抄本多被淘汰了。
(3)程偉元的序里說,《紅樓夢》當(dāng)日雖只有八十回,但原本卻有一百二十卷的目錄。這話可惜無從考證(戚本目錄并無后四十回)。我從前想當(dāng)時各抄本中大概有些是有后四十回目錄的,但我現(xiàn)在對于這一層很有點懷疑了(說詳下)。
(4)八十回以后的四十回,據(jù)高程兩人的話,是程偉元歷年雜湊起來的——先得二十余卷,又在鼓擔(dān)上得十余卷,又經(jīng)高鶚費了幾個月整理修輯的工夫,方才有這部百二十回的《紅樓夢》。他們自己說這四十回“更無他本可考”;但他們又說:“至其原文,未敢臆改?!?/p>
(5)《紅樓夢》直到乾隆五十六年(一七九一)始有一百二十回的全本出世。
(6)這個百二十回的全本最初用活字版排印,是為乾隆五十七年壬子(一七九二)的程本。這本又有兩種小不同的印本:①初印本(即程甲本),“不及細校,間有紕繆”。此本我近來見過,果然有許多紕繆矛盾的地方。②校正印本,即我上文說的程乙本。
(7)程偉元的一百二十回本的《紅樓夢》,即是這一百三十年來的一切印本《紅樓夢》的老祖宗。后來的翻本,多經(jīng)過南方人的批注,書中京話的特別俗語往往稍有改換;但沒有一種翻本(除了戚本)不是從程本出來的。
? ? ? ? 這是我們現(xiàn)有的一百二十回本《紅樓夢》的歷史。這段歷史里有一個大可研究的問題,就是“后四十回的著者究竟是誰”?

? ? ? ? 俞樾的《小浮梅閑話》里考證《紅樓夢》的一條說:
? ? ? 《船山詩草》有《贈高蘭墅鶚同年》一首云:“艷情人自說《紅樓》?!弊⒃疲骸啊都t樓夢》八十回以后,俱蘭墅所補?!比粍t此書非出一手。按鄉(xiāng)會試增五言八韻詩,始乾隆朝。而書中敘科場事已有詩,則其為高君所補,可證矣。
? ? ? ? 俞氏這一段話極重要。他不但證明了程排本作序的高鶚是實有其人,還使我們知道《紅樓夢》后四十回是高鶚補的。船山即是張船山,名問陶,是乾隆、嘉慶時代的一個大詩人。他于乾隆五十三年戊甲(一七八八)中順天鄉(xiāng)試舉人;五十五年庚戌(一七九〇)成進士,選庶吉士。他稱高鶚為同年,他們不是庚戌同年,便是戊申同年。但高鶚若是庚戌的新進士,次年辛亥他作《紅樓夢序》不會有“閑且憊矣”的話;故我推測他們是戊申鄉(xiāng)試的同年。后來我又在《郎潛紀(jì)聞二筆》卷一里發(fā)現(xiàn)一條關(guān)于高鶚的事實:
? ? ? ? 嘉慶辛酉京師大水,科場改九月,詩題“百川赴巨?!薄澲泻钡媒狻G笆緦⑦M呈,韓城王文端公以通場無知出處為憾。房考高侍讀鶚?biāo)堰z卷,得定遠陳黻卷,亟呈薦,遂得南元。
? ? ? ? 辛酉(一八〇一)為嘉慶六年。據(jù)此,我們可知高鶚后來曾中進士,為侍讀,且曾做嘉慶六年順天鄉(xiāng)試的同考官。我想高鶚既中進士,就有法子考查他的籍貫和中進士的年份了。果然我的朋友顧頡剛先生替我在《進士題名錄》上查出高鶚是鑲黃旗漢軍人,乾隆六十年乙卯(一七九五)科的進士,殿試第三甲第一名。這一件引起我注意《題名錄》一類的工具,我就發(fā)憤搜求這一類的書。果然我又在清代《御史題名錄》里,嘉慶十四年(一八〇九)下,尋得一條:
? ? ? ? 高鶚,鑲黃旗漢軍人,乾隆乙卯進士,由內(nèi)閣侍讀考選江南道御史,刑科給事中。

? ? ? ? 又《八旗文經(jīng)》二十三有高鶚的《操縵堂詩稿跋》一篇,末署乾隆四十七年壬寅(一七八二)小陽月。我們可以總合上文所得關(guān)于高鶚的材料,作一個簡單的《高鶚年譜》如下:
乾隆四七(一七八二),高鶚作《操縵堂詩稿跋》。
乾隆五三(一七八八),中舉人。
乾隆五六——五七(一七九一——一七九二),補作《紅樓夢》后四十回,并作序例?!都t樓夢》百廿回全本排印成。
乾隆六〇(一七九五),中進士,殿試三甲一名。
嘉慶六(一八〇一),高鶚以內(nèi)閣侍讀為順天鄉(xiāng)試的同考官,闈中與張問陶相遇,張作詩送他,有“艷情人自說《紅樓》”之句;又有詩注,使后世知《紅樓夢》八十回以后是他補的。
嘉慶一四(一八〇九),考選江南道御史,刑科給事中——自乾隆四七至此,凡二十七年。大概他此時已近六十歲了。
? ? ? ? 后四十回是高鶚補的,這話自無可疑。我們可約舉幾層證據(jù)如下:
第一,張問陶的詩及注,此為最明白的證據(jù)。
第二,俞樾舉的“鄉(xiāng)會試增五言八韻詩始乾隆朝,而書中敘科場事已有詩”一項。這一項不十分可靠,因為鄉(xiāng)會試用律詩,起于乾隆二十一二年,也許那時《紅樓夢》前八十回還沒有做成呢。
第三,程序說先得二十余卷,后又在鼓擔(dān)上得十余卷。此話便是作偽的鐵證。因為世間沒有這樣奇巧的事!

第四,高鶚自己的序,說的很含糊,字里行間都使人生疑。大概他不愿完全埋沒他補作的苦心,故引言第六條說:“是書開卷略志數(shù)語,非云弁首,實因殘缺有年,一旦顛末畢具,大快人心;欣然題名,聊以記成書之幸。”因為高鶚不諱他補作的事,故張船山贈詩直說他補作后四十回的事。
? ? ? ? 但這些證據(jù)固然重要,總不如內(nèi)容的研究更可以證明后四十回與前八十回絕不是一個人作的。我的朋友俞平伯先生曾舉出三個理由來證明后四十回的回目也是高鶚補作的。他的三個理由是:(1)和第一回自敘的話都不合。(2)史湘云的丟開。(3)不合作文時的程度。這三層之中,第三層姑且不論。第一層是很明顯的:《紅樓夢》的開端明說“一技無成,半生潦倒”;明說“蓬牖茅椽,繩床瓦灶”;豈有到了末尾說寶玉出家成仙之理?第二層也很可注意。第三十一回的回目“因麒麟伏白首雙星”確是可怪!依此句看來,史湘云后來似乎應(yīng)該與寶玉做夫婦,不應(yīng)該此話全無照應(yīng)。以此看來,我們可以推想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做的了。

? ? ?? 其實何止史湘云一個人?即如小紅,曹雪芹在前八十回里極力描寫這個攀高好勝的丫頭;好容易他得著了鳳姐的賞識,把他提拔上去了;但這樣一個重要人才,豈可沒有下場?況且小紅同賈蕓的感情,前面既經(jīng)曹雪芹那樣鄭重描寫,豈有完全沒有結(jié)果之理?又如香菱的結(jié)果也決不是曹雪芹的本意。第五回的“十二釵副冊”上寫香菱結(jié)局道:
根并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
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芳魂返故鄉(xiāng)。
? ? ? ? 兩地生孤木,合成“桂”字。此明說香菱死于夏金桂之手,故第八十回說香菱“血分中有病,加以氣怨傷肝,內(nèi)外挫折不堪,竟釀成干血之癥,日漸羸瘦,飲食懶進,請醫(yī)服藥無效”??梢姲耸氐淖髡呙髅鞯囊懔獗唤鸸鹉フ鬯馈:笏氖乩飬s是金桂死了,香菱扶正:這豈是作者的本意嗎?此外,又如第五回“十二釵”冊上說鳳姐的結(jié)局道:“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边@個謎竟無人猜得出,許多批《紅樓夢》的人也都不敢下注解。所以后四十回里寫鳳姐的下場竟完全與這“二令三人木”無關(guān)。這個謎只好等上海靈學(xué)會把曹雪芹先生請來降壇時再來解決了!又如寫和尚送玉一段,文字的笨拙,令人讀了作嘔。又如寫賈寶玉忽然肯做八股文,忽然肯去考舉人,也沒有道理。高鶚補《紅樓夢》時,正當(dāng)他中舉人之后,還沒有中進士。如果他補《紅樓夢》在乾隆六十年之后,賈寶玉大概非中進士不可了!

? ? ? ? 以上所說,只是要證明《紅樓夢》的后四十回確然不是曹雪芹做的。但我們平心而論,高鶚補的四十回,雖然比不上前八十回,也確然有不可埋沒的好處。他寫司棋之死,寫鴛鴦之死,寫妙玉的遭劫,寫鳳姐的死,寫襲人的嫁,都是很有精彩的小品文字。最可注意的是這些人都寫作悲劇的下場。還有那最重要的“木石前盟”一件公案,高鶚居然忍心害理的叫黛玉病死,教寶玉出家,作一個大悲劇的結(jié)束,打破中國小說的團圓迷信。這一點悲劇的眼光,不能不令人佩服。我們試看高鶚以后,那許多《續(xù)紅樓夢》和《補紅樓夢》的人,那一人不是想把黛玉、晴雯都從棺材里扶出來,重新配給寶玉?那一個不是想做一部“團圓”的《紅樓夢》的?我們這樣退一步想,就不能不佩服高鶚的補本了。我們不但佩服,還應(yīng)該感謝他,因為他這部悲劇的補本,靠著那個“鼓擔(dān)”的神話,居然打倒了后來無數(shù)的團圓《紅樓夢》,居然替中國文學(xué)保存了一部有悲劇下場的小說!

? ? ? ? 以上是我對于《紅樓夢》的“著者”和“本子”兩個問題的答案。我覺得我們做《紅樓夢》的考證,只能在這兩個問題上著手;只能運用我們力所能搜集的材料,參考互證,然后抽出一些比較的最近情理的結(jié)論。這是考證學(xué)的方法。我在這篇文章里,處處想撇開一切先人的成見;處處存一個搜求證據(jù)的目的;處處尊重證據(jù),讓證據(jù)做向?qū)В业较喈?dāng)?shù)慕Y(jié)論上去。我的許多結(jié)論也許有錯誤的——自從我第一次發(fā)表這篇《考證》以來,我已經(jīng)改正了無數(shù)大錯誤了——也許有將來發(fā)現(xiàn)新證據(jù)后即須改正的。但我自信:這種考證的方法,除了《董小宛考》之外,是向來研究《紅樓夢》的人不曾用過的。我希望我這一點小貢獻,能引起大家研究《紅樓夢》的興趣,能把將來的《紅樓夢》研究引上正當(dāng)?shù)能壍廊ィ捍蚱茝那胺N種穿鑿附會的“紅學(xué)”,創(chuàng)造科學(xué)方法的《紅樓夢》研究!
胡適《紅樓夢考證》第二章的評論 (共 條)
